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技术特点.应用本项新技术可安全保存鲜冬枣6~12个月,腐烂果率低于5%.贮藏后果实不变色、不变形、无异味,感官品质可达到贮前的80%~95%.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Vc)保存率超过80%,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存率不低于95%.从果实采后贮藏到销售,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或辐射物处理果实,可以一年四季为消费者提供高Vc含量的绿色果品.  相似文献   

2.
1.技术特点应用本项新技术可安全保存鲜冬枣6个~12个月,腐烂果率低于5%。贮藏后果实不变色、不变形、无异味,感官品质可达到贮前的80%~95%。主要营养成分维生素C(Vc)保存率超过80%,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存率不低于95%。从果实采后贮藏到销售,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或辐射物处理果实,可以一年四季为消费者提供高Vc含量的绿色果品。2.市场需求预测枣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寓意吉祥,我国人民都喜欢它。按每人年平均消费鲜食枣1公斤计算,我国东南沿海大中城市6000万居民,港澳台地区3000万中国人,东南亚各…  相似文献   

3.
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朔金柑为材料,采前喷0.2%CaCl23次,果实成熟时置于4和25℃贮藏,探讨采前喷钙结合低温处理对金柑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金柑果实贮藏60 d后,采前喷钙结合4℃低温贮藏比采前不喷钙25℃下贮藏的果实腐烂率低30.00%(绝对值)、果实失重率低3.98%(绝对值)、果实硬度高38.4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高2.50%(绝对值)、可滴定酸(TA)含量高0.11%(绝对值)、可溶性糖(TS)含量高4.58%(绝对值)、维生素C含量(Vc)高52.56%。采前喷钙或低温贮藏均可抑制金柑果实贮藏期腐烂和失重现象的发生,可延缓果实硬度、TSS、TA、TS和Vc含量的下降,二者结合对保持金柑果实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在富士系品种岩富10苹果树上应用丰产增红素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苹果丰产增红素可显著增加果实着色度,使果实着色面积大于40%、60%、80%的果率比喷清水对照分别增加19.67、27.66、16.83个百分点,果形指数增加2.57%,单果重增加11.01%,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提高11.48%、34.10%,且不影响果实硬度和果实贮藏性。  相似文献   

5.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李果实采后贮藏的特点及该方法的应用特性.以''安哥诺''李果实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贮藏,测定贮藏过程果实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特点.原始的指标可划分为4个主成分因子.第一、二、三和四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分别为52.774%、23.154%、15.025%、7.987%,累计贡献率为98.941%.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与果实的耐贮性呈正相关,SSC、总糖、腐烂指数、呼吸速率及乙烯释放量与果实的耐贮性呈负相关.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表明,贮藏0~4天期间,李果实进行的是后熟过程,这一期间果实的品质较好;贮藏4~10天期间,果实进入衰老阶段,贮藏至10天时,果实失去价值.可见,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评判采后李果实的贮藏特性及最佳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7.
草莓汁加工过程中Vc变化及其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草莓果实为原料,对草莓汁加工过程中的Vc含量变化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洗方式对草莓Vc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快速清洗有利于草莓果中Vc的保存;不同的热烫方式对草莓Vc含量亦有较大影响,热水热烫、蒸汽热烫均可使草莓的Vc含量降低,而微波热烫较热水热烫及蒸汽热烫的Vc保存率高,且微波热烫后草莓果中的Vc含量还较原始果中提高了1.77%~5.31%;热压榨方式有利于保持草莓的Vc含量;澄清工序中,冷却澄清结合添加0.03%EDTA+0.03%植酸有利于保持草莓中的Vc;草莓汁灭菌时采用90℃灭菌15min的效果最好,而且其Vc保存率可达98.56%;灭菌后快速冷却有利于草莓汁中的Vc保存。  相似文献   

8.
ICC对黄金梨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浓度的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果实呼吸强度的变化以及在贮藏期间梨果Vc、总糖、多酚、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金梨采后呼吸强度很高,没有明显呼吸高峰出现;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梨果实V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少,总糖含量在前期略有下降,中期上升,后期再下降;多酚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mg/kgICC处理黄金梨的贮藏效果最佳,贮藏20d后好果率可达92.3%,虎皮病情指数为2.6%,果实失重率仅为3.1%。  相似文献   

9.
钙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草莓贮藏提供理论参考,以宝交早生和宝交1号草莓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浸泡30 s后于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用氯化钙处理可抑制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好果率、果实感官品质的下降幅度,以浓度为3%的氯化钙溶液处理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金秋梨贮藏期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具有杀茵作用的5种中草药处理金秋梨果实,在室温(16~25℃)条件下贮藏35d,分析贮藏期间金秋梨的好果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6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26.7%、39.7%、21.4%、19.9%,呼吸强度下降25.0%,保鲜效果最好;E处理与CK相比其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提高15.6%、6.4%、11.2%、5.2%,呼吸强度下降12.0%,保鲜效果最差;B、C、D处理保鲜效果介于A、E处理之间.各处理失重率差异<2.0%.  相似文献   

