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蚕桑生产过程中造成茧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蚕病与茧质产量的关系,并建设性的提出了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加强工序管理 提高夏茧缫丝产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茧受气候及桑叶质最影响,历年来都是茧质相对较差的一个时期。特别在今年,受高温多湿气候、鲜茧收烘量猛增以及众多新养蚕户等因素影响(如表1所示),我公司各茧站收购的蚕茧茧质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部分茧质指标跌至近几年新低(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3.
蜕皮激素在种茧育中的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皮激素(MH)在丝茧育中的应用效果已为养蚕经营者熟知,即能促使熟蚕齐一,提早上簇,从而节省桑叶和劳力.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产茧量减少,干壳量下降的缺点,使用方法稍有不当,会降低养蚕的经济效益.在种茧育中MH的实用效果如何呢?赵瑞华(1991)对几对原蚕品种按常规方法使用MH,调查了茧质和产卵量,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的实用效果有所不同,有的使用MH后,体质、茧质、产卵量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有的表现出或茧质下降或体质下降或产卵量下降的倾向.赵祖康等(1992)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蚕桑学会于1990年7月29日至30日在德清县召开了提高蚕茧质量研讨会。代表们分析了干茧茧质的资料,茧质最好时期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近几年来蚕茧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上车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等即有所下降,烘折增大。其原因何在,会议代表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蚕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缫丝工业的发展,蚕茧生产不能满足要求,互相抬价抢购蚕茧,收购蚕茧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给  相似文献   

5.
蛹体重与解舒率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秩田 《蚕桑通报》1996,27(2):28-29
烘茧是保全茧质的重要手段,解舒率的高低又是影响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鲜茧烘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解舒率.近几年,随着养蚕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普及,生产中出现了蚕大、茧大、蛹大,大茧比例随之上升.烘茧中仍按常规烘茧工艺操作,已不适应保全茧质,提高解舒率的要求,1994、1995年春季,我市乃至全省解舒率的普遍下降,除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外,烘茧中某些环节未加改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以省生丝检验所干茧试样为依据,着重对我市海阳县1994、1995年春茧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蛹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国家茧价政策,回顾收茧历史与现状,分析目评口喊导致蚕茧质量不断下降,带来蚕丝行业严重亏损的负面影响,提出全面实施仪评收茧需要理顺管理体制,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规范收茧办法,推行准确、快速简易测定茧质的仪器设备的条件和办法。  相似文献   

7.
谢云南 《江苏蚕业》2005,27(2):43-44
<正>蚕桑生产是徐州市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八五”期间得到迅猛发展,由于当时发展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推广工作滞后,茧质一直在低水平徘徊,1995年春茧,上茧率68.26%,,解舒率45.84%。1996年起,徐州市把提高茧质作为茧丝绸行业的生命线,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茧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质量指标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上茧率、解舒率分别达到85%和65%以上。近几年来,随着行情的起伏和结构的调整,徐州市的茧质水平有所下降,与通盐地区相比,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蚕桑效益的发挥和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1茧质下降的原因分析近年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县的蚕茧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茧形变小、茧层变薄、茧丝长变短和生产上茧率下降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树龄老化我县现有桑园树龄大都接近或超过10年,已过了3~8年的最佳旺盛生长期,随着树龄增长,桑园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 为寻求提高夏秋茧茧质的有效途径,省丝绸协会和省蚕桑学会于1993年5月12~13日在海安联合召开“提高夏秋茧茧质研讨会”,来自全省的有关专家和各重点蚕区的技术负责人,以及有关方面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目前我省夏秋茧生产的现状,围绕提高夏秋茧茧质这个中心,展开了专题研讨,并就影响夏秋茧茧质提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与会代表踊跃  相似文献   

