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将携带Rht10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杂交转育成衍生矮源“渝矮2号”。对包括矮变1号及渝矮2号在内的一组国内外显,隐性矮源在杂交一代株高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渝矮2号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由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相当。  相似文献   

2.
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 5个普通小麦品种与 5个不同显性矮源回交 6代以上 ,产生的 5套近等基因系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下节间长、旗叶长和生物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显性矮源的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 ,回交父本的遗传背景对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有一定的修饰作用。所有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都极显著降低回交父本的株高、穗下节间长和生物产量。西农 0 2和矮苏 3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穗长没有影响 ;奥尔森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小穗数没有影响 ,对旗叶长影响比较小 ;矮变 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对回交父本的所有主要农艺性状有极显著降低作用。携带 Rht10突变基因的西农 0 2和矮变 1号矮源近等基因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西农 0 2矮源不同于矮变 1号矮源。此外 ,本文对如何降低显性矮源的负效应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小麦显性矮源对株粒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8个普通小麦品种与5个不同显性矮源进行回交产生的8套近等基因系,进行了株粒重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显性矮源对有效穗数没有显著影响,对株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有显著的降低作用,降幅最小的是具有奥尔森矮源的近等基因系,分别降低19.6%、26.9%和10.5%;降幅最大的是具有矮变1号矮源的近等基因系,分别降低68.9%、66.7%和24.7%。携带Rht10基因的西农02和矮变1号矮源转育的近等基因系之间的株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都显著或极显著,说明它们对普通小麦品种的影响不一致。具有显性矮源的近等基因系株粒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具有显性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重与株高的回归分析表明,适当提高显性矮源的株高可以提高株粒重。  相似文献   

4.
显性矮秆基因Rht10亚染色体水平导入“中国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4D染色体上携有Ms2-Rht10连锁基因的“矮败”小麦为模拟育种目的基因Rht10的供体,以“中国春”为受体,通过中国春与矮败小麦的杂交、回交,利用同源染色体片段间“交换”的功能,解除Rht10与Ms2(太谷核不育基因)的连锁,将Rht10与其所在的一个染色体片段导入中国春4D染色体相应的部位。测得Rht10与Ms2连锁解除时的交换值为0.12%,验证了Rht10与Ms2属密连锁的基因。Rht10导入中国春后,最初获得的是株高为72cm左右的半矮秆可育的“初级目标植株”,以其自交及中国春回交的后代所得的分离比例证实了Rht10通过交换在初级目标植株中处于杂合状态。初级目标植株自交分离出了Rht10纯合、株高为29.3cm左右(与“矮变1号”株高相当)的模拟育种的“目标植株”。Rht10导入中国春后所得的初级目标植株结实率较中国春原种显著降低,而目标植株则是雄性不育的,这表明Rht10在中国春核遗传背景条件下对普通小麦的育性有明显的负面效应。由于Ms2Rht10连锁中的Rht10基因可以在亚染色体水平上被操作,因此可以利用Ms2所标记的普通小麦染色体作为目的基因载体进行小麦属内染色体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5.
莆田农科所于1995年由福建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引入经该院多年改良的春性矮败小麦[2,3,4]。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在遗传育种上有较高利用价值。它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改进型,具有Tal(即MS2)显性不育基因与Rht10显性矮秆基因紧密连锁遗传的特点。矮败小麦与太各...  相似文献   

6.
矮秆基因对小麦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矮秆基因不仅降低株高,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也影响其它农艺性状。利用小麦品种丰抗8号,北京841和京411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研究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Rht10,Rht12延迟小麦抽穗期,Rht1b在丰抗8号背景下抽穗较迟,Rht1,Rht1s,Rht2和Rht3基因对轴抽穗期无影响;矮秆基因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一般也降低单株生物产量,但含有Rht1,Rht1s,Rht1b,Rht2基因的矮秆系与对应的高秆系相比单株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粒重差异也不显著,单株生物量的降低主要表现为秸秆重量的减少。含有Rht3,Rht10和Rht12基因的矮秆系与高秆系相比,单株生物量,单株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小麦骨干亲本“洛夫林10号”1BL/1RS在衍生品种中的遗传特征,利用小麦1B染色体上的17对SSR引物,对以洛夫林10号为亲本衍生的1~3个世代的14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洛夫林10号”衍生一代的“丰抗9号”和衍生二代的“京411”和“京437”很可能丢失了1RS外,其余的11个衍生品种极可能携带1RS,但各个品种携带的1RS在遗传构成上表现不同,说明在育种选择过程中1RS并非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遗传,而是与小麦的染色体发生了遗传重组。值得注意的是,“洛夫林10号”位于1BL上的Xgwm259~Xwmc728、Xwmc416~Xgwm153~Xwmc44~Xgwm259~Xwmc728和位于1RS上的Xwmc619~Xgwm413表现为区段遗传,进一步分析发现一些区段具有丰富的优异基因簇。这一结果提示,骨干亲本之所以能够在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是因为其具有区段遗传效应。深入探讨骨干亲本在衍生品种中的区段遗传效应对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矮败”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新近研制成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具有太谷核不育小麦Tal显性不育基因和矮变、与小麦Rht_10显性矮秆基因连锁遗传的特点。在高秆品种为父本与之杂交的子代群体中,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这种遗传行为对以株高作为标记性状判别不育株和可育株,用于常规育种或轮回选择都是极为有利的。为充分认识“矮败”小麦这一特性,并尽快用于育种,我们对这一新种质株高和育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和方法“矮败”小麦种子37粒,其上代父本为晋麦2148,1989年11月15日播种于盆钵中,盆栽管理和观察记载按常规进行。自1月12日起(多数单株开始拔节)挂标鉴定株号,  相似文献   

