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15,24(2):47-49
<正>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树的叶。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种之一,世界上70%的银杏资源分布在我国。银杏树在生物演化学史上称为"活化石",是我国瑰宝,是神奇的医疗之树。银树叶的药用价值曾载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和《中药志》等文献中。随着畜牧业的飞跃发展,畜牧科技人员对畜禽饲料及绿色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食品综合加工技术四川金绍黑银杏,又名白果,果仁可食。我国号称银杏的故乡,分布极广。近几年,中原大地乃至全国兴起了一股银杏树种植热,其营林规模和果叶产量雄居世界首位。银杏叶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类黄酮和银杏叶内脂,类黄酮对于生物体产生的有害物质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3.
探索桑树与银杏树套种新模式。每667m^2植桑800株,低干养成,套种胸径2.5~3cm、高3m的银杏树70~80株,并对其中的30~35株进行嫁接,定干2.5m高,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5~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通过售苗和(白)果每年每667m^2可增收1500元以上,2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此时每667m^2的售果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由此说桑、银杏套种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资源,近十年来全国许多地区大规模发展银杏林种植面积,除原有的银杏树林外,又增加了数十亿株银杏幼树,为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叶源。据统计,目前国内有10O多家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的厂家,但其中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且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厂家可谓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厂家主要困惑于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医药市场的要求(银杏黄酮≥24%,萜内酯≥6%),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有更高要求,即银杏黄酮含量>28%,萜内酯>75%。因此,给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厂家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张兴旺)云南省腾冲县固东镇江东村,是云南省种植银杏历史最悠久、古银杏树最多和栽培最集中的一个村。现全村连片种植的银杏有134hm2,年收入15万~200万元,树龄最大的达500多年。  相似文献   

6.
当前银杏树是绿化种植较高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绿化观赏性。如何提高银杏种植的成活率一直都是我镇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重视的推广技术之一。本文从银杏栽种的影响因素入手,指出了土壤和含水量为银杏栽种的成活率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并有的放矢地从土壤改造、水分控制、枝条修建、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旨在为银杏的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产上 ,常遇到果农埋怨银杏树不开花挂果 ,有的甚至丧失信心 ,将栽培了 10多年的银杏树砍伐换种其他果树。笔者调查发现 ,银杏树栽种近 10年后仍难以开花结果的原因 ,除肥水管理条件外 ,主要是种苗问题。前些年 ,因全国各地掀起种植银杏热 ,有许多银杏果苗生产者为了获取暴利 ,在培育嫁接苗时 ,取用了大量低产劣质植株或雄株上的枝条作接穗 ,有的甚至直接采用“本砧本穗”(即将砧木苗的上段枝条芽嫁接于下段 ) ,有的则完全是实生砧木苗 ,仅在苗木基部用嫁接刀割划出一道伤口 ,冒充嫁接苗。生产中采用了这些种苗 ,自然难以实现早结果 ,对此…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全国著名银杏主产区之一 ,年产银杏4 0 0 0t左右 ,居全国第二位。广西银杏产区集中于桂林市的兴安、全州和灵川 3县 ,容县也有少量栽培。 2 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期 ,银杏市场价格上扬 ,每公斤售价达 30~ 4 0元 ,一株银杏树年产值达 10 0 0~ 30 0 0元 ,多的上万元。良好的收益 ,激发了产区群众种植银杏的积极性。 1993— 1996年 ,桂林市掀起了银杏种植高潮 ,至 1996年底 ,全市已发展银杏 3 2万hm2 。近年来 ,通过银杏速生早结丰产项目的实施 ,全区出现了一批 5~ 6年生的幼树早结果园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 ,目前我区银杏生产…  相似文献   

9.
桂北是我国银杏中心产区之一 ,产量居全国第 2位。目前栽培面积已近 3 33万hm2 (5 0万亩 ) ,主要集中在兴安、灵川、全州和资源一带。前几年 ,因许多银杏园忽视选用良种苗 ,缺乏整形修剪技术 ,过早过多采叶 ,投产迟、产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对此 ,桂林市自 1996年开始便在银杏主产区设立了银杏速生早结丰产项目 ,进行重点技术攻关。 2 0 0 1年 6月上旬、7月上旬和 8月中旬分别在灵川、全州和兴安召开了银杏速生早结丰产现场会暨技术研讨会 ,对 10余个项目试验示范园进行了考察验收。据初步验收 ,项目区2 133hm2 银杏树投产株率 10 6% ,…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又名白果,果仁可食。我国号称银杏的故乡,分布极广。近几年,中原大地乃至全国兴起了一股银杏树种植热,其营林规模和果叶产量雄居世界首位。银杏叶制品是去病强身、有益人体健康理想的天然药品和保健食品。一、银杏叶饮料采成熟果叶,去除杂物及腐烂叶,分选一用清水反复冲洗2~3次,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入烘房(或烘箱)中进行烘干,温度:65℃~70℃,时间4~6小时,烘至含水量4%~6%→用粉碎机将银杏叶粉碎成40目左右的细粉→将银杏叶粉加入到多功能提取罐中,再加入20倍水,在95℃保持一小时后,将提取液泵入冷热缸中存放;再…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柏 斌 ) 云南省富源县充分发挥和利用当地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环境优越的优势 ,因地制宜 ,以国内外市场对银杏需求量大增的趋势为导向 ,大力发展银杏种植。 5年来 ,全县共种植银杏 6 713 34hm2 ,其中 ,采叶林 346 6 7hm2 ,采果林 6 36 6 6 7hm2 ,成为云南省最大的银杏基地县。富源县银杏种植历史悠久 ,目前境内存活着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 80 0余株。自“九五”以来 ,富源县就将银杏种植列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植 ,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银杏种植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银杏种植中的规划、苗木调运、生产资料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特约通讯员朱清华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委、县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 ,把开发银杏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骨干项目来抓。 2 0 0 0年该县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确立了 10个乡 (镇 )中的 10 0个村为重点 ,力争用 3年时间投入 60 0 0万元资金 ,引进银杏穗芽 15 0 0万个 ,嫁接繁育银杏苗60 0万株 ,把开江县建成目前四川省惟一具有 0 67万hm2 (10万亩 )规模的银杏生产基地县。开江县委、县政府在该县明月坝乡进行了近 5年的银杏开发试点。现该乡已成功发展银杏树 5万多株 ,其中 5 0 %的嫁接树已开花结果 ,许多农民靠银杏都发家…  相似文献   

