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会月 《现代农业》2009,(6):162-163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公民意识必须要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而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公民必须要摆脱人治观念、功利心理趋强、主体意识薄弱的状况,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和自主意识,使公民树立正确的认识,积极而负责的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2.
引入感知义务作为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交换意识作为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的调节变量,验证组织支持对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组织支持通过感知义务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交换意识在组织支持和感知义务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反应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加强社会公德修养,提高公德意识,做合格公民,青年学生理应做出表率。 一、青年学生首先要做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4.
论法治意识     
法治秩序与境界的确立,有赖于法治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三个层面的一体椎进与彼此互动,其中公民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律有充分认知、信任、依赖且以法律信仰为最高境界的国民精神状态,它作为法治主休内在的素质和精神动力,在中国传统人治社会转型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之,加快培植口民的法治意识,是决定法治国家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必然表现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使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以充分体现的主体形态正是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以现代公民为主体,才可以变成现实。培养现代公民、让全体国民成为具有健全公民意识的合格国家公民就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是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主题之一。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涵盖了主体意识、国家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等。当前我国大学生阶层主体意识淡薄、法治意识不强、责任意识薄弱、公民行为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消极影响及传统学校教育的缺陷。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在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着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并改进学生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党员的权利义务观,不同于一般的公民的权利义务观,有其特殊性。透过党章可以清楚看到:党性要求,党员意识更强调党员的义务、责任。同时,新时期党员也要强化权利意识,做到权利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公民是指参与公共事务从而在政治共同体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村民通常指居住在特定村庄,与村中他人具有较稳定的长期的人际交往关系,并在村内生产和生活的人。村民意识的内涵包括村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村民是新乡村建设的主体,村民意识是新乡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应该采取措施,培养村民意识,重塑村民的独立人格,促进新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大学生社会化成长的重要环节,也符合转型期社会对人的现代性的期待。整合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使之课程化是当务之急。公民意识可整合为对应人与世界、国家、社会三个维度的主体性意识、国民意识和公共理性。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可有针对性地开展这三个领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这一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中发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如何贯彻中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国民的生态素质。国民生态素质是指公民的内在品质,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生态教养、生活方式等等。公民生态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既与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关,也与个人内在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人是生态文明的主体,是主动者、实施者,农民生态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实现生态文明的程度。事实证明:广大农村地区生态文明的程度同人的生态素质是成正比的。因此,探索提升农民生态素质的有效途径,促使其生活方式逐步生态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以培育生态意识为手段,要求人类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和修正自身错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其方向和目标受社会因素特别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自然生态理论的影响和制约,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培育结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国哲学所蕴含的生态理念,立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结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和目标,重构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及其价值内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公民意识决定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与成效。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社会,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相似文献   

14.
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小燕 《农业考古》2007,(4):116-123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浅谈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蔬菜,特别是无公害蔬菜,既迎来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现将无公害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塑造公民良好的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程序意识的淡薄、传统审理模式和证据知识的缺乏是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强化证据主导诉讼意 识、明确举证主体意识及增强证据有效性意识是塑造公民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在的必选路径。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其公民意识的发展。我们应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等基础之上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经验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意识教育模式———“权利零距离”,推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编辑主体意识是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工作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编辑劳动实践本质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通过编辑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包括编辑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权责意识和人格意识。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88-190
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意识现存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探讨等五个方面。当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研究在研究对象、公民意识的内容结构分析、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后续研究的重点应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测量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功能分析、培育路径构建及效果验证研究等。今后的研究应注意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