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的气滞臌胀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多见 ,尤其是农忙季节和饲料更换期更为多见。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笔者 1992年以来 ,在兽医临床上收治 2 6例患有气滞臌胀的耕牛 ,对其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有 2 4例痊愈 ,治愈率达 92 .3%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病因分析1.1 饮食伤胃 ,如采食易发酵的饲料以及采食不易消化、有毒、变质饲料和采食过多。1.2 劳役过度使脾胃损伤 ,形成本虚标实之证。1.3 感受外邪 ,外感六淫之邪 ,传入脏腑 ,影响脾胃之气机 ,造成气滞臌胀。2 临床症状 患牛肚腹臌胀 ,左肷部最明显 ,按压有弹性 …  相似文献   

2.
<正>牛的气滞膨胀(瘤胃臌气)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多见,尤其是农忙季节和饲料更换期多发。主证:肚腹膨胀,左肷部最明显,按压有弹性,叩诊如鼓。反刍停止,不吃草料,回头顾腹,骚动不安,气促喘粗,张口伸舌,口舌青紫,脉数有力。病势急者,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病势缓者,反复发作,患畜逐渐消瘦,既有气滞,又有脾虚,属于虚实夹杂证,简称虚胀;有的呈泡沫性臌胀,瘤胃内气体与食物混杂,气体不易排除,膨胀很难缓解。  相似文献   

3.
1瘤胃臌气1.1病因瘤胃鼓气是由于牛采食了过量的饲草饲料或质量较差、变质的饲草饲料,在瘤胃内发酵降解,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瘤胃臌胀,嗳气不畅,呼吸受阻。1.2临床症状与诊断瘤胃臌气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发病的牛只瘤胃迅速臌胀,腹压增大,呼吸急促,血液循环加快。  相似文献   

4.
正瘤胃臌胀又称瘤胃臌气,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瘤胃臌胀主要是由于采食多量容易发酵的饲料而引起。如采食了幼嫩多汁的青草,不良的青贮饲料,霉败饲草,或者雨后青草、带霜露的草,多汁根茎饲料采食过多,食入有毒植物,均可引发牛瘤胃臌胀。继发性瘤胃臌胀由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食管阻塞等疾病继发。现将一头黄牛患慢性瘤胃臌胀的临床诊疗情况简述如下。1基本情况2013年3月19日中午,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羊  相似文献   

5.
正牛的瘤胃臌胀又称为瘤胃扩张、瘤胃臌气、瘤胃胀气等。诱因多为牛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在瘤胃内发酵进而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牛的瘤胃和网胃迅速扩张的一种疾病。临床上的表现为腹围急剧膨大、呼吸困难、不敢趴卧、腹痛等症状。引起瘤胃臌胀发病的原因多数为采食了大量的易于发酵的饲料,比如:新鲜豆科牧草、块根类、糟粕类饲料等。同时采食了冰冻、带霜雪、露水的饲料以及霉败变质的饲料也能引起该病。以及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引起应激反应也可促发该病。  相似文献   

6.
一、胃肠臌胀治疗药本类药物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肠臌气,比较常见的有牛、羊瘤胃臌胀和马、骡肠臌气。胃臌胀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类,因为瘤胃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饲料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气体(例如500kg体重约有70kg瘤胃内容物的牛,每分钟可产生气体2L多)。  相似文献   

7.
1瘤胃臌胀本病又称瘤胃臌气,是瘤胃内气体排泄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患病奶牛瘤胃气体蓄积性增多,左腹部臌胀凸起为特征。本病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瘤胃臌胀是因奶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和饮用大量水,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瘤胃急剧臌胀。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因分析可以及时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轻质氧化镁治疗牛羊采食豆科牧草所致急性臌胀的观察黄权钜(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贵阳550018)牛羊采食新鲜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豆科牧草,在瘤胃内快速消化,被瘤胃微生物脱氨分解产生泡沫,发生臌胀,为临床所常见,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低估。用轻质氧化镁治...  相似文献   

9.
正瘤胃臌气又称瘤胃臌胀,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膨胀,隔与胸腔器官受到压迫,呼吸与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窒息现象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呼吸极度困难,反刍、嗳气障碍,腹围急剧增大等症状为特征。1发病原因1.1原发性瘤胃臌气1.1.1非泡沫性臌气,主要是因采食大量水分含量较高、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如幼嫩多汁的青草或者经雨、露、霜、雪侵蚀的饲草、饲料而引起。其次就是采食了霉败饲草和饲料,如品质不良的青贮  相似文献   

