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采用催根加地膜覆盖技术培育楝树苗,在成活率和地径、苗高上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圃地选择、细致整地、良种壮苗、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楝树种子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楝树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子层积处理 楝树种子果皮淡黄色略有皱纹,立冬成熟,熟后经久不落,种皮结构坚硬、致密具有不透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形成层和愈伤组织的关系、愈伤组织的愈合作用、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等影响红松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成活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用对红松嫁接愈合原理及影响成活主要因素的分析,总结出了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嫁接亲和力、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嫁接时间和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楝树苗木物候、苗高、径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楝树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旬和10月上旬;而地径也呈现出相同规律,第1次比苗高早30天左右,第2次与苗高时间相同;苗木生长期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阶段,年生长周期245天.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育苗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9.
银白杨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白杨是一个种子难于成熟,扦插育苗困难,根蘖苗繁多的优良树种,作者采用嫁接育苗的方法使该树种的繁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余锦明 《防护林科技》2013,(7):12-13,22
通过对山蜡梅进行不同土壤种类、扦插条长度、扦插时间的多水平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林地土壤、1叶2芽扦插条、在2月下旬腋芽萌动前(即A1B2C2组合)进行扦插的苗木成活率较高、抽梢高度较长,可以在山蜡梅无性繁殖中推广应用。统计分析表明:土壤种类对山蜡梅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为极显著,扦插时间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为显著,扦插条长度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为不显著;土壤种类、扦插条长度、扦插时间对山蜡梅扦插苗抽梢高度的影响均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苦楝优良家系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山东、河南、福建4省采集的20个苦楝(Melia azedarach)家系1年生实生苗苗高、地径、根幅、主根长、最长侧根长、根数、叶片数、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等10个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最长侧根长外,各供试苦楝家系的其余9个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苦楝家系隶属度综合分析排序结果为:江宁0802>射阳0801>溧水0803>阜宁0802>武夷山0804>东台0801>东台0803>射阳0804>铜山0702>招远0804>五莲0801>赣榆0802>大丰0701>平度0805>滨海0801>诸城0802>灌云0703>五莲0803>焦作0801>洪泽0704。  相似文献   

12.
苦楝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和分析了苦楝在物候、繁殖、栽培与管理、抗性生理、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分析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苦楝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苦楝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3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34.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1031,CO2补偿点为78.5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32。其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低,表明它是一种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幅度较宽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楝(Meliaazedarach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为速生、多功能可综合利用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结合近年来对苦楝育苗和造林技术的研究情况,本文全面总结并具体介绍了苦楝的育苗与造林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播种育苗、埋根育苗、嫁接育苗、移植育苗、苗期管理及林地选择、造林方式、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今后苦楝育苗与造林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苦楝遗传资源学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遗传资源学角度阐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对苦楝在资源分布、物候、生化水平变异、种源选择与良种选育、种质资源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保护现有苦楝遗传资源,挖掘苦楝优良遗传资源,走产业化之路和各学科分工协作,高效合理开发苦楝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华南地区选择优良的种源和家系,了解苦楝(Melia azedarach)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研究对6个省(区) 24个种源的225个苦楝家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苦楝家系在雷州试验点生长表现良好,各性状在家系间及各效应项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与冠幅和树高相比,胸径、干形和枝下高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根据多性状综合指数结果,初步筛选出23个优良家系,适宜在广东地区推广种植,在此基础上,以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遗传增益均大于前10%家系均值作为选择标准,进一步选出5个整体生长表现优于其他入选的优良家系。此外,214、227号等10个家系的整体生长水平较好,个别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有潜力的候选种源。  相似文献   

17.
苦楝表型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苦楝24个群体729个个体18个表型性状指标测定的基础上,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将苦楝中国分布区区划为5大表型区10个亚区.对表型区划结果进行典型判别分析发现,苦楝各表型区间家系性状分化比较明显,而各表型区内家系分化不明显.对苦楝5大表型区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回判预测,有93.8%回判正确.  相似文献   

18.
对楝树6个家系幼苗在0,2‰,4‰,6‰和8‰Na Cl单盐胁迫下的苗高、地径、根幅、主根长、根鲜质量、茎鲜质量、叶鲜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和总生物量等11个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表明,楝树6个供试家系之间耐盐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质量分数Na Cl单盐胁迫对同一家系的多个性状影响显著。上述11个性状有随Na Cl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但各家系之间差异较大。根冠比则基本呈现出随Na Cl胁迫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孟加拉Khulna大学森林和木材技术学科苗圃,调查了预处理的苦楝种子的萌发情况。成熟的苦楝种子采自国家植物园内的健康植株,对种子进行了5 种处理(对照,冷水浸泡,热水浸泡,砂纸破皮和浓硫酸浸泡)。结果表明,除了冷水浸泡外,其它播种预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种子。砂纸破皮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最高(80%),浓硫酸浸泡和热水浸泡的种子萌发率分别是74%和69%。苦楝种子在第8~11天开始萌发,萌发周期是20~21天。方差分析表明,预处理显著影响种子萌发率,但对萌发周期没有显著影响。推荐用热水浸泡处理种植在孟加拉农村的苦楝种子促进萌发。图2表2参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