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提出西部大开发必须建立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基础上 ,并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 ,指出生态破坏是西部经济落后的根源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应树立生态与经济并存、生态与经济协调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实行“在利用中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的资源利用新方针 ;西部大开发要进行生态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2.
实施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根本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 ;要处理好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要在稳定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要采取植物、工程和耕作措施相结合 ,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要把水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 ,合理安排生态用水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不断恶化 ,进行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生态意识低下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和措施是 :抛弃传统观念 ,进行观念创新 ;坚持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政策扶持 ;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大开发既不可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发展,也不可只注重环境建设而忽视经济发展。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性难题。产足西部大开发背景,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主要问题与症结,即掠夺性的开发使生态危机十分严重;重化工城市和矿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大型资源开发造成开发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脆弱区将危及中西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发育严重滞后,牧民生活困难;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不足,交通、通讯、电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技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等,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主要是经济开发 ,它对西部地区和全国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四料”俱缺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建立农村新型经济过程中 ,应首先解决好农村能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要依法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木 ,大力发展封山育林、育草和飞播造林 ,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应组建国家生态建设委员会或环境资源部 ,将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关部门统管起来  相似文献   

6.
耕地保护是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研究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辨析了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财政状况困难的毕节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是一个大好的机遇 ,包括增加投入、投融资及税收优惠政策、发展特色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 ,然而这些机遇对整个西部地区都是平等的。为了抓住机遇 ,一要解放思想 ,树立紧迫感、使命感和超前意识 ;二要发挥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三要做好前期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库 ;四要搞好退耕还林还草 ,发展山区绿色产业 ;五要提高人员素质 ,增加科技含量 ;六要多部门合作 ,开展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是西部经济崛起的壮举与草地全面开发建设的难得机遇.针对西部草地局部严重退化现状,提出应重点整治退化草场,全面开发建设西部草地方略;在整治与开发西部草地建设中应运用生态学原理,避免过去的失误重蹈覆辙,以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维护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根据西部开发的需要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应坚持综合治理 ,进一步优化措施结构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坝系工程建设 ,稳定基本农田建设规模 ,配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治理 ,按照基建程序 ,推行三项制度 ,建好管好水保工程。西部开发必然要加快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 ,要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采取积极的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政府近年做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更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当把生态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并以生态学的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里拟就西部大开发中的有关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的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云翔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37-139,225
针对我国西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面向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西部水土保持具体对策,为我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是西部地区全部生态问题中最本质最突出的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保持水土为核心。要依靠机制创新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赋予该区制定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权力 ;加强生态建设基础研究 ,推广应用现有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应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地区形象、发展社会经济。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决定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提高全民的环境伦理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系和补偿机制,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实行建设监理制,依法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网合理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多沙粗沙区又是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治理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流域治理程度的评价,首先要以监测的数据为基础,而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如何,主要取决于站点的选取,目前用于生态环境的监测站点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的需求,针对监测站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布局与研究,力求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并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投资水平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用户需要,及时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与农村水土保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世纪的主要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分别从“三农”问题的内涵、其解决的背景以及水土保持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农村生态环境退化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可部分地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加快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步伐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搞好水土保持是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全社会、多部门参与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部门应做好行业归口管理。要继续加大水土保持宣传 ,建好示范工程 ,建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为全面开展监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学科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进程的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范,水土保持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修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城市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工程的“三制”管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如何保证农民的吃饭问题,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在目前解决吃饭问题仍然要依靠农业生产,农业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和最根本的产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枯竭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在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西北干旱地区实施有效的耕作技术,对改变坡面微地貌、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抗性、蓄水、保土性能、培肥地力和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作用。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地膜覆盖、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和间套四种效果较好的耕作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可供决策部门在制订农业发展计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理论,评价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计算显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增加了当地和下游引黄灌区的生态承载力。以2000年为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增加的生态承载力达1444.24万hm2,其中黄土高原当地约占77.74%,黄河下游灌区约占22.26%,说明水土保持对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人口)承载力的重要作用,以及黄土高原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