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加快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农业机械装备创新人才,安徽农业大学坚持传统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建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以拖拉机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拆装工艺为主要内容,集文字说明、动画视频、实物展示三种信息于一体,以三维数模的方式展现拖拉机各系统的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创新提出虚实双向交互教学模式,学生线上开展虚拟仿真自主学习,线下实物认知与实践操作集中学习,为农业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其它学科,农科类实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特点,实现相关实验的虚拟仿真相当困难。河北农业大学紧跟形势,依托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省强势特色学科优势,开展了"植物生长与病虫害防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系列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践表明,农科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教学实验与试验周期,弥补传统实验受生长季节、多元环境和时空限制的不足,实现虚实互补。  相似文献   

3.
新农科建设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从微观的层面看,实现新农科建设目标的路径是创新农科专业课教学模式,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农科专业“金课”,形成“金专”,培养面向“新农科”的创新人才。“饲料生物技术”课程采用了模块化、翻转式课堂教学,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为新农科专业课“金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镜鉴。  相似文献   

4.
新农科背景下,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园林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需求。该文以宿迁学院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为例,提出了园林花卉学实践创新技能培养体系建设的措施,主要包括:推行“三结合”的实验项目筛选标准;按照花卉产前、产中和产后时间轴线设置专业课程实验;打造双创平台,设置创新课程实验;校企合作,推行部分实验到企业实习制度;改革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推行创新学分纳入课程成绩制度。针对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和实践创新技能培养体系构建提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新农科理念对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动物科学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核心课程的重构与升级显得愈发重要.该研究紧密结合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智能+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专业核心系列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优化了课程体系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在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整体理论框架下的专业综合素质.该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7.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新型农林人才的需求,福建农林大学积极探索新农科建设模式,形成了“生物信息—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理念,提出了数字赋能新农科建设的实践方案:创建“实体化新型学院、虚拟教研室、课程群教学团队”三种教学组织;创新“目标再定位、专业再调整、方案再优化、课程再改造、师资再转型”五个育人要素;创设“校企跨界联动、内外融合共享、资源配置考评”三个协同机制,并在建设理念、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创新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培养新时代农林人才的重要举措。以我校园艺专业的专业课园艺试验与统计学课程教学为例,按新农科建设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基本路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园艺试验与统计学专业知识讲授中,提升了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赋予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通过调研分析“智慧牧业”新业态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新需求,将畜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创建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并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旨在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为智慧畜牧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础课程是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创新能力这种上层结构矗立所赖的坚固基石。力学课程作为农业院校中涉农工科专业的大类基础课,在农业人才培养中的根基作用发挥不充分,这是由于传统涉农专业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的。而今,新农科建设倡导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新背景下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基础课程作用?文章以“理论力学”为例,阐述了力学学科的应用属性和交叉活力,阐明了一般力学分支中最为基础的“理论力学”课程在农业院校新农科建设中的强基固本作用,分别从课程内容的编排与讲授、实践课堂的开设以及力学类课程体系的前后呼应与递进三个方面讨论了“理论力学”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平台,模拟真实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实现情景和操作条件再现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不受场地、时空、设备和危险性等因素影响,是新农科和现代畜牧业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学科中的优势,详尽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虚拟仿真技术在猪,禽,牛羊和特种动物教学中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动物生产实验教学未来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涉农人才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 的核心要素。《作物栽培学》作为农学专业主干课程,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对适应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 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把信 息技术和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的改革举措和改革后的课程安排。为提高新型农学类人才质量,构建前沿性和应 用性的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尝试整合与优化相近专业的部分实验内容。提出了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改造为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研究生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建立了一个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动物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动物遗传学作为农林类院校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是促进高质量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通过探究问题式(PBL)教学模式与动物遗传学结合、实施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崔莲花    高青山    李钟淑   《现代农业研究》2022,(11):63-66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三农”情怀 的复合型农业人才,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为例,构建 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入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 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伟大创新。“动物繁殖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从事畜牧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从课程思政内涵诠释、“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三位一体模式多维度解析以及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实践效果反馈等方面分析,阐明了如何在“动物繁殖学”这类专业基础课程中深度高效融合课程思政的措施,这对于全面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培养“知牧爱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畜牧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水族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背景,水族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政育人要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通过深入挖掘该课程思政元素并建库,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富有“三农”情怀和科学人文精神的水族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新农科"建设提上日程,指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分析新农科为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对水产养殖专业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从教师自我提升、人才培养、面向产业调整课程教学架构和融合协同育人战略4个维度探讨"新农科"背景下该门课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通过双创教育,培养知农爱农新 型人才是“新农科”建设重要方向,并以此推动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本文首先探索“新农科”背景下涉 农类大学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揭示涉农类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最后有针对性地提 出建议,以期对“新农科”建设下的涉农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课程一直以来是国内大部分高校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相关课程目前大多采用PPT讲授+学生操作+实验报告或试卷提交的传统教学和考核模式,学生存在实践参与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差的问题。针对该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对“互联网+”基础上的实验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利用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实验课程创新与实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