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蜂过程中,合并蜂群是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有弱群合并、失王群合并和更换老劣王合并等几种类型。弱群合并一般是在花期短或一年中最重要的蜜源生产期适用,也有越冬前将弱群合并成中等越冬群,以利于节约饲料和安全越冬。可以两个弱群合并在一起,也可以一个弱群与一个中等群合并在一起,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要在合并前拿走1只较差的蜂王,第二天将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内。合并时先将无王群内的巢脾靠在有王群的隔板外,一天后再抽出隔板将两群合并在一起。如果是越冬前合并蜂群,就要先除掉老、劣蜂王,第二天直接将蜜蜂合并在一起就行;因天冷蜜蜂…  相似文献   

2.
蜂群合并是生产中常用的提高蜂群质量的方法,但如果随便将任意2群合并成1群,就会引起厮咬,造成部分蜜蜂死亡。为了使蜂群能安全合并,在蜂群并群时要遵循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或保留优良、健壮、繁殖力强的蜂王,除掉体质较差,繁殖力弱的老、劣、伤、残或受精不良蜂王的原则;还要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及所要合并蜂群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本人在多年的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推广工作中,通过钻研和实践摸索,根据蜜蜂嗅觉灵敏这一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一套既可避免蜂群合并后厮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可提高蜂群合并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饲养双王群是蜂群快速发展和壮大的一种方法.两只蜂王产卵,可以把弱小的蜂群很快发展成强群.丢失一只蜂王时可以及时合并,免去了送王、放王的烦恼.蜂群中幼虫多,在生产王浆时,容易找到适龄幼虫脾.我场利用双王群采蜜多年,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我们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4.
试论“蜂群集体饲养法”上海市杨浦区离休干部费起充(接上期)采蜜期“多王”同巢能不能多繁殖?与单王群相比,如果群势部超过10脾蜂,“多王”同巢能比单王群多繁殖。因为,前者比后者多一只蜂王产卵。至于前者与两个单王群相比能否多繁殖?本人虽饲养过双王同巢,但...  相似文献   

5.
<正>中蜂多王群,子脾增长快、蜂数多,工蜂出勤积极,蜂群复壮快,能养成大群或继箱群,可夺高产,抗病、抗盗、抗巢虫能力强,是养蜂人最理想的采蜜群。中蜂多王群,几乎在所有养蜂场都有新老交替的双王群,也有二个老王同巢产卵的双王群,但是二只新王同巢产卵的蜂群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6.
多王群打破了蜜蜂一群一王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多只蜂王不用任何隔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多王群消失了分蜂习性,能够培养强大的群势,从而提高蜂群的力量。早春,当我们强迫蜂王交替,使蜂群变成双王同巢之后,常把老王提出来组成多王群。在组织多王群时,为解决单王生活习惯的工蜂拒绝多王诱入和蜂王中存在单处习惯而引起最初共处时的互不相容的矛盾,我们采取了用失王刺激以幼蜂引渡和蜂  相似文献   

7.
正多只蜂王在同群或同脾上产卵可以培养成超强大的蜂群。据文献记载,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就对3只以上蜂王同巢产卵进行研究,但成功的不多。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对蜜蜂多王群进行探索,在组建和利用过程中失败与成功均有,失败多于成功。成功或失败是"撞着法",我们不知道失败和成功的原因。1999年春天,平湖市农业局金水华老师前来调研养蜂,发现我们在做蜜蜂多王群试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开创了多王同巢越冬的成功先例,打破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论断.同时,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养蜂生产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雌性个体间的生殖分工是蜜蜂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在蜂王信息素、幼虫信息素及工蜂监督的共同作用下,蜂群的生殖权由仅有的一只蜂王垄断。但是,海角蜂群、海角蜂寄生蜂群、无政府主义蜂群、无王群和多王群却具有特殊的生殖分工体系。本文对这些蜂群的生殖分工特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1合并蜂群的原则及准备工作若合并的蜂群强弱不均,则将弱群合并于强群,也可取强群的一部分合并给弱群。对于失王已久,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需先补给2张卵虫脾。若合并的蜂群是无王群和有王群,应将无王群合并于有王群;若合并的蜂群都有王,须在合并的前2天,将其中质量较差的蜂王淘汰或提走。如果合并的蜂群相距太远,要预先逐渐使蜂群相互靠拢并列在一起后再合并。2合并的方法2.1直接合并在早春蜂群出窖未彻底排泄的最初几天,或连续多天补喂越冬饲料糖时,蜜蜂的敏感性低,可将无王群的蜜蜂直接抖入有王群中,或从强群撤蜂合入弱群内,也可将…  相似文献   