10.
牛采食大量含皂甙的饲料(如紫云英、紫苜蓿等)后,在瘤胃经过发酵,产生许多不易破裂的小泡沫,不能通过嗳气方式排出,便引起泡沫臌胀。采用外科手术消除泡沫臌胀往往收效甚微,临床上一般服消沫药排除。关于泡沫性臌胀的成因和消沫药的作用,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看法:一种认为,牛过食含皂甙的紫云英降低了瘤胃液的表面张力,容易起泡;服消沫药可进一步降低瘤胃液的表面张力,使之消沫。  相似文献   

11.
饲用抗生素的安全性分析和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几乎所有业者的认同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其功不可没。但由于使用不当或对抗生素本身结构认识不足等造成一些损害 ,使人们对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存在许多误解。尤其近些年来 ,人们对动物食品安全性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提倡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 ,如何正确认识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发展和作用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1 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安全、卫生、健康、生态和环保的关注 ,抗生素是否应该继…  相似文献   

12.
锌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以锌离子、锌依赖酶或其他锌蛋白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发挥广泛的生理功能。锌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参与300多种酶和功能蛋白的组成,参与DNA复制、RNA转录和细胞的多种活动,能维持亚细胞分子结构及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胰岛素、前列腺素、促性腺素等激素的分泌,是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和NSP酶对羔羊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生素(Probiotics)又名原生素,通过增强动物肠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促进生长及提高饲料转化的微生物培养物.益生素对动物产生的作用有颉颃作用,免疫刺激作用,改善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环境、促进理想的厌氧菌生长、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作用,还可分泌杀菌物质,产生有机酸和各种酶,防止有毒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从氮、磷、钾及微肥对苜蓿Medicago sative的生理作用出发,系统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施肥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苜蓿施肥研究中应注意栽培的地域环境对施肥的影响,并建议做长期的定位试验,对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与协助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冬春季的低温潮湿天气会给Beagle犬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本场根据多年饲养Beagle犬的经验,对造成不利影响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人员管理、兽医免疫、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改善,有效地降低了不良天气对Beagle犬的影响,促进了Beagle犬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A possible role of breeding activiti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stallions' external genitalia (E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organisms colonizing the skin of the abdomen and the ones colonizing the EG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experiment 1, EG microbiologi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41 stallions used for both natural cover and semen collection (BST) and from 18 non‐breeding stallions (NBST). A higher (p < 0.05) frequency of isolation of potentially pathogenic species was found for BST. Age did not influenc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 species isolated both in BST and NBST. In experiment 2, the microbial content of the EG and semen was compared in 23 BST. Most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the EG were present in semen, albeit with a numerically lower prevalence. In 7 stallions, six microbial species isolated from semen were absent from the EG cultures, suggesting contamination by the operator. In experiment 3, a numerically higher number of micro‐organism species was isolated from the EG of 31 stallions, than from their skin of the ventral abdomen in contact with the penis or from the skin of the thorax. With the sole excep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potentially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only isolated from the EG but not from the skin. Results suggest that breeding activit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colonizing the EG; most species isolated from the EG were also found in semen even if with a lower frequency, and additional semen contamination seemed to occur during its manipulation. Many micro‐organism species of the skin were also isolated from the penis, but independently of being or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penis, skin did not seem to provide an adequat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potentially pathogenic bacteria that were isolated from EG, with the sole exception for E. coli.  相似文献   

17.
环境温度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因素对生长猪的作用和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环境温度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减少猪体的能量消耗,提高增重速度和增加经济效益,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与地点试验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2月在台州市椒江畜牧公司进行.预试期7天,正试期61天.  相似文献   

18.
龚福来  林雪  王红权 《饲料研究》2020,43(3):113-117
丁酸是一种主要的短链脂肪酸,通常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替代抗生素,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文章综述了丁酸及其盐通过促进肠道健康来发挥促生长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肠道黏膜结构、酶活性、肠道菌群、肠道免疫系统以及减轻动物氧化应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梅花鹿茸鲜重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地区的梅花鹿为对象,研究分析了梅花鹿鹿茸重量与其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龄内梅花鹿的鹿茸重与年龄呈正相关(r=0.767,P<0.05),它们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y=0.345x+1.186。梅花鹿3~8锯的鲜茸单产很高,平均水平达3.28kg/锯。公鹿鲜茸重的变异系数在2~6龄之间逐渐减小,7龄之后又有上升的超势,其中以5~7龄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6.2%、6.1%、11.7%。相关数据分析表明,梅花鹿公鹿在1~4龄内经济效益较差,从5龄开始获利,年获利逐年增加,这种趋势与梅花鹿的茸产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浅析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染病是目前养殖业的主要威胁,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显得很重要。在预防和控制畜禽发生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的质量、疫苗的使用和饲养管理等。然而有些养殖场的畜禽经免疫接种后仍发生某些传染病,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多方调查,目前畜禽场的免疫失败的现象十分严重,下面就引起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