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瘤胃保护蛋氨酸稳定性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和瘤胃尼龙袋法检验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稳定性。根据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分别添加20%、30%和40%),保护性蛋氨酸分为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RPMet-I)、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RPMet-II)和过瘤胃保护蛋氨酸III(RPMet-III)。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包被蛋氨酸相比,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在瘤胃中的释放率显著降低(P<0.05);动物油添加比例不同对于过瘤胃保护蛋氨酸的稳定性影响显著(P<0.05)。不同形式保护性蛋氨酸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中的降解趋势与在瘤胃中的降解趋势相似,且应用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测定各个时间点保护性蛋氨酸的释放率简单、稳定,与瘤胃尼龙袋法相比各个时间点的释放率均存在强相关回归关系(n=5,P<0.01),因此该系统适宜于评定保护性氨基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本简要介绍了过瘤胃蛋氨酸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过瘤胃蛋氨酸在反当动物饲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瘤胃降解率以检测其过瘤胃稳定性。选择三只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湖羊进行瘤胃瘘管试验。将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样品置于尼龙袋中于瘤胃中培养0h、3h、6h、9h、12h、24h、48h,检测各个时间点的消失率。结果表明,随着过瘤胃处理时间延长,样品降解率逐渐升高,在处理48h时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降解率分别达到20.45%和19.78%,而有效过瘤胃率均高达85%。以上结果表明该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产品过瘤胃率较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制成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RPMet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II(RPMetⅢ)。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检验DL蛋氨酸(DLMet)、商品过瘤胃蛋氨酸(BypassMet)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动物油包被蛋氨酸的稳定性均好于商品过瘤胃蛋氨酸和DL-蛋氨酸;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对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是增加奶牛小肠可代谢蛋氨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就过瘤胃蛋氨酸的类型及保护原理、过瘤胃效果的检测方法及其蛋氨酸有效性的比较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蛋氨酸是奶牛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为了避免结晶型蛋氨酸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即形成过瘤胃蛋氨酸产品。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在维持奶牛的生长、繁殖和泌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过瘤胃蛋氨酸还能够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研究通过对奶牛体细胞、淋巴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嗜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和氧化应激进行分析,对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牛的繁殖障碍严重影响牛生产性能,其原因多因牛的营养不平衡,在治疗上,一般使用荷尔蒙药剂,但疗效一直不太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牛不发情或者发情迟缓的繁殖障碍疾病,用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油脂作为饲料饲喂,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1具体治疗方法1.1饲喂过瘤胃的蛋氨酸及油脂过瘤胃蛋氨酸又叫瘤胃保护性蛋氨酸,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保护或修饰蛋氨酸,使其最大程度避免瘤胃微生物的降解,从而过瘤胃被小  相似文献   

8.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是反刍动物中一种重要的过瘤胃蛋氨酸源。文章综述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椋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结果表明,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降低,RPMet-Ⅳ的瘤胃降解率最低,RPMet-Ⅰ的瘤胃降解率最高;小肠释放率RPMet-Ⅰ最高,RPMet-Ⅳ最低;其中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小肠释放率优于RPMet-Ⅳ.综合考虑瘤胃降解率和小肠释放率RPMet-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对高产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按照胎次、产奶日期、日产奶量一致的原则,选择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96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头牛,每头牛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蛋氨酸添加量20 g/(头·d);过瘤胃赖氨酸添加量27 g/(头·d)]。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①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提高奶牛日产奶量3.63%(P0.01),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4.49%(P0.01)。②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极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26.92%(P0.01),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经济效益增加2.30元/(头·d)。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和过瘤胃赖氨酸能够提高高产奶牛产奶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赖氨酸及蛋氨酸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旨为过瘤胃氨基酸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6头泌乳中期奶牛,每头牛饲喂过瘤胃蛋氨酸(SmartamineTM)0、8、12和16g/d,研究其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以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2和16g/d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补饲8g/d过瘤胃蛋氨酸奶牛产奶量下降5.73%;12g/d组产奶量提高0.62%,但差异均不显著;16g/d组产奶量提高10.84%,差异显著。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提高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水平,但差异不显著。补饲16g/d过瘤胃蛋氨酸牛奶乳蛋白量提高11.49%,乳脂肪量提高了13.11%。  相似文献   

13.
选用4头3.5岁,体重50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x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玉米青贮为基础日粮,研究过瘤胃蛋氨酸、硬脂酸和蛋氨酸对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瘤胃蛋氨酸组玉米秸秆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P)和降解速度常数(C)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秸秆瘤胃有效降解率,提高劣质玉米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过瘤胃蛋氨酸是奶牛泌乳和乳蛋白合成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小肠可消化蛋氨酸的缺乏是影响奶牛高产和乳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添加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5.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周期中较为关键的时期,此阶段奶牛机体容易出现能量负平衡、免疫力低下等问题。蛋氨酸作为奶牛机体内具有限制性的必需氨基酸,不仅发挥营养调控作用,还具有调节奶牛繁殖能力、免疫能力和生长性能等功能。该文对围产期补充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过瘤胃蛋氨酸产品在奶牛围产期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滩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滩羊10只(公羊5只,母羊5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加4g/d过瘤胃蛋氨酸。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g/d过瘤胃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滩羊羔羊的体长增长幅度(P0.05),体高、胸围、管围增长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全期60d,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滩羊羔羊的全期总增重,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43.25%。说明,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蛋氨酸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筛选过瘤胃添加物组分,本试验随机抽选20头成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组分日粮。通过对产奶量和乳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同时添加了过瘤胃脂肪粉和过瘤胃蛋氨酸的A料组有增加四川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A料组的乳脂率与另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对照料组,乳脂率提高了18.05%。本试验表明,同时添加了过瘤胃脂肪粉和过瘤胃蛋氨酸的A料日粮是最优日粮配方。  相似文献   

18.
<正>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瘤胃降解率的测定/杨志强(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王翀,余荣//中国奶牛.-2012,(8).-23~25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瘤胃降解率以检测其过瘤胃稳定性。选择三只体重相近、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湖羊进行瘤胃瘘管试验。将微囊赖氨酸和蛋氨酸样品置于尼龙袋  相似文献   

19.
根据胎次、产奶量、泌乳时间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常规日粮+40 g/d过瘤胃蛋氨酸(RPM,有效成分:HMBi,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探讨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3 kg/d(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乳脂率和体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多盈利2.49元。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有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饲料中过瘤胃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刚断奶羔羊增重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只萨寒杂交一代(萨福克×小尾寒羊)断奶羔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n=10),各试验组每只羔羊每天饲喂0、4、8 g的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为10 d,正式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其中4 g/d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料肉比。饲粮中添加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对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组羔羊的血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断奶羔羊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显著改善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以4 g/d的添加量具有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