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全球都在寻求和探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模式,这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产业兴衰存亡的大事。事实证明,只有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协调一致,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宜都市农业生产中,柑桔业特别是温州蜜柑生产占据主导地位,而柑桔业发展又带动了柑桔分级洗果打蜡等相关行业的兴起与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提高了柑桔业的主导地位。近年来,柑桔分选打蜡企业的兴起,对宜都市柑桔产业链的延伸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柑桔(主要是温州蜜柑)产量突破10万t大关,湖北省宜都市柑桔洗果打蜡越来越成为广大果农外销柑桔的迫切要求。柑桔果品不打蜡不好销,已成为广大果农的共识。到2002年11月底,全市已建成柑桔洗果打蜡生产线24条,其中有3条为西班牙生产,2条为意  相似文献   

3.
10月1 5— 1 7日 ,湖北省农业厅和湖北省柑桔学会在宜昌市联合召开了全省柑桔产销信息交流暨湖北省柑桔学会年会。来自各市、州及柑桔生产重点县 (市、区 )农业 (特产 )局分管柑桔产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 ,湖北省柑桔学会理事及团体会员代表 ,有关柑桔生产、加工、营销和农资企业的代表共 1 5 0余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宜都市万亩无公害柑桔生产示范基地、清江果业公司光电分级打蜡生产线、丰岛食品公司桔瓣罐头加工车间和安琪福邦牌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等。今年 ,宜昌市柑桔面积发展到 4 3 3万hm2 以上 ,柑桔总产量可望实现突破历…  相似文献   

4.
广东是柑桔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柑桔在广东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使广东柑桔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业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广东柑桔生产现状、优势、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南岸,是我国宽皮柑桔生产适宜区,柑桔是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10年,宜都市在柑桔标准果园创建中实施了以"改造更新"为主的八大工程,落实了"以责任落实到园"为主的7个"到园",推动了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柑桔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品牌逐步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典型带动作用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三峡出口南岸,是我国宽皮柑桔栽培适宜区,柑桔为该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国柑桔生产县(市)前20名,柑桔生产初具规模。近年来,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产区发展不平衡、部分果园密度过大、板块效益未充分显现等问题,宜都市大力推广"密改稀"为主的提质增效措施,推动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柑桔产量增加、品质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品牌逐步壮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稳步推进由柑桔生产大县向柑桔生产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7.
赣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柑桔产区,在柑桔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尤其是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成功经验主要是领导高度重视、开发科学、大打品牌战略、强化产业网络建设等.宜都市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柑桔产区,以宽皮柑桔为主的柑桔生产特色明显,但发展柑桔生产的基础条件、建园标准、品牌打造、苗木繁育及产业定位等方面与赣南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积极借鉴赣南的成功经验.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前提下,大力改造老桔园、调优品种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坚持综合防治病虫害,走绿色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广东柑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是柑桔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柑桔在广东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促使广东柑桔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业界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广东柑桔生产现状、优势、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上杭县栽培柑桔的历史悠久,柑桔生产是当地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与全国许多柑桔产区类似,上杭在柑桔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了当地柑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李建军 ) 湖北省宜昌市积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机遇 ,在柑桔产后加工上大做文章 ,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进一步挖掘柑桔产业增收潜力。 2 0 0 2年 ,该市新增柑桔打蜡生产线 2 6条 (总数已达 72条 ) ,新建一家桔瓣罐头加工企业 ,并正式投产运行。全市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大大提高 ,桔瓣罐头深加工成为柑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 0 0 2年 ,宜昌市打蜡加工柑桔果品10t ,5家桔瓣罐头企业加工量达到 80 0 0t ,比上年增加 5 0 0 0余t ,产品出口德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 ,极大地缓解了柑桔鲜销市场压力。经商品化处…  相似文献   

11.
柑桔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的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是全区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支撑和载体。作者分析了当地柑桔产业主体带动不强、劳动力不足、融资困难、产业链条不长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指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国家的共识。柑桔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国情,使高效生态柑桔业成为本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佳选择。高效生态柑桔业包括高效生态柑桔园,也涉及到果实采后贮藏、运输、加工和综合利用。本文只探讨高效生态柑桔园方面的问题。1高效生态柑桔园的特点1.1良好的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目前,世界上兴起的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旅游林业、休闲农业、特种农业、科普农业、农业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尽管名称各异、内容丰…  相似文献   

13.
柑桔是宜都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生产历史悠久,规模优势明显,苗木繁育体系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保障体系健全。2008年宜都市柑桔产值达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加工产值达15亿元。目前,宜都市柑桔生产面临着栽培密度过大、品种更新缓慢、熟期集中、病虫害日趋严重、桔农老龄化现象突出等问题。推进宜都柑桔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是:稳定现有栽培面积,提高果品质量;切实解决密植问题,提高果园作业机械化程度;科学定位品种结构,适时采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宜都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的分析认为,当前宜都市蚕桑产业主要存在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布局不合理、蚕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等困扰产业发展的四大问题;提出今后扶持桑蚕产业发展,应重点抓好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普及、推广实用养蚕技术,鼓励适度发展,加快组建蚕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蚕茧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柑桔无公害生产,扩大柑桔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柑桔健康持续发展,湖北省宜都市参照有关柑桔行业标准,在广泛征求广大科技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宜昌市(宜都市属于宜昌市管辖)农业局专家组的审核,制定出柑桔地方标准,并于2005年6月1日由宜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和实施,填补了宜都柑桔无地方标准的历史。目前,宜都市已印制该标准文本1万余册,下发到柑桔主产乡镇及果农手中。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发生在局部地区的"柑桔大实蝇"事件给全国柑桔销售带来了严重冲击.其中,湖北省宜昌市柑桔销售受其影响尤为严重.为调查此次事件对宜昌柑桔生产的影响,2009年2月5日至3月31日,宜昌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宜昌市柑桔主产区的夷陵区习家岗柑桔场、岩化村4组、官庄村1组,龙泉镇跑马村,西陵区黑虎山村、沙河村,宜都市高坝洲镇陈家岗村、白洪溪村,宜都市果茶示范场及猇亭区黄龙寺村等宽皮柑桔主产区,采取问卷调查方法,随机采访50户桔农,对全市柑桔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前传统种植业普遍存在劳动力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如何实现产业健康发展,有效提高广大种植户的收益?湖北省宜都市柑桔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策略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有“中国柑桔之乡”之称的湖北省宜都市是全国首批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柑桔种植面积1.07万hm^2(16万亩),年产量超过12万t。目前,宜都柑桔总产值达2亿元,占宜都农业总产值的12%,农村人平柑桔纯收入达400元.主产区达1800元。柑桔产业已成为该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扛起了果农增收致富的“大梁”。宜都市发展柑桔产业的主要做法,一是从产业化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抓起,强化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目前,宜都柑桔产后商品化规模和处理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宜都市蚕桑产业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宜都市贫困山区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认识;并针对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所存在的产业规模小、劳动力明显不足、技术人员缺乏、科技推广难度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鼓励适度发展、科技推广培养专业农民、提高蚕农的组织化程度等稳定宜都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桑树在贵州环境治理中的生态价值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重要的的生态树种,同时也是可同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之一,在石漠化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桑树是既能脱贫致富,又能实现生态治理的理想树种。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发展桑树生态产业,不仅对于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延展蚕桑产业链,培育循环经济模式,以此带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和发掘桑树的生态功能,正确把握桑树生态产业和传统蚕丝业的关系,因地制宜建立桑树生态产业模式以及相应的蚕丝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开展适应生态产业的桑树科学研究,对推动桑树生态产业及蚕丝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