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段难忘的实习生活陕西省略阳磷肥厂舒义顺1958年3月我们湖北省恩施农业学校茶叶专业两个班的同学到恩施芭蕉茶场、芭蕉红茶初制厂、戽口的金星和五星茶叶生产合作社去实习。其内容是:一、春茶前的田间管理1、茶树幼苗:苗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方法;2、茶树定... 相似文献
3.
雁窝岛位于我国最东北角,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西北三面被水包围,南面被称为"大酱缸"的飘垡草甸阻隔。平时荒芜人烟,只在冬季封冻以后,才有人进岛狩猎。草甸上空大雁成群,柳塘草丝大雁蛋俯首可拾,"雁窝岛"因此得名。1957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响应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号召,到那里毕业实 相似文献
4.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日,我降生于一个深山沟里--云蒙山东麓柳棵峪村.我生来命硬,两岁多一点时,我的母亲死于难产,抛下我这个刚断奶的婴儿,我只能寄托于奶奶--祖母的怀抱.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我,奶奶做饭时把粥沫盛出来喂我,用铁勺摊一个鸡蛋,一点一点地引着我吃饭. 相似文献
5.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国门前面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这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兵团各团场的民谣,它形象地描述了几代兵团人不穿军装、永不换防,牢记使命、履职尽责的坚守姿态。每当听到这首民谣,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奶奶的故事,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坚守"二字有了更深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站在海南农垦博物馆“大会战”沙盘前,我的脚犹如铸了铅一样,挪不动了,脑海里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参加开荒大会战的时候.
1982年2月,我成了海南农垦百万大军中的一员,当了一名割胶工人,起三更,披夜色,踩孤寂,弯腰割胶挑胶水.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刚出校门的我来说,充满了辛酸的苦和累,好不容易熬到年末停割,终于可以让身体放松放松了.可高兴只不过三天时间,就接到队长的“集合令”,打背包上山参加全场开荒大会战. 相似文献
7.
那次回乡下探亲,正是收割时节。只见弟弟的那个水泥晒谷场上,一堆一堆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泽。他们正在打包的打包,装车的装车,准备拉到粮站去交售。 相似文献
8.
在喀左县官大海农场工作了23年,农场的风味小吃总让我齿颊留香.官大海农场小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季节性.春回大地柳丝绽绿的时节,人们喜欢的传统小吃凉糕、年糕和蜂饼等便相继上市了.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凉粉、小鲇鱼、碗砣能祛热消暑的食品便开始热卖.金风送爽的秋天一到,面茶、杏仁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 相似文献
9.
不知不觉,2014已经远去。这一年,我们与全国合作社一起见证一幕幕难忘的瞬间,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这一年,难忘全国合作社的新发展新景象。数量继续快速增长,农户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全国工商登记合作社数量突破126万家,直接服务全国三分之一农户,实力更强,带动效果更好,在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承担重要角色,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 相似文献
10.
<正>师傅其实就是老板,在那个小小的制冷设备维修部,我既是徒弟也是打工仔。17岁那年,还没有撑到高考,我就带着铺盖上城里学冷气修理。师傅和我同姓,他原籍东北,不知何种原 相似文献
11.
屈指算来,我在新疆整整度过了45个春夏秋冬。儿女们说要好好为我操办80大寿,我嘴上说不,心里却是喜滋滋的。人到了这把岁数,半个身予已经埋进了黄土,有时什么也不想,可有时又不得不想。我老家在甘肃省通谓县一个偏远的山沟沟里,父亲24岁就病逝了。在那个 相似文献
12.
正提及当年,记忆最深的便是黄海农场那一百多只25瓦高音喇叭。如今,大喇叭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一说到广播宣传,喇叭声仿佛还响彻在黄海农场的上空,播音员王宏、卞海燕那甜美的声音仍在耳畔回响……上世纪80年代初,我被调到农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当时农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5个农业分场、60个农业连队、18家工厂、10多所学校分布在30万亩土地上。怎样才能把场内外新闻第一时间传送至千家万户?通过走访调研,最终敲定,唯有大喇叭能担此 相似文献
13.
我的童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生活还不富裕。一到秋天,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到田间、野外烤红薯吃了。星期天,我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偷偷地从家中拿来火柴和小铲,向野外跑去。烤红薯前,我们快速用手刨出几块肥硕的红薯, 相似文献
14.
外公住的村名河北,传说是远古有大河吸引老宗驻足停留,而后河床改道成为子孙耕耘积累之处,又有 相似文献
15.
1960年2月13日,国家农垦部首次在湛江举办全国农垦工作会议。这是湛江也是广东当时的一次盛事,全国六大垦区(黑龙江、新疆、海南、云南、广西、广东)和全国31个省市的大型国营农场及地方(省届)国营农场、军垦农场、华侨农场等领导出席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我和千千万万曾经历过漫长饥饿岁月的河南人一样,对红薯怀有深厚的感情.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红薯曾经是劳苦大众的救命粮. 相似文献
17.
196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决定山西省溯州市金沙滩农场前途的关键之年。农场场长立下军令状,如果金沙滩亩产粮食还只是4.7斤,种地拿不回籽种,那么农场面临的除了关门还是关门。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0月,我落实政策从黑龙江调回北京,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当我到原工作单位新华社办理调转手续时,人事部门的同志对我说:“农垦部向新华社要人,说是编一个杂志.我看你比较适合,去不去?” 相似文献
19.
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来南方,第一次独自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刚上班一个星期.就感冒了。头痛、眼痛、鼻塞,我一改往日的活蹦乱跳.霜打的茄子似的无精打采。话也懒得讲。路上的风尘尚未褪去.这一病.人变得又黑又瘦。在这里我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兵团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兵团地方文献与兵团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启迪我们要扩大兵团地方文献输入内涵,延伸其输出外延;利用兵团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独具兵团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