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建立森林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所涉及的森林生态资源补偿依据、对象和范围,补偿目的、途径、数额及估算方法,实现生态补偿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障碍进行了论述。认为现行有关商品价值理论不适于估算森林生恋资源价值,并从心理评价角度提出了确定生态林与商品林的分类原则及生态林的功能目标,以估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的补偿数额。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意义重大。它是指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补偿和对森林生态破坏的补偿。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补偿标准、退耕还林、基金管理等有明确规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包括,国家财政扶持,开征生态税,发行国债,由受益者承担建设生态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适应渭北黄土高原人工林资源与生态服务功能特点的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阐明不同类型人工林建设对该地区东部、中部、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准确量化与科学评估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林分结构、制定人工林生态补偿强度标准及准确计量评估人工林碳汇,将“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构建渭北黄土高原生态林、生态经济林、经济林有效面积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典型区域调查、测定与森林二类调查资料和计量参数等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区域人工林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净化大气的生态效益。[结果](1)渭北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为生态林>经济林>生态经济林;生态效益中涵养水源价值量最高,保育土壤与固碳释氧效益次之,净化大气的价值量最低。(2)人工林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为经济林>生态林>生态经济林。(3)不同区域人工林生态效益为中部>东部>西部。[结论]生态林和经济林在生态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它们所占比重能显著提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为提高西部人工林生态效益,生态林应加...  相似文献   

4.
森林主导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关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问题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热点,但多侧重于整体价值核算或单项价值核算,很难满足多层次生态价值评价的实际需要。引入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商和主导产业理论,在森林的生态补偿中首次提出生态区位商和主导生态价值的概念。以八达岭林场为例,对森林资源的生态区位商和主导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初步建立了生态补偿的概念模型,完善了森林生态补偿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算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为建立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在应用ArcGIS 9.3计算流域上游向下游空间转移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浑河流域下游各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出来的补偿系数,最终确定浑河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结果]沈阳市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最高为4.12亿元/a,大洼县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最低为0.07亿元/a。[结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转移量随着距离上游地区空间距离增加而减少。得到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转移量越多,补偿系数越大,补偿标准越高。  相似文献   

6.
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彪  董敦义  张灿强  杨艳刚  潘春霞  王斌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6):111-114,118,297
因土壤流失带来的面源污染是太湖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森林在控制土壤侵蚀以及减少养分流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和土壤养分含量估算了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其减少氮、磷养分流失量,并参照污染物入河降解系数与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标准,评估了安吉县森林减少氮磷养分流失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安吉县森林可年均减少151万t土壤侵蚀量,从而控制住土壤中1 409t总氮和577t总磷养分流失,相当于每年避免了824t总氮和410t总磷输入到河流水体中;仅此一项生态服务功能,安吉县森林每年就应得到9 255万元生态补偿资金,约合森林688元/(hm2.a),相当于目前47元/hm2生态补偿标准的15倍。该研究揭示了太湖流域上游地区森林控制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对于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助于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及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一些生态补偿标准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迫切需要重新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开发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相协调。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行政监督部门的实际工作,简要叙述了水土保持补偿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比较了生态服务价值各种评估方法,并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功能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功能生态服务价值为1 231亿元/a,也可据此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水土流失补偿费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额度,首先要确定水土保持补偿价值估算方法。为此,通过对水土保持措施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分析,提出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方法估算水土保持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森林生态的资源功能、产品,提出生态公益林补偿理由,反对谁受益、谁补偿,支持国家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生态公益林补偿应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并考虑地区间差异。必须建立公益林补偿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体制、政策中。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并成为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基础。Costanza等人和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研究在这方面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生态系统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产品以外,所提供的其他各种效益,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可能更为巨大。因此,人类在进行与生态系统管理有关的决策时,要考虑到人类福祉,对森林生态公共服务产品进行补偿,是维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实行分类经营改革的关键所在。四川省雷波县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的建立与兑现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而对于生态环境特征与价值的科学界定,则是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截至目前,雷波县开展生态补偿兑现工作已有2~3 a了,然而,由于涉及部门广泛、缺乏整体协调、缺少法硬约束等问题,该县生态补偿兑现工作受部份条件的制约进展缓慢,亟需建立政府统筹,多层次、多渠道的协调补偿兑现机制,搞好该县生态兑现工作实现生态补偿兑现目标,需要业内人士认真思考,以求得理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湖北省施恩地区进行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研究,以期充分发挥恩施地区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相关遥感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恩施地区2000及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及2010年生态价值、生态补偿额度和生态补偿优先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1)恩施地区2000及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分别为7.84×107,5.88×107,10a期间生态当量下降了25.07%;(2)2010年研究区生态价值2.89×1010元,生态补偿优先顺序为:鹤峰县宣恩县利川市咸丰县巴东县建始县恩施市来凤县。