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疫病是越南马铃薯上最重要的病害。各马铃薯产区均有发生。在江河三角洲地区晚疫病的发生通常比较晚,从12月下旬即第二个生长季后半期开始发病,在1月至2月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晚疫病常常严重流行。在Sapa地区(北京高原),整个生长晚疫病对马铃薯作物都是主要威胁。在感病品种上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可达到100%。在大叨地区,在干旱季节(11-4月)晚疫病发生最轻,而在雨季(5-10月)严重流行。在越南,还未进行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流行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对晚疫病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筛选新的杀菌剂。大部分工作集中在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筛选。目前需要进行晚疫综合治疗、流行学、晚疫病菌生物学和抗病育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培训。  相似文献   

2.
《世界农业》2008,(3):F0004
国际马铃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CIP为该中心西班牙文的缩写)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e,简称CGIAR)下辖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所)之一,其总部设在秘鲁首都利马。该中心在秘鲁的安第斯高山地区和东部雨林地区各设立了一个试验站,并在全球设有多个地区中心和国家联络办事处。  相似文献   

3.
刘萍  桂秀梅  张俊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88-5490
以1990~2009年1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文献的数量、年份分布、文献作者、载文期刊的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总文献量593篇,署名文献577篇,第1作者480人,载文期刊168种,核心作者15位,核心期刊8种。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彝良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的研究和探讨。通过试验,以杭州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68.75% 氟菌·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75 ml/667 m2)和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20 ml/667 m2)的效果相对较好,每公顷分别达到2.524 5 万kg 和2.491 5 万kg。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常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晚疫病菌很难分离培养并得到纯菌株,本文根据作者8近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症状识别,马铃薯晚疫病标样的采集方法,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方法,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形态鉴定,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历史,现状的详细论述,认为晚疫病的防治属于综合的系统工程,片面地强调品种的抗性或者单纯地运用药剂防治均是不足取的,当前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重点是食品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治,今后我国的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应重点转向培育出高抗晚疫病的早熟和食品加工型品种,加强晚疫病的生物技术防治,开发无污染的生物性药剂,是今后晚疫病药剂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近日表示,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中国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目前,农业部正在牵头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晚疫病则是当今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重点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和SSR,以及国内外利用这些标记技术在马铃薯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菌株抗药性、有性杂交后代的遗传分离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介绍了遗传图谱的构建、抗性基因及与晚疫病抗性相关的QTL定位、体细胞杂种及回交后代的晚疫病抗性检测。这些对今后中国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杀菌剂甲霜灵颗粒剂及其不同剂型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剂的防病效应明显高于直接喷雾;在所用的三种颗粒剂型中,甲霜灵与活性炭煤灰渣制成的颗粒剂防病增产效果最佳,到生长后期防效仍在70%充上,亩增产679公斤,而单独应用活性炭或煤灰渣的颗粒剂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甲霜灵煤灰渣颗粒剂随施药浓度减少,其防效和增产幅度也降低,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说明亩施入200克25%甲霜灵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轻微感染的种薯可以越冬,第二年播种后产生病苗,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周围蔓延,形成发病中心;1996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A2交配型,以后在马铃薯主产区陆续发现A2交配型,其发生频率北方高于南方;对人工培养基上卵孢子产生的条件,病菌的薯片培养法和液态氮的保存效果,也进行了初步研究;影响晚疫病开始流行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但是在我国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下,温、湿度在各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春旱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经过多年的试验,初步建立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的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对当地晚疫病的流行进行长期预测,回测准确;抗病育种的研究,目前倾向于水平抗性的筛选,已评价出一批对晚疫病具有水平抗性的优良无性系,利用这些无性系,有希望培育出具有水平抗性的有推广价值的高产品种;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鉴定方法,马铃薯抗晚疫病的遗传工程也开展了研究,并取得良好进展;室内菌株测定和田间试验,均证明抗瑞毒霉菌株的存在,导致瑞毒霉防效降低,但是它的复配药剂瑞毒霉锰锌仍保持很高的防效;中国在近几年已研究出一种新的杀菌剂氟吗啉,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克露、普力克、瑞毒霉以下问题的研究和调查:消灭或控制带病种薯内病菌的方法;卵孢子在流行中的作用;消灭土壤内或残株内部孢子的方法;开展晚疫病菌对农药抗性的监测;加强长、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成立全国或地区晚疫病测报中心;春秋二作区,不同地区的温室和网室网疫病发生的特点;品种抗病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产区发生最普遍和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是具有毁灭性的病害,在大流行年份常造成马铃薯的绝产。因此世界各国专家都把马铃薯晚疫病作为马铃薯生产上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以选育抗病品种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措施,以期达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Screening for plant extracts to control potato late blig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x extracts from plant material (Galla chinensis, Potentilla erecta, Rheum rhabarbarum, Salviae officinalis, Sophora flavescens, and Terminalia chebula) were tested for controlling effects against the infec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on detached potato leaves, seedlings, and tuber slices. On detached leaves, G. chinensis (2%), R. rhabarbarum (rhizome, 2%) and S. flavescens (2%) extracts showed a significant control effect, with a control efficacy of 96.67%, G. chinensis was the best. On seedlings R. rhabarbarum (rhizome, 2%) showed the best inhibiting effect, followed by S. flavescens (2%), T. chebula (1%), and G. chinensis (2%). The control efficacies were 91.67%, 75.00%, 70.24%, and 64.29%, respectively on the seventh day after inoculation. However, on potato slices, none of the plant extracts showed effectiv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n and sporangia production by P. infestans. The reason was analyzed and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a natural fungicide based on these plant materials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不同发生级别开展了拔秧处理防治晚疫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拔秧时间的延后,马铃薯的产量、大中薯率、块茎淀粉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所有拔秧处理与对照相比,烂薯率均有所下降,但拔秧时期不同,烂薯率和防效也不相同,当晚疫病为0~2级时,拔秧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达到3级以后,防病效果比较差.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生长季节气象条件对晚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围场1994-1998年晚疫病的流行情况和主要气象资料,分析了生长季节6-8月气象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是马铃薯晚疫病侵染的关键因素。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在72%以上且保持3-4d,晚疫病病斑将在10d内出现。相对湿度高峰值之后是晚疫病的侵染期,相对湿度高峰值出现越早,晚疫病的侵染也早,保持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主要条件是降雨和雾、露天气。因此,气温不是这期间影响晚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利用全国马铃薯重点基地县-河北省围场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方面的自然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分析了该县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5种方法对5个马铃薯品种与2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菌系间寄生适合度的测定,对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AUDPC)和病斑总面积增长曲线下面积法(AULAGC)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 (AUDPC)=(Sck/S)×F (AULAGC)(其中Sck和S分别表示感病对照组合中每小区叶片总面积和某组合中该品种每小区叶片总面积).百分率-r值法(I-r)与复合适合度指数法(CFI)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 (CFI)=exp((F(I-r)-1)×r×lp)(r表示感病对照组合的寄生适合度值,lp为一个潜育期天数).在所用5种方法中,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百分率-r值法和复合适合度指数法比较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长温度及其污染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病原菌可耐最高温度43℃,4℃情况下菌丝仍可以生长,孢子囊在8h后所有的孢子释放完毕,同时提出了病原菌污染后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生物防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防治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前人的工作已经证实,一些细菌的发酵液,叶围和根围真菌对晚疫病菌表现出了直接的抑制作用。一些化学物质、生物及生物产品可以诱导马铃薯产生局部或系统的诱导抗病体,本文对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归纳和总结了多种抗菌素和诱导剂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效果。虽然生物防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却显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