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类型区的划分与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I.D方法和Bayes准则判别分析法研究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规律,建立涩籽地理流行判别函数,将福建省69个杉木种子产地(县、市)划分成3个类型区:Ⅰ.杉木种子涩籽流行高发生区;Ⅱ.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中发生区;Ⅲ.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低发生区。绘制出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图,旨在为杉木种子园的选址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树种,在人工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杉木种子涩籽率高是影响杉木产量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探讨杉木种子涩籽的预测与防治是杉木种子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不同的地域是造成杉木种子涩籽量差异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杉木种子涩籽在地理上的流行规律,本文试图运用一种新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杉木种子涩籽与地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BP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BP 模型对模拟预测不同地域杉木种子涩籽的涩籽率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模拟精度为88-40 % 。这不仅为杉木种子园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人工神经网络在林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综合逆境法,对采自安徽黄山风景区内的黄山松种子进行发芽率及综合逆境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山松种子的发芽率为21.6%,综合逆境活力为15.5%。黄山松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山松的繁殖和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外源激素对杉木涩籽发生的影响,以不同类型球果杉木母株(紧包型球果4株、松张型球果5株和反翘型球果3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外部喷施的方法,对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和玉米素(ZT)对杉木种子涩籽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A3对杉木涩籽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喷施GA3浓度的提高,杉木种子的涩籽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较低浓度(30~90 mg·L-1)的IAA可以有效降低杉木种子的涩籽率,但高浓度IAA处理下杉木种子的涩籽率没有显著变化;ZT对杉木种子的涩籽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类型球果对外源激素影响的响应程度不同,GA3处理下反翘型球果涩籽率降幅最大,松张型球果次之,紧包型球果最小; IAA处理下各类型球果涩籽率未见显著差异; ZT处理下仅在10 mg·L-1浓度时发现反翘型与紧包型球果的涩籽率变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外源激素对球果上部种鳞涩籽率的影响较小,对中部和下部种鳞涩籽...  相似文献   

5.
基于浙江景宁草鱼塘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1 hm2)群落的调查数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等,以径级替代年龄层次,研究样地内优势树种黄山松与马褂木不同年龄段在样地的分布情况和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1)黄山松和马褂木种群的径级分布均呈反"J"型.(2)样地中整个黄山松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表现出相应的减弱趋势.黄山松种群中树、小树在大尺度上显现出随机分布;样地中不同年龄段的马褂木种群均表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3)小尺度上,黄山松种群大树对小树、大树对中树出现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小树、大树对小树表现为空间正相关.(4)黄山松各径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均对马褂木个体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转变成无显著相关性.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黄山松种群小树、中树表现为空间负相关,马褂木大树对黄山松种群中树和大树在任何尺度上表现为无显著相关性.发现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通过密度制约、化感作用和生态适应性对策来形成特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物种间的共存和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杉木种子发育生理及涩籽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雌配子体(胚乳)和胚的干质量、体积及生物分子(总核酸、蛋白质和类脂)含量均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种子成熟。败育的杉木涩籽中存在着凝集素类物质,它的存在与败育无关,而在贮藏蛋白的形成中的作用。败能的杉木涩籽中只积累较多的脱落酸,说明了败育涩籽的衰败和失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减少杉木种子败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种子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提升种子园管理要求和技术,从出籽率、千粒重、优良度、涩粒率、空粒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木生长量等方面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各无性系出籽率和种子品质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出籽率为3.0%~9.0%,60%以上的无性系出籽率大于5.0%;优良度为33.3%~83.3%,69%以上的无性系优良度大于50.0%;发芽率13.0%~78.0%之间,无性系平均发芽率为46.8%。总体来看,出籽率及种子发芽情况良好。无性系平均空粒率为6.7%,而平均涩粒率达37%,且有75%以上的无性系涩粒率大于30%,种子品质受涩粒率的影响较大。根据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降低涩粒和空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的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对黄山松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在霜降日及提早半个月和1个月采收的黄山松种子的播种品质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霜降日采收的种子其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和种子活力指数都要比提前采种的高11.4%~175.3%,采种时间越提前,品质越差。因此,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黄山松采种时间应严格掌握在霜降前后,不能提前半月以上,否则将严重影响种子品质。  相似文献   

9.
应用混合杉木优树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能明显促进杉木种子发芽、减少涩籽率,提高种子品质;运用微量生化分析方法表明,应用混合优树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所产生的种子种胚中所含生物大分子的量都明显高于用散生木花粉人工授粉所产生的种子,表明应用混合优树花粉进行人工授粉不仅能促进种子萌发,还能提高种子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取样的基础上,利用若干聚集度指标法、频次分布卡方检验法对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在落叶松种子园内,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种群扩散为聚集扩散。在序贯抽样中应用Iwao的序贯抽样公式确定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频次分布卡方检验法、Iw ao法、T ay lor幂法则以及其它聚集指标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切割潜蝇茧蜂(成蜂)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在果园受害果中呈负二项分布,实测X2=8.137相似文献   

12.
采用扩散型指数Iδ、聚集度指标I和CA、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值(X*/)、Taylor的b指数、Iwao的X*—回归检验和聚集均数λ检验,探讨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落叶松纯林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林间树冠不同方位都呈聚集分布。造成聚集分布的原因是该虫本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周宁县细柄阿丁枫天然林种群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树种空间分布型均符合Neyman分布(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4.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肩星天牛是糖槭、杨、柳、榆等树种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通过测定6种不同的判断空间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标,并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分析法,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聚集原因是由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引起的;另外,根据距离干基部的不同位置划分为3个高度,得出不同高度的虫口数量在1%水平达显著差异,且2m以上的虫口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5.
挪威云杉种源及家系种子播种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芬兰挪威云杉5个种源和窄冠垂枝挪威云杉10个家系种子播种品质的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挪威云杉种源和窄冠垂枝挪威云杉家系种子净度达98%以上。种子的播种品质与地理分布和起源有关。由北向南种子的千粒重增加、发芽率提高、死亡率下降。另外,天然起源的种子播种品质低于种子园的种子。窄冠垂枝挪威云杉因天然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规模过小,导致由其它因素造成的未萌发百分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樟子松梢斑螟(Dioryctria mongolicella)幼虫在樟子松栽植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并为该虫的野外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个聚集度指标和3种回归分析法对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同时,通过Iwao回归法计算了樟子松梢斑螟幼虫种群的最适抽样量并拟合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樟子松梢斑螟的8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种群,且个体之间相互吸引。随着田间平均虫口密度的增大,抽样数逐渐减少;随着允许误差逐渐减小,所需要的抽样数就越大。建立的序贯抽样表和最适抽样量表可在林间调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毛竹低产林地下结构特点调查与改造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竹低产林地下鞭根系统的调查分析表明:低产林鞭根逐年呈上升趋势,集中分布在表土层,地下生长空间密集拥挤;鞭节较短小,根系欠发达,老竹蔸较多,这些都是引起地上竹产量、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其分布特征与缺陷进行了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8.
微红梢斑螟危害枝梢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种回归分析法和6种聚集指标,对微红梢斑螟危害梢在马尾松林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为聚集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Iwao的方法进行了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8个聚集性指标测算了卫矛矢尖蚧越冬代成虫及1龄若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成虫及若虫在大叶黄杨上的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对1龄若虫活动期在时间序列过程中空间分布型变化的分析表明,1龄若虫出现盛期聚集度相对较低,为其种群向更大空间扩展时期;在密度极低时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