13.
银杏快速繁育技术刘桂玲,胡伟(山东泰安市农科所)银杏又名白果、鸭脚、公孙树,是优良的绿化树种和优美的观赏树种。银杏的果仁、果壳、树叶、树皮、树根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我国是银杏的故乡,所产银杏深受外商的青睐。国内功能性银杏食品和保健食品相继问世。种植银...  相似文献   

14.
银杏干枯病又称银杏胴枯病 ,是以银杏树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近年来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变化 ,我县的银杏幼树已相继发生并造成为害。1 为害症状银杏干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中越冬 ,翌春温度回升至 2 0~ 2 5℃后 ,病菌开始活动。我县 4月中旬开始出现症状 ,但此时由于温度偏低 ,病斑扩展较慢 ,进入 5月份后 ,病斑明显扩展。病菌一般从 2~ 3年生的枝干伤口、裂缝侵入 ,并以此开始发病 ,逐渐蔓延至整个枝梢。感病枝叶片枯萎脱落 ,枝干枯死 ,严重时整株死亡。病部初期树皮出现红褐色斑 ,稍隆起 ;后期病部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银杏原料生产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积极开拓银杏叶的应用范围 ,发挥银杏叶所具有的药用功能 ,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的新型保健饮料 ,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银杏产地农民收入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 ,一些主要银杏叶产地 ,纷纷依照绿茶的生产工艺生产银杏叶茶 ,即运用杀青、揉捻、烘炒等工艺流程进行初制。但由于银杏树鲜叶的外部特征、主要内含成分、酶类等与茶树鲜叶有很大的差异。如何根据其特点 ,探索出合理的杀青工艺 ,生产出色、香、味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银杏叶茶 ,是笔者开展该项研究的目的所在。1 …  相似文献   

16.
<正> 1银桑套栽的依据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丰产期20年,银杏树丰产期高达百年以上,通过银桑套栽,争取立体种植,上层长银杏,中层长桑树,低层搞套种,不仅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1银杏与桑树间作的模式 1995年春季,泰兴市张桥镇西桥村在23.3 hm2成年桑园中套栽了3 700株米径3.5 cm左右的实生银杏苗,栽植规格为8 m×8 m.栽植时每株银杏的周围均挖除了3~5株桑树,预留1 m2的营养生长面积.嫁接品种为泰兴大佛指,嫁接高度为1.5m~1.8 m.实行了上层长银杏、中层产桑叶、底层长蔬菜的立体种植新模式,按照银杏、桑树各自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通过控肥、修剪,直至挖除部分影响银杏树生长的桑树,确保银杏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前5年主要收益于蚕茧和蔬菜,1998年部分银杏始花,1999年有30%的树始果,白果产量逐年增多,效益日超明显,达到了银杏、蚕茧、蔬菜远中近高效益互补.  相似文献   

18.
银杏食品综合开发工艺研究进展章继华(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情报部)银杏(Ginkgobilobal.)又名白果、鸭脚。果仁为可吃部分。我国号称银杏的故乡,分布极广,北到辽宁,南至广西,均有栽培。尤其是江苏省泰安产银杏深得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诸国食客的厚爱,...  相似文献   

19.
沙广穗  杨宾龙  乔栋 《四川蚕业》2003,31(3):38-38,46
探索桑树、果 (银杏 )间作套种新模式 ,增收增效。每 667m2 植桑 80 0株 ,低干养成 ,间作胸径 2 5~ 3cm ,高 3m的银杏树 70~ 80株 ,并对其中的 3 0~3 5株进行嫁接 ,定干 2 5m高 ,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 5~ 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 ,通过售苗、果每年每 667m2 可增收 1 50 0元以上 ,2 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 ,此时每 667m2 的售果收入超过 60 0 0元 ,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因此桑、果间作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 ,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银杏树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其生存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地质学家称为"活化石"。因其内部含有特殊成分,使它生命力强,不生病不生虫。为此,很早就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的注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银杏黄酮、内脂技术是九十年代国际最新的高科技项目。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提取率高,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运转耗能低,产品的质量高于化学溶剂提取物,产品附加值高等。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项目的启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化学溶剂法的技术改造,促进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超临界革取的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