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后,随着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正大步迈入智慧农业的新时代。智慧农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成为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结合山东省淄博市农业发展状况,分析了农机智能化和智慧农业应用发展的现实环境,进而提出农机智能化和智慧农业应用的策略。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而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农机智能化农机应用创造有利环境,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发展加速了智能化农机的推广普及,新型农村合作社为农机智能化和智慧农业应用提供机制保障。为了进一步加快智慧农业应用发展,淄博市应当大力培育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推广智慧农业产品和技术,不断完善智慧农业相关配套设施,增加智慧农业投入。  相似文献   

3.
农业种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证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智慧农业建设的核心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并通过云计算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提高农机的智能水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帮助人们收获农产品.因此,通过智慧农业的建设,不仅展现我国最新研发的科技成果,也彰显大国实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刘振广 《南方农机》2023,(12):188-190
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了农业智能化水平,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笔者概述了智慧农业的成果和意义,分析了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探究了通过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推动智慧农业应用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合理化应用先进农机技术和生产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农业限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全方位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很多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技术相结合,更好的对各个行业进行不断创新、完善、发展.农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也是支撑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农耕包含着先人的智慧、勤劳.我们要把科学技术、创新技术融入其中,促使农业智能化发展.通过分析农机智能化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总...  相似文献   

6.
7.
陈钦源 《南方农机》2019,(13):62-62
随着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农业机械应用场景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中,能提升农机运行性能和效率,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此,文章对我国推广农机智能化和智慧农业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展望了智能化农业机械和智慧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虎 《河北农机》2024,(1):31-33
作为人口大国,一方面得益于庞大人口基数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必然要面对大基数人口结构下对于资源的消耗与依赖。在庞大的人口结构下,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才能够谈发展。很显然,发展农业,不仅仅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千百年来虽然在农业生产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与作用下,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都得到巨大的进步与提升。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局面,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更高,应用智慧农机来发展数字农业已经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就智慧农机的特点,数字农业发展中智慧农机应用面临的挑战以及应用策略进行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梓权 《河北农机》2023,(20):27-29
随着社会进步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农机智能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机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机智能化技术是指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等为目标的技术。目前,农机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目前农机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机智能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农机智能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阐述了农机智能化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两者的融合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1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成效 2008年,阜宁县农机部门在省市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全县农机总动力50.41万kW,拥有农机总资产达2.1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和拉动下,我市农机发展势头迅猛,农机的拥有量、作业量和机械化水平稳步上升。2009年我市农机化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汇总情况表明,全市新增农机化投入5600万元,新增农机具6130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4.6万台49.9万kW,分别比2008年增长13.6%、8.6%,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6%,增长了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13.
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以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适应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一是农机服务领域不宽,许多农机服务项目局限于田间作业,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农机作业市场的要求;二是农机化技术储备、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短缺,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三是农机化投入资金少,融资信贷能力弱,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张岳  田聪华 《南方农机》2023,(22):80-82+10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数字农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慧农机的推广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团队概述了数字农业的定义、优势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昌吉州的农业资源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现状,结合具体数据探讨了昌吉州智慧农机在农业种植、养殖和农田管理等环节中的应用成果,以及智慧农机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带来的效益,并针对目前昌吉州智慧农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从而提高昌吉州智慧农机应用水平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农业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工业,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智慧农业是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装备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生产是个资源消耗巨大的行业。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利资源和土地资源明显不足。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不足35%,农村能源利用率约为25%。资源的不合理消耗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发展低碳农业十分必要。发展高效、智能化农业机械和设备,有利于新能源、水资源、肥料及农药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农机智能化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对农业生产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论述了农机智能化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其优势,最后分析了农机智能化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吴君 《南方农机》2024,(2):176-178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以及推动智慧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智慧农业视角,阐述了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环境感知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农机定位技术、跟踪控制技术、电子智能技术等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并预测了仿真技术、逻辑思维技术等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农业生产质效,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庆梅 《河北农机》2023,(6):106-108
智能农业破坏了我国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田间生长条件的实时动态观察、有效感知和有效控制,为作物种植环境奠定了更加科学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农业经营互联网智能化管理、高效化经营、多元化发展,大幅提高了农业产量与质量,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比如,使用卫星遥感、物联网设备可以更有效地采集农作物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可以开展精细化栽培、生长环境监测等,并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定位,实现服务的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同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农机维修难的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卅,农机维修点建设滞后与当前农业机械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