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掌握蔬菜吸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实践证明,要获得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科学施肥是一个重要措施,而只有掌握蔬菜作物的吸肥特点,才能做到科学施肥。1蔬菜是喜肥多肥性作物蔬菜作物对养分吸收量比禾谷类作物大得多,与小麦相比,比蔬菜作物吸氮高04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较快,但是由于管理不善,个别农户在施肥中不加选择一味追求高肥水管理,不仅浪费肥料,甚至使蔬菜遭受肥害,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笔者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总结出了设施蔬菜施肥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技术与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公害蔬菜的施肥技术 无公害蔬菜的施肥技术应以土壤供肥状况为基础,以蔬菜的营养特性、需肥规律为依据,结合蔬菜的产量水平,确定肥料的种类、配比、施肥量、施肥日期和施肥方法,进行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4.
赵玉学 《河北农业》2004,(10):13-13
在蔬菜生产栽培过程中,人们总认为多施肥比少施肥好,不存在什么肥害的顾虑。而在实践中,蔬菜的肥害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育苗过程中的肥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覆膜敞穴施肥是日光温室蔬菜的一种新的施肥方法,较常规冲施肥节肥45.2%,增产6.5%,较冲施肥提高了土壤的供肥强度,钾和氮比较明显,磷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吴平  刘艳  周玲 《新农业》2010,(11):34-35
<正>保护地黄瓜是吉林省冬春市场上的主要蔬菜,产量高,产值也高,是广大菜农保护地种植的首选蔬菜。部分菜农对黄瓜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了解不多,常常造成施肥误区和浪费。  相似文献   

7.
滴灌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3,(8):25-27
采用日光温室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滴灌施肥方式对设施蔬菜产量的影响以及节水节肥效果。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蔬菜产量的情况下,滴灌施肥方式相比常规施肥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效果。滴灌施肥条件下,黄瓜和番茄均能达到目标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不明显;两茬蔬菜共节约水量2387m3·hm-2,节水24.7%;其中黄瓜和番茄全生育期分别节水1720m3·hm-2和667m3·hm-2。一个轮作周期内两茬蔬菜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分别节约了22.7%,44.0%,30.8%。  相似文献   

8.
为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解决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的困难,开展了蔬菜配方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蔬菜配方肥后,甘蓝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性状良好,施肥量为配方肥1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时,产值可达115 260元/hm~2,经济效益可达89 490元/hm~2,比当地的习惯施肥增产28.9%。说明该配方肥能满足当地甘蓝对养分的需求,可在永登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注意施用CO2气肥适量施用CO2气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2注意蔬菜的需肥特性蔬菜总的施肥原则是叶菜类注重氮肥,果菜类注重磷肥,根茎类注重钾肥,且要平衡施肥。3注意磷肥与锌肥不可混合施用磷、锌之间常发生拮抗,施用磷肥过量会抑制锌的吸收。温室大棚温度高  相似文献   

