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军  林萍  陆军  黄勇生 《中国农垦》2012,(11):70-72
在中国农垦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投身到农垦建设的大潮中,他们用汗水写就了难忘的青春,用热血铸就了垦荒的奇迹,他们中有人一生都留在了农垦,也有人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就是知青。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农垦,  相似文献   

2.
知青情结     
我是广东省国营三叶农场的一位职工子弟,孩童时,正逢知青下乡的年代,当年还是小胖子的我曾经在知青的怀抱中传递,得到他们的呵护。知青在我的脑海中烙上了永久的印记。1989年中技毕业后,在回城知青的关怀下,我被分配到湛江市区工作。几年后,为照顾家庭,我  相似文献   

3.
知青岁月     
吴金光 《百姓》2008,(5):59-61
当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处在文革后期,我们一批志在四方的青年,打起背包,志愿来到革命老区,立志扎根农村。当时我们天真地想,用不了几年,老区就会在我们的手里旧貌变新颜,甚至还畅想了共产主义实现后将是什么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知青礼赞     
在江苏农垦大地上,曾经回荡着一个响亮的名字——知青。他们是一群热血青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满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革命豪情,离开繁华热闹的城市,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离开书声琅琅的校园,义无反顾地奔赴滨江沿海——刚刚历经三年自然灾害、置身于文革浩劫之中,仍是荒草丛生、盐碱遍地、条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曾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当了10年知青。现在,时常有年轻的朋友问我,你在农场生活时是不是很苦?我笑了,因为很自然地想到了当年的一句流行语:“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农场工作生活确实是遇到了很多在下放前意想不到的困难。择其要者,我把它概括为“三难”。  相似文献   

6.
正哦,祁连!我恨你又爱你。你占有了我整个身心,我把最美好的留给了你。你撕裂了我,又完整了我。我永远走不出你的坦荡,你永远把我融化在你的胸膛。——选自《祁连山下》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50年后的今天,我再从心中翻出这段历史,掸去它封面的尘土。翻开扉页,把它的真实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共勉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那难忘的时代,那艰辛的历程,那不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甘肃农垦人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7.
知青张致远     
龙运宏 《百姓》2007,(11):45-47
张致远,1952年生于成都。18岁时,和当时许多青年一样加入了"上山下乡"的行列,他来到川南(现重庆市)的南江县插队当了知青,20岁时"嫁"给了31岁有四个孩子的寡妇胡秀云。  相似文献   

8.
知青与民工     
何盛龙 《百姓》2006,(2):42-44
知青与民工 遍撒种子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口号是"插队落户、扎根农村".因此,每一个公社都设有知青办公室,专管上山下乡;相应地,人民公社下的每一个生产队,都有接纳、安置知识青年的任务,有的生产队腾出公房设立知青点,多数生产队则是专门修建了供知青居住的"知青房",由集体统一置备了锅碗瓢盆木桶床铺等生活用具,锄头粪桶簸箕扁担等生产用具.  相似文献   

9.
知青&民工     
何盛龙 《百姓》2006,(2):42-44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毛泽东同志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知识青年(后来简称“知青”)奔赴农村,谱写了一个时代的慷慨悲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记住一个人 离开云南30多年了,我始终忘不了当年知青连队的茅草屋和橡胶林,忘不了中越两国的界河——红河水畔的山山水水,但我更忘不了的是一个人——老职工杨兴洪。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有将近2000万初、高中毕业生听从党的召唤,离开城市上山下乡,到边疆去,到草原去,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75年7月,我下乡插队去了河南省荥阳县马庄。从荥阳火车站往西南方向蜿蜒行走大概十几里,就是马庄。当年的马庄在当地算是比较好的村庄,一个壮年汉子的棒劳力,每天最高的工分是10分,折合9分钱,妇女队长是女人中的强者,每天的工分是8分。而周围有的贫困村庄,10工分才折合  相似文献   

12.
王刚 《中国农垦》2007,(6):72-73
遥对夜空,看那点点繁星和那半轮月亮,听那秋风轻轻带走树上的落叶,那种感觉,是一种空灵。这样的时刻,常会有一个声音问我一些莫名的问题:你从哪里来,你属于哪儿?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还是充满异域情调的边城满洲里?  相似文献   

13.
卞标 《中国农垦》2014,(7):71-71
<正>1963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党中央发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年深秋,首批无锡知识青年来到江苏农垦滨淮农场。当时我刚从专业学校毕业不久,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被场党委指派到基层当知青队长。首批无锡知识青年到来后,接着苏州、常州、江阴、徐州、连云港及扬州、阜宁县城镇知青陆续来场,可谓:苏锡常,徐连扬,南腔北调,样样都有。我的团队随之不断扩容,多达近200人,简直成了新兵连。  相似文献   

14.
翻开张德江的简历,打头是这样一段描述:1968年11月至1970年10月,在吉林省汪清具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插队……也许就是这段经历,让他与群众结下深情厚谊,才会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有些干部抱怨群众觉悟低、素质差,不配合工作。请问:你深入群众了吗?你了解群众吗?你和群众的感情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5.
正"知识青年"是一个具有明显时代印记的名词。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支边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千百万青春少年已变成两鬓斑白,然而,他们对当年那段艰苦坎坷的青春岁月仍记忆犹新;对那片广袤的土地怀有一份深深的感情。——题记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9日,我参加了北京赴云南知青在保利剧场举办的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年联谊活动,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相似文献   

17.
王宏 《中国农垦》2006,(9):58-58
霍东龄,京信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插队海南省西联农场。 青少年时期的霍东龄跟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受当时“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而无心上学。1970年,他从广州七中毕业后便随知青大军来到海南,成为西联农场的一名农工。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9日,我参加了北京赴云南知青在保利剧场举办的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年联谊活动,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相似文献   

19.
带着对第二故乡的深情眷念和无限向往,南京知青探亲团一行近40人回到他们朝思暮想的第二故乡——江苏省云台农场。  相似文献   

20.
由原海南省蓝洋农场知青陈少光牵线引进的加工生产小番茄“圣女果”的儋州保瑞食品加工厂,于近日建成开始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