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脯氨酸是组成胶元的主要成份。骨中胶元代谢的变化影响血中羟脯氨酸水平。Fujii等指出,在马的许多代谢性骨病中,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增高。实验表明,观察血清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诊断指标。目前对羟脯氨酸的测定虽有高灵敏度的离子交换层析荧光法、气相色谱法、光电比色法和自动比色分析法,但由于仪器昂贵和技术上的困难,都不便于一般实验室的操作使  相似文献   

2.
羟脯氨酸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脯氨酸临床应用的研究贺普霄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在动物营养学里,羟脯氨酸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结缔组织的生物化学里,它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笔者应用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在动物营养性骨病早期诊断和防制研究的情况。1.羟脯氨酸的代谢...  相似文献   

3.
骨营养不良奶牛骨降解物与铜、锰关系的研究(摘要)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贺普霄经我们多年对奶牛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研究发现: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是早期诊断(监测)本病的特导性强、敏感性高、操作方法简单、便于推广的好方法(见本刊199...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趴窝病”马治疗前、后血清钙、磷、钾、钠、羟脯氨酸含量,血清硷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外周血浆雌二醇、孕酮含量,以及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中症病马血磷含量减少;血清ALP活性增高;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增多;产后病马血钾含量减少;产前病马外周血浆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减少;病马外周血液中性白细胞、骨髓液中性粒细胞和成骨细胞ALP活性都增强。根据病马上述变化特征,认为本病是发生在孕马的一种混合型代谢性骨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酶花鹿血清羟脯氨酸、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周期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生茸期均极显著地高于非生茸期(P<001)。血清的羟脯氨酸含量(X)和碱性磷酸酶活性(Y)在年周期变化上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回归方程为Y=5.34X+13.26(r=0.55,n=25)。  相似文献   