[结论]恩施地区生态补偿优先指数与各县贫困村比例、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成正相关性,人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各县贫困村比例也存在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隆德县2011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宁夏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对隆德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益范围进行划分,通过对隆德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确定其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隆德县总生态服务价值约为30.29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的贡献达到80.85%,其次为农田,再次为草地和水域;隆德县生态补偿的最终价值约为7.08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补偿价值约为6.447亿元,占总补偿价值的91%。完全符合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立县”建设的发展目标,但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价值偏小,建议今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良好发展的同时,加强草地生态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耕地资源价值主要由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方面构成,而其中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最大。虽然相关研究成果颇多,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形成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定量测算的统一方法。本文以株洲市为例,提出较为完整的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内涵构成,测算得出2012年株洲市耕地资源社会价值为135.06万元/公顷,并结合当年种植业增加值和某些学者已有研究成果,估算株洲市耕地资源综合价值为147.78万元/公顷。与株洲市征地补偿标准对比,得出株洲市征地补偿标准普遍过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耕地资源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但在此过程中,耕地的正外部性在评价时却往往被忽略,因而,有必要对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详尽的分类研究及价值估算。为此,以江苏省为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耕地生态服务功能分为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4大类,运用价值量评价法评估各生态服务价值,并估算在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的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生态价值为213859.9元·hm-2,1997~2004年期间,因耕地非农化导致的耕地生态服务总价值损失量达3370404.85万元。同时,由于各区域条件差异,其耕地生态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总体趋势为从苏南到苏北逐次递减。最后,从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重新认识耕地价值、规范政府行为和价值评估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耕地保护和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对此观点不一。以秋浦河为例,以2007年为基准,采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评估了其上游生态服务价值为5.47亿元。并基于"外部性理论"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本着因地而宜原则,视生态服务的空间差异而定。补偿的上限为外部经济性行为的全部,即生态服务价值的全部5.47亿元,补偿的下限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主导效应因子的价值,即直接使下游受益的水源涵养及土壤保育价值2.16亿元。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传统强制性控制方式而言,基于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生态补偿,可以有效提升水库区域水土保持工程成本效益。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库区为研究对象,依据辽宁省输水工程文件及生态保护建设现状,对基于大伙房水库库区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基于大伙房水库库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主产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测算煤炭资源开采对农用地生态环境影响,构建矿产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新机制。[方法]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鸡西市东山煤矿为例,采用市场价值法、排污费及机会成本法。[结果](1)煤炭资源开发直接影响农用地完整性及粮食生产,间接影响生态环境及矿区居民健康。(2)资源开发企业造成生态损失由破坏及受益企业承担补偿,不明确破坏主体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环境损害由政府作为生态补偿主体;矿产资源开发对现代农业产区水土资源造成长期及不可逆转性的生态环境损害,土地整理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食主产区重要补偿客体,生态环境治理区及矿区居民也是补偿客体。(3)鸡西市东山煤矿开采与农用地生态补偿为947.20万元/a,补偿标准为煤炭产值的2.92%。(4)政府以财政转移支付作为生态补偿方式,矿产开发企业以资源开采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形成保证金制度,保证履行生态治理义务。[结论]粮食主产区煤炭资源开发与农用地生态补偿机制应构建以受益企业及政府为补偿主体、土地整理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治理区及矿区居民为补偿客体,测算煤炭开发对农用地的直接及间接影响作为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并从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亚区、县(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较高,且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平原地区。不同生态亚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不大;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明显,最低的涞水县为2 440元·hm?2,最高的滦南县达10 060元·hm?2。各生态亚区中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各县(市)中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而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等49个县(市)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经济补偿强度模型相比,量化了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关系,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持续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典型东西部结合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以及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为积极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开展生态补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珠江—西江经济带200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年均变化率、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研究其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点;参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对研究区近15 a来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①2000—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以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变化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东部人工表面生态系统的扩张上。②近15 a间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面积下降最多,湿地下降较少,其余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生态系统类型转换主要发生在森林、农田和人工表面生态系统三者之间。③2000—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14.55亿元,其中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最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最多。④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县区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格局稳定,但东部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 2000—2015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东部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对其生态服务价值下降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后在生态建设方面需重点合理控制东部人工表面生态系统面积的扩张速度,预防其生态服务价值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20.
建立森林环境资源产业,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森林物质产品(主要为立木资源)价值核算之后,根据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国际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研究的趋势,提出了建立森林非物质产品(森林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构想,其中简要论述了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的概念、内容、基本理论及实现其价值的方式、途径和相关政策。同时,还对某些地区进行了案例研究,说明进行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的意义及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力图使之实现森林环境资源产业化,逐步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为解决森林资源危机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