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稻田放鸭是把雏鸭适时放入稻田,四周用篾栅围起来,使鸭子在稻田中放养,实行稻鸭共栖双赢的一项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方地区稻田养鸭的主要优点,包括经济效益高、利于土壤培肥和生态环境保护、防虫与除草效果好等,并从鸭品种选择与孵化、放鸭、田间饲喂、田间设施、田间管理、收鸭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鸭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稻田养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稻鸭共作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还能有效控制稻田病虫草的危害,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综述了稻鸭共作技术对水稻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对稻田病虫草害的影响,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展望了稻鸭共作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为稻鸭共作技术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北方地区稻田养鸭的主要优点,包括经济效益高、利于土壤培肥和生态环境保护、防虫与除草效果好等,并从鸭品种选择与孵化、放鸭、田间饲喂、田间设施、田间管理、收鸭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鸭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稻田养鸭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稻、鸭、蛙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和青蛙放入稻田,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青蛙是捕虫能手,小鸭吃不到的害虫被青蛙消灭了。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病虫的危害。鸭的粪便既可以作为肥料,同时也可以作为青蛙,蝌蚪的饲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优质、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同时,因为稻田给青蛙提供了生活空间,使青蛙在稻田里能够无忧无虑地生长,保护了大自然,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优质稻为中心,家鸭放养为特点,生产无公害高效稻鸭产品为目的的种养结合新技术。该技术利用家鸭在水稻田放养时捕食稻田害虫并踩(吃)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长发育,从而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同时鸭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有机肥料,排入稻田后可减少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鸭生态系统及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鸭是把水土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一种主体开发的三高农业开发项目 ,投资少、成本低 ,只要水源条件好 ,排灌方便 ,阳光充足的稻田均可养鸭。近年来 ,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面积的增加 ,利用稻田地养鸭发展很快 ,现就有关问题做如下介绍。1 稻鸭高产田的生态系统稻鸭高产田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6):69-69
“稻鸭共育就是在稻田里养鸭,以田养鸭.以鸭护稻.这样既可以防治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鸭子长成后,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农业。”自去年紫阳县农业局在双安乡示范推广稻鸭共育技术以来.使该乡的100多户农民尝到了甜头。双河口村的50多户农民在自家的稻田里发展了80余亩稻田养鸭,共喂养鸭子800余只。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鸭时鸭子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全国各地推广,然而鸭子死亡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推广。长沙县经遗多年的生产实践,采取清洁鸭舍、及时识水、鸭舍增温、扩大鸭舍、稻田深水灌溉、接种疫苗、改良饲料、药剂防治等方法,有效地降低了鸭子的死亡率,提高了成活率,为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稻田露宿养鸭的优点及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稻田露宿养鸭”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特点,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鸭子的生理、生活习性及水中饲料生物的消涨规律四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种养方式。1995年以来,我地先后在24.66hm~2稻田中进行了一次性投放露宿养鸭的试验和示范,在不薅秧、不除草和不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情况下,获得了较不养鸭的稻田每667m~2增产稻谷40~55kg、鸭50~60kg、纯收入500~600元的好效果。广大群众高兴地说,稻田露宿鸭是“治虫的突击队,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作技术是指将雏鸭放人稻田,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取食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而鸭子不问断的活动可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应;同时以鸭粪便肥田,实现稻鸭双增收,经济效益显著。2007—2009年以来,广东省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进行了稻鸭共作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稻鸭共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稻鸭共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作技术是将能“做工”的雏鸭放入栽插后的稻田里,24小时在田间活动、休息,直到水稻抽穗才提上来,充分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吃掉田间的杂草及害虫,鸭的粪便供给水稻养分,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对水稻起“按摩”作用,同时,鸭子不停的活动起到了增氧的效果,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稻谷及鸭肉,它是一项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稻鸭共作技术与稻田养鸭不是同一个概念和内容,后者是当稻苗生长分蘖末期时,白天把鸭赶入稻田,晚上收上来,放鸭时间短,鸭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化肥、农药、除草剂必需施用,另外,鸭的品种是一般的家鸭,不是专门役鸭。稻鸭共作技术由江苏省引智系统自日本引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生态效益。“稻鸭共作”技术是稻田养殖中比较容易掌握也是综合效益较高的一项技术,正在被优质米生产广泛利用,尤其在北方的盐碱地,稻田养鸭效益更是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于2011年进行了稻田养鸭密度、放养时间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和二氧化碳(CO2)及作物秸秆降解过程产生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hm2稻鸭放养雏鸭以300只为宜,7月24日左右放养稻鸭甲烷温室气体最少。  相似文献   

15.
<正> 稻鸭共育不同于过去稻田放鸭治虫和稻田散养鸭技术,它构建了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优点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获得营养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稻鸭双丰收。水稻不施用除草剂,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化肥施用量,有利于净化农田生态环境,使  相似文献   

16.
在水稻分蘖盛期,将脱温后的雏鸭投放稻田,让鸭群昼夜生活于稻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适当补充少量精料,使鸭和水稻共栖共长.经50~60天的饲养,稻穗成熟,仔鸭体重可达1.5千克.从而实现稻鸭双丰收,经济效益极为可观.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1鸭子放养1)放鸭目的。稻田放鸭既减少饲料成本,又达到防除害虫、杂草的目的。根据各地多年的试验研究,放鸭数量以每亩20只为宜。2)放适龄鸭雏。鸭龄过大,会把水稻幼苗压倒,鸭龄过小,难以适应稻田环境,因此,放鸭时的鸭龄十分重要。巍山在做示范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鸭是以生产无公害水稻为目标的稻田立体栽培模式,操作简便,节本、提质、增产、增收.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安徽庆安县致富乡新富村的稻田园区喜获大丰收,2010年,园区实施稻鸭共育生产模式,增收8.9万元。稻鸭共育园区占地面积约135公顷,年产水稻11万千克,因为品质好,每千克水稻多卖0.4元,可增收4.4万元;稻田养鸭3000只,每只售价15元,可收入4.5万元。  相似文献   

20.
稻鸭共生 鸭肥稻丰--稻鸭共生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稻田养鸭的主要作用稻田养鸭可提高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可增加养鸭收入,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鸭的中耕、除草作用鸭在田中觅食,频繁活动,不断疏松表层,促进水、肥、气交流,减少有毒物质积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稻田中的杂草包括稗草均为鸭的素食。只要养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