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19年发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可见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这也促进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22年,全国33所高等院校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其中公办高校28所、民办高校5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地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3.
<正>1月5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记者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历年来提及农机最多的一次,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调整种植结构对农机差异化发展影响重大。中央一号文件提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又是一个脆弱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方针政策,在2006年12月5日-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又进一步作了精辟论述和肯定。随后在2006年12月22日至25日相继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最近颁发的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和决心。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连续发布了4个中央1号文件。对于农业、农机部门及其广大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支持和鼓舞,是2007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19日晚发布,落款时间为2019年1月3日,即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今年文件仍聚焦"三农"工作,同时要求下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政策"含金量"和信息量相当大。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对于农业农村来说,是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1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1 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获悉,会议上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已被列为2016年1号文件的草稿.由此,1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辖1市2区10县,人口470万,其中农业人口380万,有耕地35.7万公顷,以种水稻为主。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工作,全市农业和农村形势持续走好,粮食生产连续3年增长,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2月1目,新华社全文发布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第六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农电管理》2005,(4):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国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正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决定的。继2004年之后,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工作,凸现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1.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机化》2014,(1):1-1
<正>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成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虽然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一样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但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更为细致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政策指明方向,是历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年大戏”.与前17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较,这显然是一份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方位和战略定位的总纲.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于2月5日正式发布。这已是国家连续第14年把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同此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农业工作  相似文献   

16.
1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紧迫感第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4年出台4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化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省里以30%的速度增加,国家是翻番增加。机具补贴列入“三补贴”不是短期的,是长效的,必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成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虽然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一样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但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予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更为细致的指导。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10000多字,共分8个部分33条,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下发,这已经是中央“一号文件”近些年连续三年关注“三农”问题。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提高农民收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这对中国约9亿农民来说不啻福音。纵观这几年来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措施,从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到做出“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做出“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重…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改革的意见》,表达了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三农”工作的决心。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她为农业机械化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是我们搞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机化进程的坚强后盾。现将有关农机部分摘要刊载,供学习贯彻参阅。  相似文献   

20.
<正>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个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 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新春伊始,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