11.
葛蓬 《蜜蜂杂志》2003,(6):32-32
书刊介绍 ,蜂友提供 ,经过实践 ,把介绍蜂王的方法归纳为 8种 ,与蜂友们交流。1 清晨闯门法在大流蜜期间 ,清晨蜜蜂尚未出巢时 ,将蜂王放在无王群的巢门口让它自己爬进蜂箱 ,或者打开箱盖把蜂王放在框梁上 ,盖好箱盖 ,尽量不惊动蜂群。2 夜间接近法夜晚 ,将无王群和有王群的箱盖、覆布同时撤除 ,夜凉 ,1~ 2小时后 ,蜂群集中 ,这时可将带王的巢脾提到无王群的隔板外 ,离 1~ 2个框距 ,或放在蜂箱的另一边 ,盖上覆布、箱盖 ,过 1~ 2天 ,将巢脾并在一起。操作时动作要轻 ,尽量避免惊动蜂群。3 乘乱混入法把无王群的脾提出 ,将蜂全部抖落在…  相似文献   

12.
方俊海 《中国蜂业》2002,53(5):21-21
众所周知 ,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蜂王。单王群中蜂在短期内很难养成强群。如果双王同箱饲养 ,会加快繁殖 ,但会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我从自己饲养的 1群中蜂自然交替群 (即母女同巢 )得到启发 ,发现母女同巢群与单王群在饲养管理上有差别 ,于是利用蜂群自然交替的生物学特性 ,近几年来 ,我饲养的蜂群都是母女同巢群。现将我饲养母女同巢群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与蜂友们共同探讨。  一、母女同巢群的优势首先 ,母女同巢群有两只产卵王 ,容易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繁殖成壮群 ,并且母女同巢群由于巢内卵虫多 ,所需饲料多 ,哺育蜂负担重 ,工蜂工…  相似文献   

13.
张德志 《中国蜂业》1999,50(1):16-16,15
这里所说的继箱双王群,是指在继箱内和巢箱内上下各养一只蜂王,两只蜂王共同组成一群蜜蜂,从而形成一种灵活多变的、颇具特色的饲养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可以使蜂群常年保持强盛,使蜂蜜和王浆产量进一步提高。一、材料和准备工作饲养继箱双王群,所用材料不多,只需...  相似文献   

14.
《双王同巢质疑》一文,提出双王同巢违反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文中说明蜂群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这点的确是真的。当蜂群中因蜂王老劣,蜂群里才会有2只甚至有3~5只不等的蜂王存在。但这些蜂王大都质量较差,不然,也就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较长 ,蜂群出窖群势有时较弱 ( 1 .5— 2 .0框蜂 ) ,在春季饲养管理中 ,有人采取两弱群同巢 (组成双王群 )饲养 ,有人采取除掉一只蜂王、合并成一群单王繁殖。在东北地区早春气温不稳定的条件下 ,究竟哪种方法更利于蜂群繁殖。为此 ,1 999年我们进行了蜂群繁殖情况的对比试验。1 试验时间和材料1 .1试验时间与地点 :1 999年 4月 2 1日至 1 999年 6月 2日 ,分别在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威虎河和大川林场进行春繁。1 .2试验材料 :蜂群由吉林省蜜蜂育种场提供的卡尼鄂拉和喀尔巴阡蜂群 ,还有 5× 5cm的测子方格网等。2…  相似文献   

17.
在蜂群管理中,为了调整群势,常需分群或并群,但如处理不当,蜜蜂偏集、斗殴等让人头疼。问题出在哪儿?如果其他措施没问题,常常祸出巢门。蜂群识巢,巢门是个极为敏感的处所。晚秋,若欲将相邻的两群合并为一个双王群,假定巢门朝南,甲群巢门偏东侧,乙群巢门偏西侧,仅仅将两群按原位置放入一个带隔板的巢箱内是不妥的。这样返巢蜂正好甲群投入乙群,乙群投入甲群,蜜蜂斗殴马上开始。正确的方法是合并后的位置应互调一下,如图1。这样,返巢蜂就不会误投了。要知道,这种将两个单王群并成一个双王群,工蜂、蜂王并未融合在一起。在流蜜期即将到来,双王…  相似文献   

18.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2,53(2):14-14
蜂群失王是每个养蜂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因为它会给养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黑龙江椴树蜜源区,春繁期只有90天,如果春季失王,既没有备用王,又远离育王期,养蜂者只好将失王群合并,失去一只蜂王就等于丢掉一群蜂的产蜜量。如果……  相似文献   

19.
1如何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蜂群就不会飞逃了。2怎样分蜂人工分蜂的方法虽多,但笔者认为用“就地分蜂”法较好。做法:在被分群的一侧放空蜂箱1个,将被分群的蜂王连脾带蜂提入空箱内,提多少框蜂,由养蜂者的意愿定,但至少要提1框未封盖的子脾;原箱向另一侧移动一个箱的距离,无王群内选1个较好王台,如果本群内无王台可割1个备用王台垂直插在两个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多王群指的是人工组织的拥有3只或3只以上产卵王的蜂群,近年来,我们对意蜂多王群饲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常规,人为地创造特殊的蜂群结构,以全新的思路对蜜蜂生物学和行为学开展深入的研究。多王群应该是研究蜂群结构、个体分工、信息传递、个体问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良好模型。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多年的实践证明,多王群在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方便移虫。维持强群,提高蜂蜜、王浆、蜂蛹虫产量和质量,提高蜂群抗病力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