6.
用羟脯氨酸监测奶牛矿物质饲料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贺普霄奶牛的饲料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绝大多数奶牛场、户喂奶牛的精料为自己配合,很少用商品配合料。笔者用测定血清游离羟脯氨酸监测奶牛骨营养不良时发现钙、磷饲料方面的一些问题,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骨营养不良乳牛血清钙及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改良Fujii氏光电比色法和EDTANa2滴定法对88头乳牛进行血清钙、游离羟脯氨酸检到。结果表明:有明显或轻微合营养不良临床症状的乳牛(以下称病牛)与临床检查无骨营养不良症状的乳牛(以下称对照牛)比较,病牛的血清钙高于对照牛(P<0.05);血清游离羟脯氨酸亦明显高于对照牛(P<0.01)。因此,血清钙升高可作为乳牛骨营养不良诊断的参考指标,而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升高是乳牛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经对普氏野马(Equusprzewalskii)和家养役马血清生化值、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分析测试结果,普氏野马血清中葡萄糖、尿素氮、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等含量均高于家养役马,而血清总脂、胆固醇低于家养役马:胆碱脂酶和血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普氏野马的血清生化值、矿物质含量与蒙古野马的相近似,低于哈氏、葛氏及波氏三种斑马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农户舍饲奶牛血清钙及游离羟脯氨酸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胺T比色法和EDTANa_2滴定法,对重庆市农户舍饲奶牛不同泌乳阶段血清中游离羟脯氨酸与血清钙的水平进行 测定,旨在调查试验条件下奶牛血钙代谢情况以及骨营养不良发生的可能性。结果显示: 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血清钙含量Ⅱ组显著低于Ⅴ组、Ⅵ组,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Ⅰ~ Ⅵ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32±0.37μg/ml、2.36±0.59μg/ml、2.02±0.54μg/ml、1.90±0.44μg/ml、1.98±0.45μg/ml、1.79±0.18μg/ml,Ⅰ、Ⅱ组与Ⅵ组差异极显著。采样后2-3个月内进行临床观察,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水平与骨营养不良发生率呈现一致性变化。而钙磷摄入不足,比例不当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29只2-3周岁育肥绵羊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检育肥绵羊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为15.359 1.655μmol/L,血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正常值范围内,血清无机磷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说明被检的29只育肥绵羊处于低磷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运输应激对伊犁马血细胞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匹伊犁母马,进行400 km里程的运输,总运输时间为8 h,分别在运输0、4、8 h和落地12 h后,测定马血清急性期蛋白(APPs)、皮质醇(Cor)、热休克蛋白(HSPs)、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及血液常规指标。结果显示,与运输0 h相比,运输8 h马触珠蛋白(HP)含量显著上升(P<0.05),运输4、8 h和落地12 h后马血清Cor含量均极显著上升(P<0.01);落地12 h后马血清HSP90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运输对马血清IFN-γ和TNF-α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运输4、8 h和落地12 h后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大细胞比率(P-LCR)、粒细胞(GRAN)和粒细胞比率(GRAN%)均显著上升(P<0.05),中间细胞比率(MID%)、中间细胞(MID)、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运输应激对马血清HP、Cor、HSP90浓度、血液RDW-SD、PDW、P-LCR、GRAN%、GRAN、MID%、MID和MCHC均产生显著影响,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价马对运输应激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氟复方中草药对慢性氟中毒大鼠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wisar大鼠饮含氟100ug/mL的自来水复制慢性氟中毒模型。在氟中毒不同时期,采用氯氨-T法跟踪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鼠慢性氟中毒时,血清和尿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和正常鼠基本一致。D药方可以降低慢性氟中毒大鼠血清和尿中羟脯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青海环湖地区放牧绵羊骨营养状况,采用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孔雀绿-钼酸比色法、MTB比色法和磷酸苯二钠法,对青海环湖地区4个县55只2~3岁放牧绵羊血清羟脯氨酸、钙和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检放牧绵羊的血清游离羟脯氨酸含量为(15.359±1.655)μ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为(2.797±0.741)nmol,(L·s),血清钙、磷含量分别为(2.443±0.291)mmoL/L和(1.210±0.390)mmol/L,血清无机磷明显低于正常值(P<0.05).结论说明,被检的55只放牧绵羊处于低磷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择4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2、3四个组。每头每天分别在各组日粮中加入0g、2g、4g和6g壳聚糖,连续饲喂35d。每周测定一次血清钙、磷和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奶牛血清钙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6g/d壳聚糖,血清磷在4周后显著升高(P<0.05)。表明:壳聚糖不影响奶牛血清钙和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6g/d壳聚糖4周以后,有利于促进机体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大通县役用马骨营养状况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通县32匹役用马的骨营养状况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通县役用马的血清钙浓度为3.06mmol/L±0.31 mmol/L;血清无机磷浓度为1.53mmol/L±0.30mmol/L;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为68.13IU/L±17.73 IU/L;血清羟脯氨酸含量为16.27μmol/L±3.μmol/L.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公(骟)、母马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细胞工程改良羊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组织培养方法筛选获得羊草抗羟脯氨酸(HYP)变异系HR20-8。该变异系统细胞内游离氨基基酸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供体对照比较,分别提高2.35倍和1.40倍。其中的脯氨酸组分在变异系体内表现异常增加,游离和蛋白质中的脯氨酸组分分别提高6.6倍和3.0倍,对脯氨酸合成途径中的γ-谷氨酸激酶的特性分析表明,变异系HR20-8细胞内γ-谷氨酸激酶的活性比供体提高2.5倍。  相似文献   

19.
马流产凝集抗原及冻干阳性血清的保存期试验康凯(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我国现行兽医生物制品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收载的马流产凝集抗原、冻干阳性血清是作为因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母马流产的诊断制品。《规程》规定,在2~8℃保存条件下,马流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11匹玉树马血清酯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被检玉树马血清酯酶的多态性受ES^F,ES^I和ES^S3个等位的基因控制,以ES^I为优势等位基因(0.500);(2)血清酯酶基因座的基因杂合度为0.5520,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很小( 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