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洋葱以其高产高效的优势,在以泰兴市为主的高沙土地区的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近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提高种植效益,泰兴市农科所探讨并示范种植了几种以洋葱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洋葱-水稻”种植模式纯收益5.295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3倍;“青花生-荞麦-洋葱”种植模式纯效益8.3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4.5~5倍;“洋葱-毛豆-莴苣”纯效益可达12.9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6倍。  相似文献   

2.
滕州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其中,春马铃薯(二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49 763元/hm2、春马铃薯(三膜)—夏花生—秋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纯收益达177 363元/hm2。该文分析了这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分别介绍了早春拱棚马铃薯、地膜花生、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充分利用地区充足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等问题,立足阿克苏地区生产实践,学习借鉴毗邻喀什、和田地区多熟种植经验,总结分析了适宜阿克苏地区发展的“粮食高产多熟立体种植模式、粮棉为主体的多熟增效种植模式、培肥地力多熟立体种植模式”三大类多熟种植模式和技术效益,以此促进本地多熟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嘉祥县金屯镇在传统的小麦/棉花间作种植基础上,经多年的试验示范,又增加了绿叶菜和甜瓜复种,形成了小麦/绿叶菜—(棉花 甜瓜)立体种植模式,栽培面积1000hm~2,平均产绿叶菜22 500kg/hm~2、甜瓜22 500kg/hm~2、小麦600kg/hm~2、皮棉1125kg/hm~2,产值45000元/hm~2以上,纯收益30 000元/hm~2以上,比传统麦棉套种新增纯收益12000元/hm~2以上。在鲁西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产高效模式,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研究形成的玉米-青蒜-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田块单位面积复种指数,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每667 m2年纯收益可达8 500元。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早中熟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7号,2007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疆的早、中熟棉区,南疆早熟棉区,河西走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熟期类型的马铃薯和夏谷品种,在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下,进行了不同播期的生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谷子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马铃薯应选种早熟品种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适宜播种时间为3月中旬~4月上旬;夏谷宜选择生育期80~90 d的中熟品种衡谷10号和衡谷13号,播种一般在6月底以前完成。在该种植模式下,马铃薯产量约为37 000 kg/hm~2、谷子产量约为5 700 kg/hm~2,周年纯收益可达47 000元/hm~2左右。该栽培模式可节约水资源和灌水成本,且马铃薯采用全覆膜双垄栽培,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旧城镇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从以玉米为主的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角度出发,对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的优点和种植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该区域旱作立体多熟种植技术规程,对区域旱作立体多熟种植具有较好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97-898,906
论述了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发展鲜食类作物多熟立体种植经济效益及对防范市场风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肉牛产业链中各环节收益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构建三级链的利益分配模型,利用数理推导的方法,分析其分配和改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存在改进空间,其改进空间取决于利润分配调节因子的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2.
利用优良肉用鸡与当地品种鸡进行杂交,通过对各杂交组合后代的孵化率、成活率、均匀度、活重以及纯利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杂交组合从优到差的次序依次是,大骨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蛮杂一代、矮脚鸡♀×岭南黄快羽快长型商品代蛮杂一代、大骨鸡♀×固始鸡♂和固始鸡♀×岭南黄特优3号♂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一代,并且4个杂交组合的纯利润分别高出当地肉杂鸡5.36、5.78、0.54、0.22元·只^-1,最大效益活重分别为2143.8、2462.1、1578.3、1402.7g。  相似文献   

13.
“小黑麦+青贮玉米”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7—2008年,经过小黑麦复播青贮玉米田间试验,初步探讨了山西省北部农区新型牛羊饲草生产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2个小黑麦品种均超过鲜草产量37 500 kg/hm2、干草产量9 000 kg/hm2的设计指标,品种间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干草产量差异显著;2个玉米品种青贮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指标未能达到75 000 kg/hm2目标要求。对该生产模式进行经济效益估算,结果表明",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年纯利润为12 765元/hm2,比一年一作玉米生产增收1 500元/hm2,是山西北部农区值得推广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7个田间试验研究川西北丘陵区水稻产区钾肥效应和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7个试验施钾比不施钾增产水稻82.6~1630.3kg/hm2,平均增产679.2kg/hm2;增产幅度为1%~21.3%,平均达7.4%;施钾纯利润平均为744.3元/hm2,产投比平均为3.7;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31.1kg/kgK和9.2kg/kgK。根据肥料效应方程,水稻钾肥最佳经济效益用量在15.0~70.9kg/hm2之间,平均为53.4kg/hm2。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水稻钾肥最佳用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二者间的对数方程为Y=-37.173Ln(X)+226.25(R2=0.7562**)。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的效果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昌市于2007秋在枝江市示范种植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36.67 hm2举办核心示范样板3.33 hm2.平均每公顷产鲜薯19695 kg、纯收入19997.4元,整个示范区平均每公顷纯收入15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要点是备好种薯、适时播种、施足底肥、保证密度、盖好稻草、精心田管、搞好化调.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项目组与乌梁素海渔场合作在乌梁素海进行了草鱼网围养殖试验,试验面积56hm2,投放2龄草鱼种14489kg,产出草鱼商品鱼49607kg,实现利润255187元,投入产出比1∶2.1.草鱼净增重35118kg,试验利用水草140万kg,转化氮、磷、钾的量分别为1436kg、124kg和579kg.实现了通过生物治理方法达到延缓湖泊富营养化、沼泽化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年繁育的鲢、鳙夏花鱼苗,在水质肥沃、溶氧丰富的网箱中,经过80天的倍育,体长由7~8厘米达到19~25厘米。一只25平方米的网箱,毛产鱼种341.75公斤,净产315.42公斤。成活率90%以上。获纯利润1187.38元。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棉花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7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氮肥施用效果及氮肥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棉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施氮比对照子棉增产131~1 244 kg/hm2,平均增产752 kg/hm2,平均增产率为31.1%。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 422元/hm2,产投比平均为4.07。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3.20 kg/kg(N)和2.90 kg/kg(N)。根据线性加平台模型,求得湖北省棉花氮肥最佳用量平均为纯N114.0 kg/hm2。  相似文献   

19.
此一研究结果证明,选择比当地主栽品种多1—2片叶的品种,合理施肥,采用30-45厘米宽度的超薄膜覆盖,适期揭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17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磷肥施用效果及磷肥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棉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施磷比对照增加产量83~746kg/hm2,平均增加327kg/hm2,平均增产率为11.6%;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695元/hm2,产投比平均为7.54;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8.52kg/kg(P2O5)和4.73kg/kg(P2O5)。根据线性加平台模型确定,湖北省棉花磷肥最佳用量平均为P2O534.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