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收拾家里物品时,我又翻出了那枚铜质解放东北纪念章。纪念章设计得很精致,图案中心是东北版图和解放东北纪念1948铭文,左右为齿轮、麦穗和双翼,上有八一军旗,下有五角星。看到纪念章,我想起了故去的祖父。这是他在内蒙古骑兵师担任副连长时得到的宝贝,是祖父留给我的念想。1945年祖父参加内蒙古骑兵师,成为革命洪流中的一滴水。建国前夕,祖父被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学习,毕业后到呼伦贝尔参加农垦建 相似文献
2.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了我的家乡——福建浦城,我家那幢旧房子在洪水中轰然倒塌,成为历史。刹那间,全家大大小小十余口,宛若成了一只只无巢可归的小鸟。于是,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便立时成了全家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往昔家中的欢歌笑语被而今的哀声叹气所代替。母亲急得觉睡 相似文献
3.
<正>第一次听到《父亲》这首歌,是在一个对爸爸极度抱怨的时刻。那天我刚刚看过室友拍摄的照片,羡慕不已,想起爸爸曾在新生报到时说过:姑娘好好学,爸也给你买一个单反。其实我知道,单反昂贵的价格对于家里是很沉重的负担,可源于对摄影近乎偏执的热爱,我仍是欣然期盼着。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个盛夏的上午,我去单位上班,来到电梯口,看见一位老人。老人头发花白,穿着一件灰白的衬衣,黑色的长裤,手上拎着一只装满东西的大编织袋。老人的脸上淌着汗珠,衬衣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正看着上上下下的电梯发呆。看着不知所措的老人,我走上前去:“大爷,你找谁?”“找我儿子。”老人擦着脸上的汗水说。 相似文献
6.
那年中考,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师范.当学校派人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家里时,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唯独我愣在屋角暗自生气.你为什么不问我就擅作主张到学校改了我的报考志愿!我把怒气全撒在了父亲身上.父亲一言不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生日快到了,我问父亲:“爸,您快过生日了,我给您买什么呢?”“保儿,你就到邮局给爸订份《农村新技术》吧。”父亲爱上《农村新技术》是从1992年开始的。那年,我家除种植自家1330平方米田外,还租赁别家2000平方 相似文献
8.
他出国打过美帝、李承晚,进京见过领袖毛泽东,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农场,不管在什么岗位,他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保持的是劳动者勤劳淳朴的本色,这便是我的父亲。———题记 相似文献
9.
<正>我家里收藏着一只款式古朴的工具箱,长方体结构,实木制作,往上开启的箱盖用合页连接固定,开启的一边还安装了锁扣,不过从没上过锁。箱体表面的木板曾经被刨得很光滑,因为没有上漆,搁置多年,附着的灰尘把它侵蚀成了浅灰色,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是我父亲自己制作的工具箱,也是我小时候的百宝箱。广西农垦桂丰农场九队,是我的故乡。我的童年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 相似文献
10.
正家中书柜里摆着一把旧算盘,这是父亲生前用过的,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父亲对我的教诲。父亲是连队的一名会计,从我记事起,就经常看见父亲伏在办公桌前,一手翻着单据,一手不停地打着算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便教我学打算盘,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二上二,二下五去三……父亲一边口诵珠算口诀,一边教我拨打算珠,我也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50多岁了,一直在城市里拾荒,等到快过年了,就会从城里回到故乡,早早地为春节准备着,等着我和弟弟回家过年。我家的团年饭都是在中午吃的。因为父亲是独生子,每年的除夕就是一家人吃饭。吃完团年饭后,父亲就开始忙着用油炸肉、鱼和丸子。父亲坐在灶火旁,弯着腰,时不时把土灶里燃着的木柴翻动下,然后一样一样地把要炸的东西炸好。父亲生起灶火的时候,我会站在门口看着父亲,阳光透过一扇木窗,打在父亲的身上,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末。父亲就开始了他在异乡当建筑工人的历程。那时的父亲还很年轻,为了让他年轻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过上好日子,他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异乡的建筑工地上。 相似文献
13.
正父亲走了,我最依赖的人没了!或许是由于家贫所引起的内向和自卑,从小到大可以一起玩耍谈心的朋友几乎没有,只有父亲,于是我对父亲格外依赖。父亲由于家贫,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而母亲也由于家贫和过于内向,当大龄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大龄的母亲后,两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便成为了一家人,并有了我们三姐弟,但家贫的状况一直到很多年后才得到改善。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个老农垦.我的印象里,他坚毅刚强,从不流泪.但是,去年底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坚强的父亲落泪了.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我的天堂,父老乡亲欢聚一堂,飞腾广场,盛世喜乐,乡村婆娑,乡亲笑靥欢畅……”这是父亲作词作曲的歌,虽不专业,但每次听着,心中就会升腾起一股激情与敬意。 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拉得一手好二胡。记得小时候,父亲独自坐在院里的墙头上,拉着二胡,曲调悲凉、引人心动。一次,爷爷从屋里冲出来,抢过二胡,举过头顶,重重地摔在地上,嘴里吼出一句,一天穷拉个啥! 相似文献
16.
正家里仓房的墙上,悬挂着一件老旧的木犁。我舍不得丟弃它,木犁是父亲这一生最亲密的战友,最爱的伙伴,也是我心中父亲劳作的身影。木犁是父亲留给我的财富,在这个土地还不算平整的小村,阡陌的轮廓,土梯地的拼凑,父亲扶着木犁,耕种着维续我家几代人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把老得秃了犁头的木犁,蹚剥着地的僵体,让寂寥的土壤不再沉睡,父亲为了让一家人填饱肚子,起早贪黑扶犁奋力开垦,木犁在与土地切磋,铮铮地叩响地的荒芜,老马的前行, 相似文献
17.
正小时候,日子太穷,父亲三十多块钱的工资,顾得了吃粮就顾不了吃菜,于是父亲就自己动手开出个小菜园。小菜园里尽管只有寥寥几种蔬菜,却是全家人的菜篮子,要按计划食用。小菜园对我们三个孩子来说是禁地,父亲则是那里的王,拥有绝对的霸权。所以,尽管里面有勾馋虫的黄瓜和西红柿,我们却只能乖乖地等着父亲赏赐,谁都不敢摘来独享。唯一破例的,是那年七八岁的妹妹阑尾炎手术回来那天,父亲塞给了她一根嫩黄瓜。那天的黄瓜香,至今我都时常想起。 相似文献
18.
父亲驾驶着货车,在一条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6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 相似文献
19.
正敲下煤气炉这几个字,父亲的身影和他用过的那只煤气炉又浮现在我眼前。记忆中,父亲很少让我们触碰那只煤气炉。在我幼小的心中,煤气炉被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1958年,父亲作为测绘技术人员被派到龙亢农场参与筹建工作。初到龙亢,这里一片荒原,芦苇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春,我父母亲所在的工作单位整体搬迁到城北,就在那一次搬迁中,跟随父亲52年的行军壶被我们丢在了被拆迁的楼房里。从此,那个行军壶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了。听父亲讲,那个行军壶是他1959年在浙江参军时部队发的。在父亲服兵役的7年里,他对那只行军壶视若珍宝,每次出车、行军、拉练,都要带着它,一刻也不离身。1966年2月,父亲与几万名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集体复员奔赴新疆支边,父母抱着襁褓中的我,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