11.
以春甜桔和明柳甜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经保鲜剂宝特不同浓度处理后果实中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好果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宝特200倍处理比较适宜春甜桔贮藏保鲜,宝特300倍比较适合明柳甜桔贮藏保鲜,保鲜处理后甜桔果实的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维持在一个合适水平,且好果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套袋对新都柚果实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都柚(Citrus grandisvarXinduyou)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不易失重;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并且一直高于套袋果;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d时测量,虽仍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氮对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滴灌的形式,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每667 m2分别施0、5、15、25 kg)对巴厘(Ananas comosus cv.Comtede Paris)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量增施氮肥能提高菠萝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含量;减缓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提高果实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菠萝每667 m2施氮15 kg时,能有效改善菠萝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制剂保鲜黄花梨生理基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中草药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20~28 ℃)条件下贮藏15 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果实营养代谢和细胞膜透性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黄花梨果实成熟衰老与失重、V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中草药制剂对黄花梨的保鲜机理在于可延缓果实营养成分的降解,降低失重率,维持较高Vc含量水平,抑制细胞膜脂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相对稳定,使果肉硬度下降率降低,腐烂率减小.不同中草药制剂对黄花梨果实营养代谢和细胞膜脂过氧化综合影响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3℃、5℃和7℃的贮藏温度下,赣南脐橙果实贮藏期间主要有机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的变化趋势,探讨3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一直下降趋势.综合比较,3℃的贮藏效果最好,5℃的贮藏效果次之,7℃的贮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时期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宝石和安哥诺李果实为试材,分析了不同贮藏时期李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贮藏0~60 d期间,随着回温时间的延长,黑宝石李果实硬度明显下降,而在贮藏60~80 d期间这种变化不明显;回温时间对安哥诺李果实硬度的影响不大.果实脆度的变化随其硬度的下降而变小.黑宝石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回温过程中存在1个峰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此峰值向后推移;而安哥诺李果实SSC含量从回温0 d开始下降,在回温5 d时又增加.黑宝石和安哥诺李果实的腐烂症状主要发生在货架期.贮藏0~20 d期间,货架黑宝石李果实的腐烂较严重,而安哥诺李果实在贮藏60~80 d期间腐烂较严重.可见,贮藏60~80 d期间,黑宝石李果实的货架期可适当延长;而安哥诺李果实货架期在贮藏20~60 d期间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0.5 mg/kg、1.0 mg/kg、1.5 mg/kg)的1-MCP对天汪1号苹果果实进行采后处理,置于0±0.5℃的冷藏室贮藏,贮藏期间测定苹果果实的硬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及测评鲜食品质。结果表明:1-MCP处理后,贮藏期果实的硬度、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下降速率均低于对照。贮藏120 d时,果实饱满、失水少、无色斑、品质高。说明1-MCP处理能有效提高苹果的贮藏品质,但随1-MCP浓度的增加,表现出的贮藏效果的提高不明显。在冷藏条件下贮藏,1-MCP浓度以0.5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8.
脐橙挂树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2月至次年4月期间,挂树贮藏的脐橙果实含酸量随时间进程明显降低,全程减少幅度高达37.5 %.挂树贮藏不消耗果实糖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含量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固酸比值和糖酸比值大幅提高.果实Vc含量、可食率和果汁率变化不大.挂树1个月后果实鲜食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指标大幅上升,达到和超过了优质柑桔鲜果应具有的品质指标.含酸量的降低是导致糖酸比值和固酸比值升高、品质优化的最主要原因.试验表明脐橙挂树贮藏方式确能改善品质,适时采收可以提高鲜果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延长柚果实采后贮藏寿命,提高其商品价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新都柚果实生长期套纸袋,成熟后采摘,单果塑膜包装,室温贮藏,每20 d取材1次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套袋果实不易失重 贮藏后期,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超过对照 套袋果Vc含量一直高于对照 对照果的MDA累积速率很快,且一直高于套袋果 套袋果与对照果的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贮藏40 d后,套袋果的POD活性开始上升,并超过对照 采收时CAT活性低于对照,贮藏80 d时测量,虽低于对照,但差异变小。[结论]套袋果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20.
中温协同瞬变高压加工对冬瓜汁总Vc保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从贵  刘进杰  王武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43-1346
 基于高压泵产生的高压脉冲压力 ,在压力 2 0~ 80MPa、温度 35~ 5 8℃、pH 3.0~ 6 .0、处理时间 0~ 8min的条件下 ,考察了瞬变高压与中温协同作用对冬瓜汁中总Vc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工温度越高 ,Vc的损失越大 ;进料温度 35℃ ,工作压力 <4 0MPa或 >6 0MPa时 ,总Vc的损失均较为明显 ,而施加 4 0~ 6 0MPa的工作压力 ,总Vc的保存率可达 94 %以上 ;处理时间 6min以内 ,总Vc的保存率呈缓慢下降趋势 ,而超过 6min时 ,总Vc的保存率迅速降低 ;pH对冬瓜汁总Vc的保存率也有显著影响 ,pH 6 .0时 ,其总Vc的保存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