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酒井把农林作物的寒害之一的冻害分为霜害和冻害两种,霜害是秋季初霜或春季晚霜使作物发生的寒害,冻害是在冬季遇到超过作物耐冻性低温(0~-70℃)时发生的寒害,两害兼有时称冻霜害,其发生机制现己明确。桑芽在冬季具有耐冻性,但从早春到发芽前这段时间耐冻性渐渐失去,从脱苞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020/2021年寒害对贵州芒果主产区主栽品种的影响,促进贵州芒果的产业结构调整,于2021年2月基于不同产区、品种、海拔高度对贵州芒果主产区芒果冬季寒害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基于产区,望谟地区受寒害程度较轻,贞丰地区受害程度最重。基于品种,金煌芒抗寒性较好,凯特芒抗寒性较差。基于海拔,凯特芒随海拔高度升高寒害指数明显升高,金煌芒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寒害指数无明显提高。贞丰产区为寒害重灾区,应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抗寒性高的芒果品种,并加大防寒投入,以减少寒害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冬季鱼类养殖主要是做好“三防”工作,即防浅水、防缺氧、防冻害。做好“三防”,不仅可使鱼类在冬季既安全又生长,而且可使入春后的鱼类健康生长,增重速度加快,从而使养鱼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冬季来临,水温持续降低,鱼类活动能力开始减弱,摄食量降低,鱼类进入越冬季节。为了鱼类安全越冬,提高鱼类冬季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环境胁迫因子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胁迫因子对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李彦江育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鱼类也是通过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消除异物,行使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督三大功能的。鱼病的发生是鱼体、病原和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鱼类是...  相似文献   

6.
冬季,大多鱼类进入冬眠状态.许多渔民朋友认为此时鱼类停食了,就可以不闻不问,这样势必导致鱼类严重"掉膘",乃至饿死,一年的辛苦可能会付之东流.所以冬季养鱼也要严格管理,防止鱼类冬季"掉膘"或死伤.  相似文献   

7.
鱼类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免疫系统中存在许多细胞因子,它们行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的研究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已取得巨大的发展,但鱼类的细胞因子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在鱼类中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并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克隆到部分细胞因子的基因。本文对鱼类的细胞因子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8.
冬季来临,水温持续降低,鱼类活动能力开始减弱,摄食量降低,龟类进入越冬季节.为了鱼类安全越冬,提高鱼类冬季成活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放养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确定鱼类合理放养密度,防止因鱼类放养密度过大而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疫系统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以抵御病害生物入侵和感染的一个防御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和维护自身的稳定。鱼类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组织和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本文就鱼类免疫系统的三个方面及与免疫系统有关的黏膜免疫、营养免疫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鱼类生长发育与疾病抵抗力密切相关,而营养物质在鱼类疾病抵抗力及其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部分营养物质可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TOR)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途径调控鱼类免疫器官细胞因子产生,降低鱼类免疫器官氧化损伤,从而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进而提高鱼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增强鱼类疾病抵抗力.本文就部分氨基酸(蛋氨酸和异亮氨酸)、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吡哆醇、泛酸、胆碱和肌醇)以及营养性添加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等营养物质与鱼类疾病抵抗力、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防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结构完整性和抗氧化防御、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信号途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冬季池塘水温较低,鱼类摄食减少,其生长速度也相应减慢,对病害的抵抗力也有所降低。为了避免冬季鱼类疾病的发生,现介绍几种越冬鱼类病害防治的方法,供广大养殖者参考。1提高池塘水位冬季养殖鱼类的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5m以上(有条件的尽量将水位提高到最高保水线),这样才能确保低温阴雨或下霜雪的天气时,塘里的水温相  相似文献   

12.
(一)三防 1.防浅水.一些养鱼户认为冬季池塘水浅对鱼类有益,还特意将鱼塘水放浅,欲使鱼能在浅水里晒到太阳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冬天池塘水位浅则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类造成冻害,对鱼的越冬和生长极为不利.冬季养鱼池塘的水位不可低于1.5米,严冬要将水位加深至2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7,(1):29-29
冬季因气温低,越冬鱼种易受冻害,成活率比较低,近年来,辽宁辽中县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鱼池温度,既增强了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度,又减少了冻害,提高了池鱼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鱼类在冬季的死亡,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六防”工作。 (一)防越冬池淤泥过多 越冬池内淤泥厚度一般保持在20厘米左右。若淤泥过多,有机物在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使二氧化碳急剧上升,鱼类呼吸困难,影响代谢,造成大批死亡。因此,鱼类越冬池的淤泥不能过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以黑龙江省为例,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最大可达80~100cm,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渔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鱼类冰下生物增氧安全越冬技术主要通过采取明冰封冰,坚持扫雪除尘,杀灭大型浮游动物,少量补水,掌握合理放养密度等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以补充鱼类及其他耗氧因子的消耗,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鱼种冬放的好处有:(1)冬季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能力弱,鳞片紧密,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可减少鱼类机械损伤,大大降低病死率。(2)冬季鱼类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在捕捞出水和搬运过程中,鱼种一般不会窒息死亡,因而可提高鱼种成活率。(3)鱼种冬放可免去并塘越冬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池塘鱼类冬季饲养管理一直是我县渔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人们片面地认为冬季由于水温降低,鱼类处于休眠状态,停止摄食,因而放弃了饲养管理,停止投喂食料。越冬期鱼类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来维持基础代谢,以致体重下降,抗病力低,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来年鱼类养殖生产。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当地气候及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鱼类不发病或少发病,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力。改进饲养管理方法,是增强鱼体质的一个重要手段。 1.提早放养,提早开食。把春季放养改为冬季放养,是一项重要措施。因为春季水温已经上升,病原体开始生长繁殖,而且鱼类越冬后体质瘦弱、鳞片松散,鱼体极易受伤,病菌乘虚而人使鱼发病;而冬季水温较低,鱼体肥壮,鳞片紧密,不易受伤。即使有些鱼体受伤,病菌也处在不活跃状态,鱼类就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创伤。到春季水温上升,可提早开食,鱼类能很快进入正常生长,并增强抗病菌能力。 2.合理地混养和密养。实践证明,单养池塘比混养池塘易发病,所以无论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从预防鱼病的观点来说,都应该提倡鱼类混养。适度密养,可有效利用水体的鱼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过度的高密度放养的水体,鱼类中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在经营管理中一定要坚持合理密养。  相似文献   

19.
河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达100多天。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成为河套地区渔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部分养殖单位鱼类越冬技术不过关而造成的损失呈增加趋势,越冬鱼类在春节和开春融冰时期出现褐血病、出血病等暴发性疾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地区鱼类的养殖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中下游和以贵德为主的黄河岸边下游地区,这个地区在青海来说气候温和,是当地的农业生产区,但相对于内地,地处青藏高原,溶解氧低,海拔高(1650~2700米),气候寒冷,是养殖鱼类的不利因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季长,夏季短,冰封时间长,分塘时间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