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回应佛道之学的挑战、复兴儒学 ,王安石在批判、否定佛道空无学说的同时 ,提出了其道本体论 ,并力图由天及人 ,从道本体出发对儒家的纲常名教作出论证。但是其本体论建构的特点是以人法天而非天人合一 ,存在着天人二本的缺陷。相对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本体论建构的目标而言 ,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佛顶山林木白粉病调查王才军(贵州省林业学校,修文,550201)佛顶山位于贵州省石歼、施秉、余庆三县交界处,总面积3.5万公顷。这里气候温和,植物种类繁多,为白粉菌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因而白粉病成了该区域内重要的林木病害。笔者于1994年...  相似文献   

3.
唐代佛教与道教的寺观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并对世俗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佛道寺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土地等经济资源的追求具有较强主动性且互有争夺.无论是佛道之间抑或是向世俗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争夺侵凌,佛教寺院经济都表现出其强势地位,而道教则显得相对温和.  相似文献   

4.
茶之禁忌略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赖功欧人类的文化生活中,禁忌多从宗教而来。而从茶文化的历史来看,茶的起源即被人们所神化,在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就有不少宗教色彩的故事充斥其间。事实上,茶与佛、道二教的关系至为密切。因此,茶文化中的禁忌,一直伴随茶自身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佛雷德里克黄桃的生物学性状,并从科学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佛雷德里克黄桃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东周到清朝,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只能是经学(解释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儒家经典以礼为本.研究儒家经学,不能废弃史、子、集部之学,不能忽视佛道二氏之学.经学没有死,不会死.  相似文献   

7.
应用ISSR标记对茶树新品种佛香茶亲本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佛香茶新品种的亲本来源,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佛香茶及其拟似亲本共15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8个引物共扩增出235个位点,其中198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4.25%,表明15个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窄。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860,平均0.724。相似系数分析表明,佛香1号、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比较一致;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较一致;而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基本一致。UPGMA聚类则将佛香茶与云抗10号、长叶白毫、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佛香1号与云抗10号距离较近;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之间距离较近;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之间距离较近;而福鼎大白茶则处于中心位置,表明福鼎大白茶为佛香茶亲本之一。ISSR标记分析结果明确了佛香茶的亲本来源:佛香1号的亲本是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2号、佛香4号的亲本是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3号、佛香5号的亲本是长叶白毫与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8.
佛香茶与大叶茶香气特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C/MS法分析了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组成。结果表明,佛香茶与大叶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如下:佛香茶是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大叶茶是芳樟醇、十六碳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酯、α-松油醇、香叶醇。佛香茶与大叶茶的香气成分最高的都是芳樟醇,但是,两者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香型类似率为0.4336。  相似文献   

9.
茶树佛香2号等杂交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1988年至2001年对茶树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佛香2号和佛香3号在保山点、澜沧点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定植成活率、生长势、产量、品质、抗逆性方面都优于2个对照,可在云南大叶茶种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博兴县丈八佛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信仰是多样化的.有为社会秩序服务的政治信仰,如所谓的"儒教";有为个人健康服务的生命信仰,如佛教和道教;还有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既为政治秩序服务也为个人生命服务的混合形态的信仰,如三一教.中国传统信仰的多样性表明,在一个发达的文化系统中,信仰世界也像生物世界一样,存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信仰多样性的原因在于社会本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儒学知识生产、创新、积累与传播的机构,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与重要象征。书院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是影响当地文化地理格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书院建立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儒家文化在一定区域中空间拓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又可以改变该区域内主流的儒家文化与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宗教等非主流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地区的文化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毕铭玉 《农业考古》2021,(2):144-149
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兴盛得益于统治阶层基于国家治理需求的政治文化认同,从而在自上而下的扩散传播中与儒、释、道等主流文化不断融合互构,而由此形成的儒家茶文化、禅茶文化、道茶文化等诸多面相,也被注入了丰富的国家治理意涵。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丰富的尊尊亲亲礼治规范内容;在与佛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注入众生平等、导人向善的安邦智慧意涵;在与道教文化的融合中,茶文化被赋予无为而治、虚静恬淡、使民不争的治国理想追求。茶文化中的国家治理伦理意涵随着饮茶风俗的普及,经由统治者、文人士大夫精英群体到辐射普通百姓,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和静怡真、天人合一的全民人格追求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参20  相似文献   

15.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教的主要思想、宗旨和哲学观对寺庙园林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园林布局、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塑造方面。  相似文献   

16.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箓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箓”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白玉蟾师徒各自都设有主治的“靖”;白玉蟾曾到访过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作有《上清集》,与江西龙虎山天师多有往来;白玉蟾与閤皂宗道士有密切交往,曾造访閤皂宗,并作《閤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和《心远堂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多袭正一之风。  相似文献   

17.
《弘明集》首篇《牟子理惑论》中出现的老子,有三种形式,一是称引《老子》中的话语,二是称述老子名氏和著述以代表其学说,三是讲到老子的外在形象。在称引《老子》话语的内容上,其中有关于老子“道”、“无为”思想的借用,来解说佛教存在的价值;还有从道家生命哲学及生死观的角度,说明佛老的相通及其与道教养生术的差别。从《牟子理惑论》本身来看,道家老子的学说在其中就成为既值得继续弘扬,又可以与外来传入的佛教共存,当然也还有儒家孔子所代表的思想学说,三教共存乃至三教合一就成为其突出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观念的产生和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自有其古今中外的思想来源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智慧,虽未必系统,却绝不乏深刻,既有形而上的生态世界观,又有多层具体的生态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使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考量领导情绪劳动对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行为与组织认同负相关,深层行为、真实情绪表现分别与组织认同正相关;变革型领导在领导情绪劳动与员工组织认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宜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塑造自己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员工组织认同感,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山水诗并非孕育于玄言诗,它是游览审美的产物,它萌芽于曹魏时代,在晋代逐渐发展、成熟,老庄思想促使人们走向自然,玄学使山水诗具有清越之气。刘宋以后,山水诗沿着两条道路发展:山水与情感相结合;佛教徒们的禅林诗使山水诗获得长足的发展,禅林诗具有种种意境,山水诗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