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感性工学思想为指导,以数量化I类理论为原理,在对办公座椅感性意象定位研究及代表性样本造型要素分解的基础上,经感性意象评价实验,将定性尺度转化为定量模式下的工学尺度,构建用户感性意象与座椅造型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数学预测模型。以"轻盈的-稳重的"感性意象词组为例,研究结果表明:"扶手"部分对座椅"轻盈"意象的影响程度最高,且"无扶手"办公椅感性意象最"轻盈",其次是"一字形扶手";同时,"座面与靠背关系"及"靠背形状"对座椅的"稳重"意象影响程度较高,且"座面与靠背贴近式"与"靠背形状为方形"时的"稳重感"最强。办公座椅其他感性意象与造型要素的关联性分析可做同样探讨。  相似文献   

2.
家具作为维持人类正常生活和开展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一直都受到大部分家庭的重视,提升衣柜造型的美学特征将提升用户的满意程度.基于上述背景,从感性工学角度出发,探寻用户感性需求与衣柜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当下衣柜造型进行感性意向分析并确定代表性衣柜样本与感性词汇,采用语意差异法得出影响衣柜设计的主要感性意向词...  相似文献   

3.
于宁  陈师豪 《林产工业》2024,(2):68-72+79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成人化、技术控、科技感等方面,本文在分析6~12岁肢残儿童身心发展差异化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挖掘用户情感化需求,进行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设计实践。通过收集肢残儿童上肢假肢样本及感性语汇,应用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降维,建立了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的对应关系。设计师通过对木质材料产品设计特性、加工技术和情感化设计优势的分析,从造型、功能、人机进行产品适配设计,实现了产品的情感化体验。以肢残儿童假肢为载体进行感性工学设计实践,在满足6~12岁肢残儿童使用需求的同时契合其情感需求,实现了假肢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旨在为同类型产品提供设计方法指导,给予特殊儿童群体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4.
家具造型特征定量模型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家具造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设计信息,以造型特征空间构建和造型信息层次分析为基础,提取了家具造型中的几何特征;并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产品意象造型研究方法,分析家具造型语义特征,发掘感性意象与造型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造型特征、语义特征及其映射关系的家具造型特征定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集成Kano/AHP/QFD的办公家具产品辅助设计方法,使用SET分析模型结合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属性归类,筛选出核心用户需求;引入AHP法对核心用户需求进行权重计算并得出需求排序,确定需要重点考虑的用户需求;应用QFD理论将需要重点考虑的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产品功能结构并进行权重排序、等级划分,指导智能办公桌的概念设计。结果表明:需重点考虑工作事项备忘录提醒、健康习惯提醒等用户需求,设计实践时需重点考虑尺度合理、伸缩旋转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了PSO-FAHP模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办公座椅产品用户的需求进行收集,并运用KJ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完整分析用户需求,建立了办公座椅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与PSO-FAHP模型结合求解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而对办公座椅的设计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理想的设计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与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严谨性,可为办公座椅产品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湘西竹编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传承应用,使其满足当代用户的需求,以圈椅为例进行剖析。首先通过调研和搜集资料构建圈椅样本库及湘西竹编元素库;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检索和目标用户访谈法获取用户需求,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整合,AHP计算用户需求的权重,以此为依据从圈椅样本库和湘西竹编元素库中确定初始形状;并通过形状文法的造型推演规则对各设计要素进行草图方案推演;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方案评判关联度,确定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使用AHP-熵权TOPSIS得到的用户需求较为准确,用形状文法将湘西竹编纹样运用在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的运用使竹编文化在家具设计中得到传承的同时,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既提升了家具产品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也为“以竹代塑”在家具行业的推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TF-AHP的产品材料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设计前期阶段能更好地选择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产品材料,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TF-AHP和感性语义评价的产品材料感性评价方法。针对材料的不同感性维度,构建材料感性评价层次模型,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材料在不同种类产品中的感性评价权重;对材料的感性意象利用双极形容词量表进行评价,结合感性评价的权重,最终得到材料在不同产品中的综合评价。最后,以厨柜产品的设计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该评价流程能够很好地进行产品材料的感性评价,是一种进行产品设计中材料选择的方法,为产品材料的感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家具设计迭代迅速、内涵不足的现状,结合符号学和约束理论相关知识,提出基于意象转译的家具设计策略:1)通过目标人群、使用场景、用户行为、同类竞品分析,明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意象来源,确定意象;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意象进行发散,完成造型、肌理、色彩的演绎,运用多维约束法,从风格、材质、空间等多个维度对意象进行约束;3)对演绎进行整合、重组,以意象约束进行筛选,得到方案草图,经过确定、细化等步骤得到最终方案。设计实例验证表明:采用该策略进行家具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10.
座椅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过程影响用户对学习座椅的整体评价及选择。利用眼动技术,对不同类别的学习座椅进行用户的视觉感知实验,研究用户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感知规律,结果显示:被试者对于学习座椅呈现由上而下的视觉观察模式,且被试受到座椅的短时视觉刺激时,与学习座椅就坐易疲劳的背部对应的靠背最吸引被试者的视觉感知;座椅的造型特点、色彩搭配、材质运用和结构设计等能够影响被试者对座椅舒适度的视觉感知可供程度,其视觉舒适可供性的模糊评价能够指导座椅进行后续的改良设计。  相似文献   

