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对在国外考察甜菜生产与科研的过程中,以参观、学习、研讨等方式将获得的甜菜育种方面的见闻进行回顾总结,供作参考。主要内容:⑴甜菜育种目标;⑵甜菜育种技术(甜菜雄性不育系选育;加快育种程序;多倍体育种;甜菜品种田间比较试验);⑶甜菜育种的未来(扩展甜菜原料的用途;加强甜菜综合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甜菜育种;现代甜菜育种技术力求快优);⑷甜菜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甜菜种子加工;甜菜种子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阐述了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发展和现状,详细介绍了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并结合两年试验结果分析,提出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甜菜制糖业概况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概述了德国甜菜制糖业简况,重点介绍了KWS公司的科研开发,甜菜育种、种子加工及生物技术研究等。作者针对我国甜菜科研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谈了考察收获与启示,指出,为适应市场需求要适时调整目标,筛选适应区域种植的最佳品种,加大国际合作育种力度,培育优良种子,以促进我国甜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意大利甜菜糖业的发展历史,甜菜生产与甜菜种子繁育、加工和甜菜品质检测的一些情况,及意大利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研究概况。对我国入世后甜菜制糖企业的重组、转制、扩大加工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及甜菜生产、科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甜菜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我国甜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阐明今后甜菜种子产业发展要实现:种子管理法制化、市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类型多样化、加工机械化、经营集团化,育、繁、加、销专业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是我国主要甜菜产地之一,自黄羊镇糖厂投产以来,武威、民勤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甜菜。近几年随着酒泉、张掖等糖厂的投产,甜菜糖业得以迅速发展,目前,甜菜已成为酒泉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甜菜种子,可在增产、防病、治虫等方面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是一种简单、易行、投资少、效益高的农业技术措施,其中,种子包衣则是寻求最有效的配合比例方法,并兼有适度水稳性与水溶性的粘着剂包裹种子的处理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适于甜菜露地越冬采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繁甜菜种子生产,不断提高甜菜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对甜菜露地越冬种株的生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制定种子高产、优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美国Betased公司国际业务和种子生产部主任亨德尔先生的邀请,我们于1998年7月5日至12日对美国甜菜种子生产与加工、甜菜育种和品种注册、西部甜菜栽培和病虫防治等等进行了为期1周的考察。1基本概况1.1种子繁殖基地与种子加工北美的甜菜种子主要集...  相似文献   

9.
新疆甜菜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新疆甜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了含糖率下降的严重问题,分析其原因与品种、种子加工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对策应从使用标准型品种、生产种要经工业化加工、因地制宜采用合理栽培技术及搞好病虫草害防治等。本文还对我国加入WTO后甜菜种子市场前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甜菜是我国制糖的重要原料,每年从国外大批量引进甜菜种子,但对引进的批次、数量、国家、种植地区等综合信息尚不清楚。本研究对2017—2018年中国从国外引进甜菜种子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国从国外共引进甜菜种子116批次共1 372 169 kg,涉及比利时、波兰、德国、法国、荷兰、美国、新西兰、意大利8个国家,其中德国最多达39批次510 103kg,引进批次和数量分别占总量的33.6%和37.2%,其次为比利时32批次505 005 kg,引进批次和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7.6%和36.8%,两国引进的种子数量占总量的74.0%,意大利和法国占引进总量的25.7%。从美国、荷兰、波兰、新西兰引进数量较少,仅占总量的1%。从国外引进甜菜种子主要用途是生产用种,达到90批次,占到了总量的77.6%,其次是生产试种为16批次,占比为13.8%。国外引进的甜菜种子种植范围较广,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涉及北京、福建、甘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上海、新疆10个省(区、直辖市)及所辖的58个县(区、旗、市),其中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占据前三位。本研究结果将为甜菜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