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主要栽培作物玉米,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根据作物生长速度曲线,求出光能利用系数的时间动态过程。提出用生长季>10℃(小麦用>5℃)积温的分布,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并对其进行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订正,给出了计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主要栽培作物玉米、大豆和小麦为研究对象,根据作物生长速度曲线,求出光能利用系数的时间动态过程。提出用生长季>10℃(小麦用>5℃)积温的分布,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并对其进行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订正,给出了计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三省71个站点的气象资料为依据,运用逐步订正法计算了玉米、水稻、大豆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讨论了温度和水分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差异较大,呈递减趋势。且玉米最适宜种植在吉林省平原地区,水稻最适宜在辽宁省东南部种植,大豆则适宜种植在北部、东部低温或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中稻动态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气象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分析了该时间段中稻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江西省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变化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变化波动较大。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光照减少,光合生产潜力下降;极端高温天气增多,抑制了中稻的生长;降水的分布不均造成了气候生产潜力的波动较大。针对这些问题,要保证稳产高产,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力度,兴修水利设施;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以此保证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沿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沿海地区农业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状况 ,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 ,提出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公式 ,并计算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 ,提出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哈密地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农业生产潜力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衰减较为明显,衰减最明显的地区是山北的巴里坤县和伊吾县,温度衰减率分别达63.29;和60.87;.说明目前哈密地区的实际生产力远未达到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其中增产潜力最大的是哈密市(达39 529.62 kg/hm2),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选取周口10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气候线性倾向率法、相关分析法、ArcGIS空间插值等,分析周口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周口夏玉米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年际波动较大;光合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带状分布,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气候生产潜力呈辐散型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方法,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用水分订正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用土地质量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结果]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均以水稻最高,其余依次为玉米、大豆和红薯.4种作物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5466.0、5074.4、2414.3和1190.5 kg/ha.[结论]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较低,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应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引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管理和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沿淮地区荞麦生产潜力分析与加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荞麦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通过建立气候产量模型,逐级分析沿淮荞麦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计算荞麦理论产量、分析实际生产优势。同时根据目前农业实际研究相关荞麦产品加工模式,以期可为沿淮防洪减灾、水灾前后补种和农业避洪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作物生产潜力计算方法,对长岭县的三大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大豆)的生产潜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玉米、水稻、大豆的理论生产潜力分别为467.39、627.64、240.37 kg/667 m2,并提出增产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阐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和潜力,并对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Increasing crop production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food security for the growing global population.Reducing the gap between actual and potential yie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ncrease yield per unit area.Potential yield and the yield gap of soybean were determined for Golestan Province,Iran,using Soybean Simulation Model (SSM-i Crop2)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Information from 24 weather stations and soil data of the region were used.Yield gap and production gap were calculated at county and province levels.The average actual yield of soybean in this province was2.28 t ha~(–1) while the province’s potential yield was 4.73 t ha~(–1),so the yield gap was estimated 2.44 t ha~(–1).Thus,there is a great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soybean yield in Golestan,which is possible through improving crop management of soybean in farmers’fields.The average water productivity of soybean was estimated to be 0.81 kg m~(–3).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productivity in soybean farm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water productivities (0.99 and 0.44 kg m~(–3)) were in we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the province,respectively,in accordance to vapour pressure deficit.It was concluded that soybean production in the province could increase by 66%(from 109 970 to 182 170 tons) if 80% of the current yield gap could be removed.  相似文献   

13.
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朱犁  孙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769-771
提出了一种研究大豆生产时空特征的新方法,在对大豆进行综合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其定量分析的规范化评估,从不同的侧面对江苏省各地级市大豆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的时空特征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油菜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形势严峻,国内油料作物仅提供植物油消费总量的40.6%,对国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安全隐患日益严重。菜籽油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在我国食用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已占我国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7.2%。因此,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大力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是提高油菜产量和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的核心举措。概述了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分析了我国油菜在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含油量三个方面的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挖掘油菜生产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科技创新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宁夏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进行研究,采用"逐步订正法"计算该地区近50年的气候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宁夏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呈线性增加趋势,但考虑光、温、水3因素的气候生产潜力,因降水稀少而数值很低,无灌溉便无农业;中部干旱带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无明显趋势,但气候生产潜力变幅很大,南部山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无明显变化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呈弱的下降趋势,说明冬小麦生产受到水分的极大制约。利用RegCM3-WOFOST/LINGRA耦合模式模拟的气象要素数据计算了未来宁夏中、南部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均呈弱的增长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后宁夏气候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综合实验站基点县市的大豆重迎茬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大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具备的竞争力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