10.
蔟具及蔟中环境对茧质的影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蔟具及上蔟环境蚕茧茧质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蔟具和上蔟环境对茧质的影响。试验证明 :蔟具和蔟中环境对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 ,以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和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进行蔟中保护 ,茧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84年的蚕茧产量比78年翻了一番,但蚕茧质量提高不快,各个庄口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以茧质较好的白蒲庄口与茧质中等的大明庄口相比,84年均发种5000张左右,白蒲年均张单产66.1斤,大明只有51.9斤;在茧质方面,据无锡试样厂对84年春茧的庄口原料排队样速报成绩;两个庄口相比,白蒲庄口的上车率要高7.41%,黄斑茧与内霉茧率要分别下降2%与8.66%,解舒率提高1.53%,净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以来,姜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蚕茧生产优质化工程,蚕茧生产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以蒋垛镇为代表的老蚕区蚕茧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05年,笔者对蒋垛镇的茧质波动情况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1茧质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蒋垛镇蚕茧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一大一差。即毛折大、蚕茧等级差,增加了原料茧的消耗。1.2二短。即一茧丝长短、解舒丝长短。1.3二轻。全茧量轻、茧层量轻。1.4四低。上茧率低、茧层率低、解舒率低、出丝率低。2原因分析茧质下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13.
1 推广方格簇的效果宁都县原来由于使用一些非优良簇具 ,造成茧质下降 ,卖价低 ,丰产不丰收 ,蚕农和公司蒙受了很大损失。我县春季多雨 ,虽推广过方格簇结茧 ,但因方法不当 ,簇的使用寿命极短 ,用一两次就没有用了。 1999年以来 ,通过不断摸索 ,掌握了一些经验 ,方格簇的使用寿命普遍长达四年之久还完好无损。至今 ,全县共推广方格簇 15万片 ,推广面达 90 %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方格簇所结茧与其它簇具的茧比较有许多优点。茧形匀称、茧色洁白 ,双宫茧比塑料折簇下降 9% ,比竹花簇下降 4 %~ 5 % ,无柴印茧 ,而塑料折簇 2 %左右 ,竹花…  相似文献   

14.
茧丝绸行业赖以生存的原料基础是蚕茧,蚕茧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茧站。茧站在茧处理方面的收烘行为,对茧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规范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保优保全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茧站收烘行为对茧质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茧站对蚕  相似文献   

15.
浅谈飞宇系列自动缫丝机对茧质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机型对茧质有不同要求,本分析了飞宇系列自动缫丝机对茧质的要求,并从蚕的饲养、蔟中管理、收烘等方面提出了改进茧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蚕茧生产有很大的发展,产量上去了,但质量不理想,突出的是解舒率下降,造成蚕茧经营上的亏损.从经济效益,从贸工农的方针考虑蚕业生产以及从提高本省、本地区蚕茧、丝绸的竞争力着眼,提高茧质已成为蚕业战线的同志们应该共同关心和研究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影响提高茧质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评茧方法不科学以干壳量为主要指标的评茧标准和方法不科学,突出追求和  相似文献   

17.
罗正宏  唐智 《中国蚕业》2009,30(4):53-55
对蚕期用地火龙加温与用火炉加温的养蚕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其它饲养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蚕期采用地火龙加温比采用火炉加温,全年平均5龄期缩短了18 h,方格蔟上蔟结茧率提高了8.5个百分点,每盒蚕种的产茧量提高12.15%,上车茧率提高了8.78%,干茧茧层率提高了4.12%,双宫茧率、下茧率分别下降4.4和18.7个百分点.蚕期采用地火龙加温的养蚕成绩与茧质明显优于火炉加温.  相似文献   

18.
湖州市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湖州市蚕茧质量的现状及近年来茧质下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蚕茧收烘工作,既是一个蚕茧干燥过程,又是一个保全茧质、补正茧质的过程,关系到农、工、贸三者的利益,影响着茧丝最终的质量、效益。若收烘处理得当,鲜茧干燥后既可减少解舒率等鲜茧指标的下降,又可对蚕茧的清洁、净度、丝胶溶失等质量指标具有一定的补正作用;若收烘处理不得当,虽然同样把鲜茧烘干了,但会大幅度影响干茧质量,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做好蚕茧收烘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烘茧规范》,加强收烘现场管理,干茧质量有所提高,较好地保全、补正了茧质,2001年解舒率65.9%,适干率100%,无霉蛹,干毛茧出丝率全年平均40.42%,洁净都在92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蚕病一直困扰着蚕桑业的健康发展,不少地区蚕病还十分严重,不仅降低了蚕茧产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茧质,致使有些户产量损失惨重,造成单产下降,乃至粒茧无收,单位面积效益降低,与其它农副产品相比,比较效益下降,很多地区因蚕病发生影响效益而出现毁桑。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更要靠蚕茧产量和质量来赢得市场。因此,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的培桑养蚕技术,继续发挥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殊优势,其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蚕茧质量,提高张单产,增加效益,坚定蚕农培桑养蚕的信心和决心。而茧质的优劣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多方面的探索表明蚕病对茧质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