9.
引言小麦育种中应用矮秆基因改良抗倒性、在杂交上应用无互补致死效应的显性矮秆基因较为有利.冬小麦突变体Karcagi 522M7K就是这一类型的矮源之一.Karcagi 522经γ射线处理诱发了突变等位基因(Viglasi,1968).本文报道的是通过F_2单体分析Karcagi 522M7K的矮秆基因Rht12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18株系的抗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我国大豆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毒病害,SMV株系SC18是我国东北和南方两大产区的优势株系,在黄淮大豆产区亦零星发生。本研究对5个抗×感杂交组合衍生后代分离群体接种SC18后,发现各组合F_1均抗病,F_2表现3∶1(抗∶感)分离比,F_(2∶3)表现1∶2∶1(抗∶分离∶感)的分离比,表明5个抗病亲本(中作00-683、滨豆95-20、东大2号、中品661和RN-9)对SC18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抗×抗杂交组合"中作00-683×东大2号"衍生后代分离群体接种SC18,F_2出现15∶1(抗∶感)的分离比,表明中作00-683与东大2号可能各携带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SC18的抗性,且独立遗传;抗×抗杂交组合"中作00-683×滨豆95-20"的F_1、F_2和F_(2∶3)在接种SC18后均未检测出感病株,表明中作00-683与滨豆95-20所携带的对SC18的抗性基因是等位的。利用RN-9×7605重组自交家系将RN-9对SC18的抗病基因Rsc18定位到大豆6号染色体(C2连锁群)SSR标记Satt286和Satt277之间,遗传距离为6.12和4.69 cM。  相似文献   

