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节水农业主要是指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的农业.节水农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对于灌溉农业来说就是在节约大量灌溉用水的同时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对旱作农业来说就是在增加少量补充供水的情况下达到显著增产.节水农业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环节,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田间农艺节水技术、化学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以及集雨补灌、节水管理等.节水农业技术,重点是灌溉节水技术.灌溉节水技术包括输水系统节水技术和田间灌溉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之,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稳产高关,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工程节水、化学节水、生物节水及农艺节水等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江苏省农田水利科研部门积极开展高产节水灌溉试验。经较大面积推广,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产、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董剑  王伟  赵万春  陈其皎  高翔  石引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14-19715,19717
[目的]筛选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小麦品种,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方法]在适当晚播条件下,以陕西关中6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模式,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筛选出陕西关中节水高产的优良品种。[结果]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在底墒水+春2水模式下明显增加了成穗数。在底墒水条件下陕538平均产量为8.20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小偃22平均产量为7.60 t/hm^2,居第2位,但与其后4个品种的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春灌2水条件下,西农979平均产量为7.83 t/hm^2,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结论]陕538和小偃22具有一定的抗旱节水高产特性;西农979属于高水肥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节水农业系指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有限灌溉水的农业,其特点是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包括节水灌溉,农田水分保蓄、节水耕作方法和栽培方法,适水种植的作物布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节水新材料、新制剂和抗旱作物新品种的开发选育及节水管理体制的建立。其目的是在灌溉农业中节约大量用水的同时实现高产,在旱地农业中增加少量供水达到显著增产。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中心,其研究内容包括工程技术和生物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从蓄水、输水及灌水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节水高产水稻控制灌溉技术;通过1998年的试验,总结了控灌技术在宁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节水,高产和高效为目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采用不同节水灌溉方式时的灌溉面积,节水量,投资额和净现值等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省偃师县山化乡为例,进行了实例运算。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依据田间隔水小区试验,对节水灌溉下的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第一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第二在开花后;严重水分亏缺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轻度水分亏缺对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严重水分亏缺导致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致;变水处理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节水高产高效灌水量应控制在260mm左右,灌水应在苗期和开花前进行。  相似文献   

9.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匮乏是限制北方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不但节水效果明显,而且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稻田的生态环境,为水稻高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促进了稻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达到既节水又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梨园节水灌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是需水较多的果树树种,灌溉是生产高产、优质梨果的必要措施。在论述果园节水灌溉理论体系和分析梨树需水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梨树灌溉时期为发芽前后到开花期、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后及封冻前;丘陵山地梨园宜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包括:微灌、膜上灌及倒虹吸引水;平原地区梨园常规节水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膜上灌溉,以及梨树调亏灌溉和分区交替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对今后我国果园的节水灌溉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以期在目前水资源危机和干旱环境下,提高梨果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连续三年多点试验资料,明确了冬小麦的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均与灌溉定额呈二次曲线型关系,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亦呈二次曲线型;分析了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灌溉定额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依据田间隔水小区试验,对节水灌溉下的冬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有两个光合作用高峰,第一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第二在开花后;严重水分亏缺光合速率显著降低,轻度水分亏缺对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严重水分亏缺导致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致;变水处理光合速率显著增加;节水高产高效灌水量应控制在260mm左右,灌水应在苗期和开花前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通过改善梨园输水过程、改进节水工程措施、优化灌溉制度,实现梨园减蒸降耗节水关键技术的集成.利用集成技术进行梨园水分管理,可以在保证梨果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蒸发,降低奢侈蒸腾,提高灌溉水和降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 水稻采按叶龄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经济用水,减少水费开支,而且能增加植株的有效分蘖,促使穗大粒重,提高产量。实践证明,按照叶龄进行节水灌溉,一般比常规灌溉增产5%~8%,高产田块增产的幅度更大,经济效益更高。水稻叶龄节水灌溉有"五种"方法:1 寸水护苗。水稻移栽到活棵要寸水护苗,秧苗移栽后,常因日晒、植株受伤,稻苗延缓返青,必须在秧苗栽插后,采用寸水护苗,时间持续2~3天,有利秧苗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控灌技术模式、栽培模式以及水稻品种3因素正交试验,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对不同灌溉条件下粳稻节水高产技术组合进行筛选,通过对粳稻分蘖指标、干物质指标、耗水指标和产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粳稻节水高产最优组合为控Ⅱ+24穴/m~2+龙庆稻1号。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可以控制水分的水泥槽中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节水灌溉方式植株体内水分状态得到调节,又能延缓下位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生育后期根活力提高,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的矛盾,生殖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因此,节水灌溉方式具有增产节水的效果,本还提出了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北方地区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各地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这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不但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普遍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使这些模式更加完善,特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模式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一、城郊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设施农业栽培也称保护地栽培,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等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其生产对象是高附加值的供城市居民消费的蔬菜、花卉等价格高的作物。  相似文献   

18.
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地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有关节水灌溉的研究报道也屡见不鲜。为搞好花生高产开发,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1997年我们进行了花生节水栽培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在兰考县柳林林场曹...  相似文献   

19.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北方常干旱少雨,土壤水分难于满足高产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因此,一般高产小麦田都需人工灌溉。据资料介绍,灌溉使小麦的增产幅度可在24~100%。但在什么条件下灌水,灌多少水,指示方法不尽一致。有的仍沿用当土壤水分处在田间持水量70%时灌水;有的是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灌水;也有的是人为判断麦田是否需灌水。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况且生产者很难掌握。针对辽宁省近几年小麦迅速发展的趋势以及水资源贫乏的自然条件,我们用负压计(张力计)进行了指示春小麦灌溉的田间试验,以寻求在生产中既可广泛应用,又能使春小麦增产,节水的灌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