10.
集约化蔬菜系统是当前全球高投入和高环境代价热点系统,降低不同区域蔬菜生产环境代价是实现蔬菜绿色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典型露地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系统评价该地区露地蔬菜生产的施肥现状与环境代价(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比较蔬菜种类间差异。最后,基于推荐施肥量估算其节肥减排潜力并明确节肥减排措施。结果表明:重庆市铜梁区蔬菜生产系统肥料用量高,当季氮、磷、钾平均用量分别为483、321 kg·hm-2和369 kg·hm-2,普遍超过作物自身养分需求,且重基肥、轻追肥。高肥料投入导致该地区蔬菜生产系统环境代价高,平均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141 kg·hm-( 2以N计)和6 352 kg CO2e·hm-2,氮肥投入贡献了86.6%~92.9%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同蔬菜种类间肥料投入量和环境代价差异大,其中,茄果类蔬菜的肥料投入和环境代价最高。不同蔬菜类型节肥减排潜力大。单位面积上,与推荐施肥量相比,该地区蔬菜生产系统氮、磷、钾肥的节肥潜力分别为48%、55%和39%,降低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分别为46%和48%。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外槽轮排肥装置施肥作业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种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同步施肥控制系统。通过台架试验比较直槽、交错槽和螺旋槽3种排肥轮结构的排肥性能,并建立排肥轮转速与排肥速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基于北斗+GPS系统和限幅平均滤波算法提高行驶速度的监测精度,并据此开发施肥控制系统。结果表明:1)排肥轮转速为10~60 r/min时,螺旋槽结构排肥轮具有较好的排肥性能,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15%和1.57%,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4%。2)排肥轮转速<60 r/min时,施肥控制系统的施肥调整响应时间<0.85 s;当理论施肥量和平均作业速度分别为300~600 kg/hm2和5.22 km/h时,施肥准确率>95%。该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施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同步、精量和均匀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12.
麦后夏直播花生高效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麦后夏直播花生栽培模式下的氮肥高效施用技术。[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常规施肥、包膜控释尿素、混合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对麦后夏直播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生育期较常规施肥、缓控释肥处理的花生生育期分别长6、4 d,且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成熟期叶色较深绿、生长稳健。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主茎高较常规施肥、缓控释肥处理分别减少了4.43%、2.10%;混合施肥处理的花生侧枝长较常规施肥处理减少了2.42%,与缓控释肥处理差异较小;3个处理间总分枝数差异较小。混合施肥处理较缓控释肥、常规施肥处理的单株果数分别多1.1、1.6个;百果重分别重10.1、14.0 g;果数分别减少7.5、8.6个/kg;出米率分别高1.4、2.0个百分点。不同施肥处理间,混合施肥处理的荚果产量最高,较缓控释肥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7.03%、12.58%,3个处理间荚果产量差异显著。[结论]混合施肥可延长夏花生的有效生长期,促进花生生长稳健,防止早衰;可改善花生植株性状,塑造高光效的株型结构;可促进果实发育,粒大,粒饱;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村科技》2006,(5):22-22
一、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目前蔬菜的品种很多,在施肥中要针对土壤肥力、蔬菜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如确实需要,有选择地施用部分化肥,但应掌握以下原则:①禁止使用硝态氮肥;②控制用量,一般每667米~2不超过25千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的需肥特征、适宜无公害蔬菜的肥料种类,土壤培肥措施、施肥技术及原则,以期为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土壤培肥和科学施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金正大新型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绍粳18为材料,在绍兴市柯桥区进行配方肥、控释肥、农民习惯施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配方肥比当地习惯施肥667 m2水稻产量分别增产22.8和11.7 kg,增产率为4.44%和2.28%,总增产节支高77.65,30.9元,增5.57%和2.22%;控释肥比配方肥处理增产11.1 kg,增产率2.11%,总效益增加46.75元,增3.28%,表明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东丰县位于吉省林东南部,在省棚膜经济的支持下,保护地蔬菜发展迅速,早春蔬菜大棚黄瓜,是我当地早春市场上市量最多的蔬菜之一。黄瓜的产量高,产值也高,是广大菜农保护地种植的首选蔬菜,但在生产过程中,有部分菜农在施肥上存在很多问题,错误的认为只要施肥多产量就高,造成了施肥的误区和浪费。根据理论和实践的调查,下面浅谈一下黄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一大棚黄瓜的需肥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实施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应用该技术种植,蔬菜、水果可节水40%,节肥30%,增产10%~20%;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可节水40%,节肥20%~30%,增产20%~50%。该技术适宜全国设施农业及水浇地农业区,广泛适用于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作物。其技术要点如下。一、灌溉施肥系统的选择灌溉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系统、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蔬菜效益,必须针对蔬菜的需肥特性,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氮磷钾大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同时要根据不同蔬菜、不同需肥规律按时、按量进行施肥。1.蔬菜的生长特性和施肥方法。①蔬菜一般为短期营养作物,可复播多茬。不少种类的蔬菜如大白菜、萝卜、冬瓜、黄瓜等,每66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和叶面水溶肥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和叶面水溶肥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置田间小区试验,5个处理,T1:不施肥(CK);T2:常规施肥;T3:常规施肥+叶面水溶肥;T4: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叶面水溶肥;T5: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减量20%+叶面水溶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及产量、经济效益和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施肥相比,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和叶面水溶肥处理生育期没有明显变化,株高有所降低,果枝台数明显增加;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叶面水溶肥处理提高了棉花铃数、单铃重而增产;籽棉收入、收益和农学效率均以棉花专用缓控释肥+叶面水溶肥处理最高。【结论】 专用缓控释肥和叶面水溶肥配施适合推广应用,是一种省工、增收、增效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湘南丘陵区红壤稻田,连续2年用粳稻Unbongbyeo品种,进行控释肥(LCU)一季稻田间试验,采用田间系统观测与实内考查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分蘖苗数以施用控释肥LCU70≥NPK>LCU50>PK;施控释肥LCU70、LCU50比尿素处理的水稻成穗率分别高6.3%、4.5%。叶片、茎杆、根系的干物质增长量均以施用控释肥高于其他处理。按处理排序:LCU70>NPK>LCU50>PK。处理间差异显著。叶面积系数(LAI)以施用控释肥LCU70处理的6.50最高,比NPK、LCU50处理高1.04、1.51。粳稻Unbongbyeo品种产量结果:控释肥处理的氮素用量为常规施肥(NPK)氮素用量70%时,其稻谷产量比常规施肥高6.72%,产量差异显著;控释肥处理的氮素用量为常规施肥(NPK)处理50%时,其稻谷产量与常规施肥的稻谷产量相等,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即表明:施用控释肥可减少氮素用量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