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小麦据13个省、市、区统计,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7亿亩次,属中等偏轻发生年。其中病害发生面积3亿亩次,除小麦纹枯病外其他病害均轻发生,虫害发生面积4亿亩次,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均为中等发生年.小麦条锈病发生421万亩,为轻发生年。条锈病常发区湖北省仅在荆州地区局部田块见病,后期也未能流行,越夏基地甘肃省发病面积170万亩,是1991年发生面积的10%。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7832万亩,轻于去年,发生期偏晚,病指低,为害程度较轻。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3867万亩,与常年相似。赤霉病今年主要在江淮流域、陕西关中地区发生,江苏、湖北为中等偏轻年,四川为偏重发生年,发生面  相似文献   

2.
解大明 《植物医生》2003,16(1):11-12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思南县的发生程度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该地区对小麦产量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病害。 2 0世纪 90年代初 ,小麦白粉病仅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和常年发病的老病区发生。自 1996年以来 ,小麦白粉病在其他小麦品种上的发生程度不断加重。据我站历年资料反映 ,1992年全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 0 .0 76万hm2 ,1998年发病面积上升到 0 .11万hm2 ,2 0 0 1年 3月下旬发病面积已达 0 .2 7万hm2 ,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 36 .4 % ,2 0 0 2年 4月上旬发病面积 0 .5 3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 80 %。从 1992年到2 0 0 2年 10年间全县小麦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栽培条件也有变化,氮肥使用量增多,小麦群体大,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加之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大部分都不抗病,因此,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sminis DG.f.sp.tritici)已成为常发性病害,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一般年份减产1—2成,重达3成以上。1990年和1991年我县小麦白粉病大流行,全县发生面积近43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5%左右,虽然经过广泛发动群众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小麦白粉病越夏和传播规律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关中麦区历史上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轻微。随生态环境改变,80年代中末期发展蔓延迅速,危害逐年加重,近年发病面积达560万亩,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猪殃殃(Galium aparine)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发展蔓延较快,发生量和危害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据最近两年的调查,除湖南省麦田面积较小,猪殃殃发生量较少外,其他六省市麦田程度不同地遭到猪殃殃危害,发生面积4895万亩,占六省市小麦播种面积13620万亩的35.94%。其中四川省发生面积10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33.33%;湖北省发生面积13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48.15%;安徽省发生面积15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50%;江苏省发生面积1000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的25%;浙江省发  相似文献   

6.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7.
荆州市2016年小麦收获面积13.73万hm2,比2015年增1.28万hm2,总产51.38万t,比2015年增7.11万t,单产249.5kg,比2015年增12.5kg.2016年小麦病虫在荆州市发生特点是病害重于虫害,小麦赤霉病为大发生(5级),小麦条锈病、纹枯病为中等偏轻发生(2级),小麦白粉病、麦蚜、麦蜘蛛、粘虫等为轻发生(1级).荆州市小麦病虫发生面积19.33万hm2次,防治面积41.05万hm2次,通过及时组织病虫防治,挽回小麦损失4.59万t.  相似文献   

8.
《植物保护》1980,6(2):1-2
四川省资中县有95个公社,778个生产大队,108万亩耕地,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这个县是一个农作物病虫害多发地区,全县每年病虫危害面积均在120万亩以上,约占总播种面积的50%左右,仅1977年全县种植小麦41.3万亩,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危害面积高达90%左右,靠手动喷雾器、人工捉、水枪打、纱布抖等办法,战斗100多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全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在6.67万hm^2左右,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氮肥施用量和水麦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主要病虫有小麦白粉病、锈病和麦蚜,尤以小麦白粉病、麦蚜发生面积广,危害重。小麦病虫常年发生面积3.33万hm^2,其中小麦白粉病1.67万hm^2左右,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5%。在州的中部、西北部发生较重,发生重的田块可造成80%以上的损失。小麦锈病发生重时,大面积小麦的叶子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减产,小麦病虫的发生危害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制约因素,为了将小麦病虫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1997年至1999年黔西南州植保站主持实施了“黔西南州小麦主要病虫治理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并与州农业局签订了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合同,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 ,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 ,现将其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1 白粉病发生为害特点1.1 发病始期提早2 0 0 2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病始期为 1月 7日 ,比 1998年提早 15d ,比 1999年提早 2 7d ,比 2 0 0 0年提早 4 5d ,与 2 0 0 1年相当。1.2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加重以前 ,小麦白粉病一般年份仅在局部地方轻度或中度偏轻发生。 1981年至 1990年 10年间 ,顺庆区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平均每年为 110 0hm2 ,因白粉病损失最高年份不足 30 0t,从顺庆…  相似文献   

