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以来,迁安市先后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和华北五院(河北省农科院、北京农科院、天津农科院、山西省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实施了农业科技合作项目。时至今日,市院合作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进迁安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丽水农业科技》2010,(3):F0002-F0002
位于莲都区白口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丽水市农业生态科技园区规划》中的五园之一,由丽水市农科院负责实施,建设被列入2010年市政府重大项目前期。自去年10月以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丽水市农科院把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丽水市生态农业科技园”、“丽水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和“市农科院科研基地”三位一体来建设,现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昆明市农业科技工作围绕省、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积极搞好畜牧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示范,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52项,投入总经费10049.3万元,其中科技经费757万元,解决了畜牧生产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为保障昆明城市的肉食品供应和畜牧产业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从2004年起,重庆市科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六部门联合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以来,连续三年共选派1O名首席科技专家,10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名区县(市)级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活动”。目前,1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村基层,在科技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通过带技术、育品种、引项目,建立了大譬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也相继成长起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辜从三年前的较低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形成了“宝塔状立体网络、市区乡三级联动、团体式创新服务”的特派员工作格局,“十、百、千”科技特派员正在成为联结科技与农民的纽带。 他们不再局限于点对点的封闭服务,而是发展成为乡镇间联动,横向沟通,形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信息沟通渠道。并且,重庆市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舆论宣传,有些区县开辟了“科技CEO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宣传专栏,编制了特派员创业行动简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根据特色优势产业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思维知道科技特派员探索多种服务模式。有通过示范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推广优良品种“特派员+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以投资或技术入股“特派员+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农户”模式……多种模式激发了科技特派员、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 “十、百、千科技特派员下农村行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晌应,它有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得嘉陵江边的风景线越发亮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为制定广西“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总结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广西“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路径.[结果]广西“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实施、科技兴县(市)和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仍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科技投入保持增长不足、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滞后、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村的经营机制面临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挑战等问题.[建议]应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和现代育种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专项、加强基层科技能力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促进“十三五”广西农业科技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2):F0002-F0002
“十一五”期间,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技有力支撑了我省保障粮食安全、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抵御极端灾害性气候、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任务的实施,为在“十二五”期间营造更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加速发展贵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特举办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十大成就(事件)评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农村的发展过程中 ,农业信息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可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吸收、利用密不可分的。然而 ,由于缺乏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 ,我省农村还有相当比例的农民仍然从事着传统型的农业生产 ,经济效益低 ,脱贫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省在广大农村实施“知识工程”、“三下乡”等科技下乡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县 (市 )级公共图书馆汇集各门类的农业科技资料 ,对于普及和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等信息资源 ,千方百计为生产服务 ,为科…  相似文献   

8.
江阴市向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于1995年,多年来在稻麦高产高效示范、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与普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获得江苏省、无锡市的各级各类表彰和奖励。1997~2000年每年获得省、市“农业领导工程示范”特等奖,1998年获得“江苏百家生态农业先进村”,2000年获无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全国、广东省及湛江市 2 0 0 1~ 2 0 10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主要内容 ,对“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重点——“十大科技行动”、广东省计划实施的“九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及湛江市计划重点实施的具有湛江特色的“八大农业创新工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3):186-F0002
“十一五”期间,在广大农村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技有力支撑了我省保障粮食安全、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抵御极端灾害性气候、促进农民增收等重要任务的实施,为在“十二五”期间营造更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加速发展贵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特举办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十大成就(事件)评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探求农业科技资料与农民使用的结合点,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方式与农民需求相结合的路子及办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为“三农”服务,2004年市农广校对天津所属武清、宝坻、静海三个建立“资料库”的分校和宁河、北辰两个“图书角”的分校以及蓟县一个“科技下乡小分队”定点分校共6个点,进行了一次科技资料需求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500份,回收326份,其中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占60.5%,有201人,农村技术员占O.5%,有16人,农村基层干部占19.1%,有59人,自由经营者占16%,有50人。通过反馈的信息汇总结果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发展需求驱动下,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成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抓手。广东作为农业大省和科技强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力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对外开放,实现广东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总结了近年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政府搭台与院所积极参与相结合、整合创新资源与共建合作基地相结合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争取政府及科研项目支持、选择合作伙伴、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国际合作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广东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广东省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包括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战略,打造华南地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桥头堡”;整合国家和省各类平台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构筑科技交流新格局;加大力度培养有全球视野的科技人才及团队,切实提升科技创新实力;集聚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以期为广东农业对外合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闽西片区认真贯彻落实全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方案的部署,围绕“政府关心、百姓关心、社会关心”三个层面的需求,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和立足新农村建设三个抓手,健全完善院-市-企业、院-市-村、院-市-农民合作组织三个服务模式,针对龙岩、三明两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急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健康种植、养殖及深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等需求,派出科技人员进村入企,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创新、产业化”方针,提出了湖南省“十五”期间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实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回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十五”农业科技创新成就,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对策,旨在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6.
自市、县阳光办布置农民工转移培训“春风行动”以来,深泽县农广校把此项工作与传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起来,面向“三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到3月上旬,已进行宾馆、餐饮等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常识引导性培训4期,300多人;农业科技培训4期,5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新时期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可行模式,通过下派科技人员到闽北山区产粮大市建阳市挂职等实践,着力于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内容包括动植物十大类优良品种、五项综合技术、三个生产模式和一个体系建设。在实践中注意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促进“研”与“产”的结合;切实搞好“五个结合”,服务于大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爱国  林涛  胡宝民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39-12241
介绍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在河北省的分布、类型等基本情况,在对试点工作促进河北试点县(市)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效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试点工作在提升河北县(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破解河北“三农”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河北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25日,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在长沙隆重召开农民教育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一批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中涌现出的先进县市、优秀农民教育工作者和农民学员。自1999年我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启动以来,有26个县市区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100607人,其中有86320人获得了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统一颁发的“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证书”。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财政厅、共青团湖南省委决定授…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1):27-27,58
针对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后“三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围绕农业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农业部特制定《2 0 0 3- 2 0 1 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该规划任务旨在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五大“工程”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