11.
产品意象是指消费者凭借自身的感官,对产品的造型所产生的直觉联想,是设计师准确掌握消费者真实的感觉与期望、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情感认知的重要媒介。消费者对家具产品意象偏好通常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心理的倾向与嗜好的状态。通过对消费者评价家具外观设计效果时所涉及的家具类型、风格、造型形态、色彩和表面装饰5个项目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设计及调查,并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消费者的家具外观设计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消费者的心理感性偏好的产品意象,用于指导家具设计,避免家具设计的盲目性,从而降低了设计风险。  相似文献   

12.
老年家具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色彩满足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本文基于NCS色彩体系提出了老年家具的色彩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网络收集文化视觉图像并进行挑选,完成色彩样本采集。然后,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色彩提取,通过NCS色卡得出色彩数据,制作NCS色相环和色三角,并结合老年人的视觉特点对色彩样本进行筛选,得到老年家具设计的基础色彩。最后,通过语义差异法对基础色彩进行感性意象分析,根据色彩感性意象和具体情况做出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赵亚男  陶涛 《林产工业》2019,46(1):62-65
基于可拓学基本理论,以办公座椅扶手壳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体感评价"建立用户情感意象与扶手壳体特征的关联模型,并建立优度评价标准,以对模型推理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肇庆市4个代表性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探索城市公园中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和主要活动场所特征,结合理论研究法和调研分析法,归纳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套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心理反应的基础设施的具体尺寸设计数据。最后,总结出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场所的设计内容,并依此提出了舒适化、弥补化、安全化、参与化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知识工程学在蒙古族家具创新发展中的运用,以蒙古族家具装饰知识为对象,根据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对装饰知识进行分类,对搜集到的200余个相关词汇进行整理和筛选,制作问卷调查并结合焦点小组的评分,分析确定15组语义词汇和16个知识样本;以语义差异法和李克特7阶量表为基础,进行感性意象试验,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试验样本与公共因子对应关系;以屏风为例进行知识重用设计实践及方案评价分析,为蒙古族家具产品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古民居建筑上的装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人文特点与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研究价值。为促进传统文化与室内软装的融合,通过对关中黄河沿岸传统村落古民居建筑上的装饰纹样造型、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遵循角色模型、感性工学以及形状文法等法则,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因子并进行创新性转化利用,输出符合现代审美且蕴含关中黄河沿岸传统村落文化的创新纹样。通过室内软装纺织品设计实例验证本研究的可行性,实现传统建筑装饰纹样与室内软装纺织品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明式椅类家具局部雕刻靠背装饰纹样的造型评价为切入点,通过眼动心理学和Likert问卷调查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对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被试者在观看如意云头形、圆形浮雕开光的明式家具靠背图片过程中的视觉眼动特征进行定量试验研究,以探究其造型情感趋向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两组群体均对居中的点面构图方式满意度最高;被试者对不同装饰题材和开光方式的靠背视觉审美具有共性,均对雕刻花活和木材纹理具有特别吸引力,视觉焦点位于靠背板中上部居中的位置;浮雕开光的位置与纹理走向存在着一定的位置关系;专业组的视觉轨迹相较于非专业组更加分散。该方法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明式家具的高仿修复及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具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层次分析法(AHP)引人家具设计的方案评价与决策中.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确立家具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计算与分析家具方案评价各层次指标的权值.第一,家具设计方案评价各属性的权值:美观属性(MG),42.86%;实用属性(SY),44.81%;经济属性(JS),12.34%;第二,家具设计方案评价二级评价指标的权值:家具造型(Kx),0.150 8;家具色彩(KS)0.127 0;家具装饰(KZ),0.150 8;家具功能(KG),0.150 8;家具材料(KC),0.146 5;家具工艺结构(KY),0.150 8;家具价格定位(KJ),0.123 4.同时构建了家具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用于指导家具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办公椅形态设计与用户认知偏好之间缺乏客观实证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眼动追踪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对办公椅形态设计要素意向的方法.首先通过对办公椅形态设计要素进行分解,运用眼动实验提取并筛选视觉认知数据明确用户认知意向形态特征区域;其次基于专家对办公椅形态设计要素的评价,对各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分类和归纳,获取形态设计...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林业科技》2015,(1):166-172
以珠三角18个具代表性的居住区的不同功能分区为研究单位,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和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法)对其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评价。结论表明,2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获得的AHP评判模型和SBE最优景观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并总结珠三角居住区各空间植物配置优化模式,可为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