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对西藏昌都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新发展观的角度,采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地域单元,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划分为1个生态区、2个生态亚区、8个生态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现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土绿化》2006,(9):1-1
共划分出7个生态区和17个生态亚区、76个生态功能区。《区划》明确了各个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据此提出各个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向及环境保护对策。为西藏构建生态安全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布局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赣州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赣州市生态屏障建设布局进行分区,共划分为3个建设分区,并针对各个建设分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目标、任务及重点,为赣州市未来生态屏障建设布局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其生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林规划等方面充分论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最后,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生态对策和基本途径,即(1)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划分,初步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2)保护现有林,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和保护体系;(3)加强造林困难地带植被的保护。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4)构建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生态公益防护骨架体系,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最终目标;(5)增加现有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6)应着重对干热干旱河谷、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等困难地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树种选择与培育以及乡土树种和资源植物的选择与栽培等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6,(1):24-31
基于定量化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通过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空间特征的差异性分析,将青海省划分为5个生态一级区和36个生态二级区。研究结果可以明确各生态区、生态亚区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和定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二级区划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凉山州干热河谷困难地带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凉山州干热河谷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凉山州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通道。然而,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并且旱、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凉山州的绿化工程,甚至影响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同时,该区域也是凉山州经济欠发达地区,严重制约了凉山州的生态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在分析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凉山州干热河谷困难地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干热河谷困难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划分为3个亚区,对3个亚区的森林进行了区划,阐述了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并提出了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加快盆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未来五年四川省将陆续在盆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与资源开发项目。由于这一区域是四川乃至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项目建设所引发的各类生态风险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重大项目的自然地理区位视角入手,分析加强项目生态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与项目实施可能面临的三大风险与四大成因,提出加强项目生态风险预控管理的五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川西高山峡谷区地处林业、生态区位非常重要的长江上游,被称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汶川特大地震使灾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破坏。分析探索和抓紧实施该区域灾后生态植被修复(或称恢复),对于尽快恢复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保障下游生态安全,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四川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布局的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四川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4):27-29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婺源县依托资源开发旅游,以及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与成效,说明婺源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森林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 ,详述了森林——这一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者 ,在保护陆地生态、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多种功能和作用 ,是不可替代也是无与伦比的。对此 ,人类社会正逐步达成共识。文章还针对我国西部开发及内蒙古生态建设中的森林保护问题提出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卿霞  赵震 《广东园林》2007,29(B09):35-37
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迫切需要,而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引导。本文在分析生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以广州为例,从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包括规划理念、管理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对如何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作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生态恢复与生态立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到喀斯特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在贵州生态立省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贵州生态立省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同时又是贵州生态立省的保障条件。文中最后对“喀斯特省”贵州生态立省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几项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初,贵州省作出“生态立省”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生态立省”建设中要注重和培养新发展意识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当代环境与发展形势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意义和发展生态产业 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四川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五项经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毛楼村地处黄河滩区,过去饱受黄河水灾之苦,群众生命财产屡受洪水威胁,生态条件十分恶劣。为改善当地的生存条件,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村进行了避水连台建设,并作出生态发展规划,确立以黄河生态旅游为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