11.
杨永洲  张涛 《植物保护》1991,17(3):54-54
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安共发生180多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47.4%,其中受害严重的面积近40万亩。虽属中度流行,也是20多年来少有的。因该病损失小麦一亿一千多万公斤,占上年小麦总产的12.27%,减少收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毁灭性害虫,在我省为害小麦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新灌区和感虫品种面积不断扩大,深翻晒田和药剂处理土壤面积缩小,小麦群体结构增多,为吸浆虫的回升积累危害提供了有利条件。1985年全省发生面积100多万亩,达防治指标68万亩,防治了20多万亩,1986年春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以前,小麦叶枯病只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偶尔发生。1979—1985年我省引种春播小麦,根腐叶枯在春小麦上普遍发生,引起严重的叶枯和穗腐,减产一般在30%以上。1990年河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650万亩,仅尉氏县西部沙丘陵发生11万亩,产量损失平均30—40%。1991年全省发生此病1000多万亩,其中周口、商丘、驻马店和南阳地区的发生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小麦叶枯病成为严  相似文献   

14.
阿克苏地区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6%,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3.5%,小麦是我区人民生活主食,而近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流行频率较高,对产量威胁很大。一、1990年条锈病发生情况199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地区发生面积64.4万亩,占小麦面积的34.86%。其中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不断加重.1988年全区发病面积17.07万亩,平均病穗率1.28%;1989年发病面积增加到57.66万亩,平均病穗率为2.96%,严重田块达17%,每亩损失小麦10公斤左右,全区约损失小麦500多万公斤。为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从1989年秋播前开始,全面推行《汉中地区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方案》,到1992年夏收前,3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16.
麦类检疫对象——毒麦和小麦腥黑穗病(部分省市补充检疫对象),近几年在南京地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江宁县、江浦县1984年进行全县毒麦普查,江宁县27个乡,乡乡发生毒麦,发生毒麦面积23.78万亩, 占小麦总面积40.21%,发生严重的田块,毒麦株率高达30%以上;江浦县发生毒麦面积2.65万亩,占小麦面积10.71%,全县11个乡,仅有一个乡未发现毒麦。1982年江宁县种  相似文献   

17.
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V)是春季小麦田中见病较早的一种新发生的土传病毒病。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西起四川、陕西,东至江浙和山东一带均有分布,危害逐年扩大。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七十年代初为零星发病,没有引起重视,1975年发生5.4万亩,1977年扩大12万亩,到八十年代,历年均发生15—20万亩,一般田减产20—40%,最高田减产70—80%。特别是1991年发病35万亩,造成损失的有17万亩,绝收的有5万亩。1970—1991年累计发生面积210万亩,综合防治面积15万  相似文献   

18.
沂水小麦赤霉病1998年暴发流行,发病面积379万亩,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68.8%,病穗率一般为45%~60%,个别地块达80%以上。受病小麦千粒重平均下降25.9%,损失严重。一、发生流行因素分析1.菌源充足: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51万亩,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9.
安顺市小麦白粉病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DC.)Speer是安顺市小麦生产中重要的常发性病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危害程度均为中等偏重发生,1999-2008年平均发生面积6300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4.27%。每年因小麦白粉病危害而造成的粮食损失在822.35t以上,因此,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防治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准确把握小麦白粉病发生趋势、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药肥混合液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是影响我市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大户大量种植感病品种,我市赤霉病和白粉病大发生频率增高,小麦赤霉病继2012年大发生后,2014年又一次大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用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微肥混合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