11.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了解黄淮麦区部分骨干品种(尤其是西农系列品种)的春化和光周期特性、矮秆基因、抗赤霉病基因类型及全基因组优异位点的分布,以西农979、西农511等近年黄淮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共64份)为材料,采用分子标记及小麦35K芯片对供试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份材料含有显性春化基因 Vrn-D1(20.3%),3份材料含有显性基因 Vrn-B1(4.7%),未检测到显性基因 Vrn-A1和 Vrn-B3;除中国春和宁春45外,其余62份材料均含光周期不敏感基因 Ppd-D1a;9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 Rht-B1b,28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 Rht-D1b,35份材料携带矮秆基因 Rht8;15份材料同时含有 Rht-D1b和 Rht8;苏麦3号和兰考198含抗赤霉病基因位点 Fhb1。芯片检测结果发现,西农系列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共含有1 049个特异SNP,集中在2A和6B染色体上,这些位点可能是决定西农系列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的重要遗传位点;所有参试材料共含有1445个相同的SNP位点,集中在2D和3B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2.
1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复等位多态特性”的发现 小麦矮化育种导致了“绿色革命”,矮秆基因已成为现代小麦育种的主要遗传支撑。但当今世界小麦育种仍局限于使用隐性矮源,已发现、报道的显性矮源均因植株极度矮化而未能在小麦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不但存在着“遗传脆弱性的潜在威胁”,而且由于现代小麦育种的理想株高仍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缺少株高在70~80cm左右的单基因矮源。因此,开拓小麦育种新矮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南农业大学麦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矮秆基因在中国不同麦区的分布,以及株高和小穗密度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分析3个矮秆基因 Rht1 Rht2 Rht8在211份不同麦区小麦自然群体中的分布,并结合其在不同环境下株高、小穗密度以及赤霉病抗性的调查数据,分析矮秆基因 Rht1 Rht2 Rht8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麦区矮秆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 Rht1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麦区, Rht2 Rht8主要分布在黄淮麦区;(2)与野生型品种相比,携带 Rht1 Rht2 Rht8的小麦品种,株高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3)携带 Rht2 Rht8的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品种,而携带 Rht1的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则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品种;(4)携带 Rht2 Rht8的小麦品种,小穗密度显著大于野生型品种,而携带 Rht1的小麦品种,小穗密度则显著降低。因此,不同矮秆基因对小穗密度性状的遗传差异可能是导致小麦赤霉病抗性和不同麦区矮秆基因选择利用差异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15、蚌珠芒、南粳1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杂交,对各组合的F_1、F_2和B_1F_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南粳15和中百4号均由两对连锁的显性基因控制,交换值为30%。等位性测定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的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南粳15和中百4号也均有一对显性基因与Xα-3等位;青华矮6号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与Xα-4是等位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5个水稻品种邳早l5、蚌珠芒、南粳l5、中百4号和青华矮6号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等位关系。这5个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lO33杂交,对各组合的F1、F2和B1F1群体的抗性测试表明:邳早l5和蚌珠芒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南粳l5和中百4号均由两对连锁的显性基因控制,交换值为30%。等位性测定表明,邳早15和蚌珠芒的一对显性基因与Xa-3等位,南粳l5和中百4号也均有一对显性基因与Xa-3等位;青华矮6号的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与Xa-3是等位的。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种质陇矮l号矮秆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了解春小麦新创种质陇矮1号的矮秆性遗传规律,2000~2001年对“陇矮1号”的矮秆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陇矮1号”分别与三个高秆亲本“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杂种F1代株高表现可知,其F1代株高介于高亲值与中亲值之间,且D为负值,说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隐性矮秆基因控制。“陇矮1号”与“老芒麦”、“和尚头”和“高原602”的F2代株高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或2对以上隐性基因控制。此外,超亲分离表明“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还受到一些微效基因的影响。对各组合回交世代BCl和BC2株高分离结果进行x^2测验,BCl的矮秆株数与半矮秆株数之比为3:1,而BC2的半矮秆株数与高秆株数之比为1:3。因此,推断“陇矮1号”的矮秆特性受2对主效隐性矮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7.
用子叶法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分析抗病亲本绥农10和感病寄主Williams的杂交F1、F2、F3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1单株均表现为抗病;F2群体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由F2感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均表现感病,F2抗病单株衍生出的F3株系抗感分离株系比值符合1∶2;说明绥农10中对大豆疫霉根腐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1对单显性基因控制,将该抗病基因拟名为RpsSN10。用500对大豆SSR引物和124株绥农10/Wil-liamsF2分离群体对RpsSN10基因进行定位,将RpsSN10基因定位在F连锁群上,其中标记Satt423和Satt149与RpsSN10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cM和11.2cM,并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  相似文献   

18.
“79—1163”是湖南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用“湘矮早九号”与“温选10号”杂交,经7代选育,于1979年育成的一个迟熟早籼品种。1980年至1982年参加湖南省一年预备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全生育期比“湘矮早九号”缩短1—3天,增产0.6—5.98%,居第一名。1983年至1984年参加南方稻区区域试验,全生育期比“广陆矮4号”长3—4天,平  相似文献   

19.
粳型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56 × R8018选”的F6 选种圃中,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表现半矮秆。 说明该半矮秆突变材料的矮生性表达为显性, 无细胞质效应。F2 群体植株株高性状发生分离,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说明该半矮秆材料的矮生性表达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0.
小麦育种和种子提纯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栽培品种 ,然而 ,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非整倍体状态可能降低品种的纯合性。本文主要研究半矮秆小麦品种中导致高秆变异类型的非整倍体的频率。 Rht1和 Rht2是最普遍存在的矮基因 ,分别位于 4 B和 4 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的高秆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结构依据表型和子代细胞遗传学分析来确定。带有 Rht1基因的 6个品种平均产生 0 .15%的4 B单体植株 ,这些单体植株平均比整倍体植株高 16 %~ 2 2 %。携带 Rht2的 5个品种平均产生 0 .0 6 %的4 D单体植株 ,其高度比整倍体植株平均高 12 %~ 18%。结果表明 ,4 B和 4 D单体导致高秆变异类型存在于数种半矮秆品种中 ,但是携带 Rht1的半矮秆品种出现高秆变异类型的频率和株高增加的程度均较高。因此 ,应用 Rht2产生半矮秆株型有助于使高秆变异类型的出现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