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酶解法制备了玉米抗性淀粉,在固定的微波糊化条件下,考察了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普鲁兰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对抗性淀粉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3 U/g干淀粉、酶解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干淀粉、酶解时间4 h最佳实验条件下,抗性淀粉收率可达14.38%,实验结果可为微波辅助酶解法制备玉米淀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α-淀粉酶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固定化酶的优越性,酶的固定化的方法分类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甘蔗纤维素衍生物为载体,用共价键结合法固定α-淀粉酶。根据温度、pH值、α-淀粉酶的浓度以及α-淀粉酶与甘蔗纤维素衍生物载体的配比对α-淀粉酶固定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固定条件为:温度60℃,pH值为6.0,α-淀粉酶的浓度为60U/ml,α-淀粉酶与甘蔗纤维素衍生物载体的配比为50ml∶1g。缓冲溶液为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通过吸光度法测定所得固定化酶的活力为34.77U/g固定剂。测得米氏常数为12.88g/L,半衰期为3.17h,固定化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α-淀粉酶脱离在产品中,所以可以减少额外的加工费用,同时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绿豆为原料,研究α-淀粉酶对绿豆粉酶解工艺.[方法]以离心沉淀率作为指标,通过对料液比、酶解时间、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测定饮料沉淀率以确定酶解绿豆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料液比1∶11,酶解时间110 min,温度65℃,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200 U,绿豆谷物饮料酶解效果最佳,在该条件下离心沉淀率为29.68%.[结论]酶解后饮料的沉淀率降低,产品口感爽滑,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DS),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SDS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法制备SDS的最佳条件为:pH 6.5,酶反应时间50min,温度50℃,α-淀粉酶用量240 U,在此条件下SDS最高产率为7.1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β-淀粉酶法制...  相似文献   

5.
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为降低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成本提供参考。【方法】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以葡萄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选取反应温度、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m(α-淀粉酶)∶m(糖化酶)=3∶1)、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L25(5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法对酶解产物的物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底物质量浓度0.1 g/mL、加酶量为干基底物淀粉质量的0.6%、反应时间4 h、反应pH 4.0,在此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最高,为802.9 g/L。HPLC、SEM、XRD测定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中葡萄糖所占比例最高,酶解未破坏马铃薯淀粉晶型结构,酶解作用只在淀粉表面发生。【结论】得到了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了较好的碳源,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α-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琴  陈海魁  李瑞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63-19265
[目的]获得在某些方面性能优良(如耐高温、耐强酸、耐强碱等)的α-淀粉酶产生菌。[方法]对α-淀粉酶产生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从稀释样品涂布的淀粉筛选平板上筛选出10株有明显淀粉水解圈的单个菌株,又从中得到3株α-淀粉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X6、X8和X10。这3株菌的最适pH值均在中性范围内,最适温度均为60℃。Ca2+能提高酶的热稳定性,X6和X8在Ca2+浓度为0.02~0.04 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X10在Ca2+浓度为0.03~0.04 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当Ca2+浓度继续增大时,酶的热稳定性反而降低。[结论]为满足不同行业对不同特征α-淀粉酶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进行了定位,确定该酶为胞外酶,且只有一型α-淀粉酶。采用切胶纯化得到纯酶,SDS-PAGE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2ku。研究显示,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2,通过酶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该酶热稳定性较差,而pH值在4.86~10.47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α-淀粉酶产生菌分离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获得在某些方面性能优良(如耐高温、耐强酸、耐强碱等)的α-淀粉酶产生菌。[方法]对α-淀粉酶生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从稀释样品涂布的淀粉筛选平板上筛选出10株有明显淀粉水解圈的单个菌株,从中又测定得到3株α-淀粉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即为:X6、X8和X10。这3株菌的最适pH值都在中性范围内,最适温度均为60℃。Ca^2+能提高酶的热稳定性,X6、X8在Ca^2+浓度为0.02~0.04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X10在Ca^2+浓度为0.03~0.04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当Ca^2+浓度继续增大时,酶的热稳定性反而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满足不同行业对不同特征的α-淀粉酶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青海省春小麦主要良繁基地都兰县香日德(柴达木盆地高海拔地区)的春小麦发芽率明显低于青海东部乐都(海东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本实验利用两地4个小麦品种,通过TP发芽纸法,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大田发芽环境,测量了7日萌发期内的α-淀粉酶酶活,并加以比较。青海低海拔地区小麦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高海拔地区,4个品种在乐都地区种子萌发期间α-淀粉酶活性均明显高于香日德地区,这可能是导致香日德小麦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乐都的原因之一。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受籽粒水分含量、籽粒成熟发育阶段、储藏条件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同时,小麦萌发过程中需要一系列酶的作用,其中α-淀粉酶对萌发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家蚕丝素固定化α-淀粉酶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脱胶蚕丝用稀碱溶液处理后制成多孔的碱化丝素,经物理吸附方法固定α-淀粉酶,制得碱化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碱化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439.81 U,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48.33%,活力表现率为74.18%.同样,蚕丝经高浓度氯化钙溶液溶解、脱盐等处理后制成丝素粉末,经吸附后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了α-淀粉酶,制成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每克粉末状丝素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为509.09 U,活力回收率为58.33%,活力表现率为83.45%.经对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表明:碱化丝素和丝素粉末均能较好地固定α-淀粉酶;最适温度比游离酶升高了10 ℃;最适pH降低了0.8~1.0个单位,固定化酶具有较长的操作半衰期(26~38 d)、较强的抗蛋白质变性剂(8 mol/L尿素溶液中的活力在80%以上)和贮存稳定性(贮存60 d后,其活力大于50%);实验还发现:在制备固定化淀粉酶时,酶的最适浓度为2.8~3.2 g/L,戊二醛的最适浓度为0.2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耐高温α-淀粉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通过考察耐高温α-淀粉酶对面粉糊化特性以及制成面条烹煮损失的影响,找出合适的该酶添加水平和制作面条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酶添加量的增大,面粉的峰值粘度、谷值黏度、回生值以及最终黏度都呈降低趋势,破损值一直增大。此外,酶添加量与面条的表观、透明性以及光滑性呈负相关,当加酶量为0.1U/g(面粉)时,面条的烹煮损失及面汤的浊度最小,品质较好。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生产面条的最佳配比为:加酶量0.1U/g、加盐量1%、加碱量0.15%(均以面粉质量计)。  相似文献   

12.
刘雅琴  乌日娜  段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888-19890
[目的]优化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条件。[方法]在筛选出的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基础上,对其培养基C、N含量、接种龄、接种量、初始pH值、摇瓶转速及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龄14 h,接种量8%,初始pH值5.5,发酵温度35℃,转速150 r/min,接种菌液量25 ml,培养基中C、N的含量分别为1.0%。[结论]在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到31.4 U/ml,比未优化时提高了65.3%。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乌鲁木齐地区啤酒厂、面粉厂、酱醋厂等地采集的酒渣、麸皮和酱渣中筛选淀粉酶产生菌.[方法]筛选采用可溶性淀粉培养基和K-KI染色;酶活测定采用硝基水杨酸法;菌株鉴定使用法国梅里埃细菌自动鉴定仪.[结果]得到9株酶活较高的淀粉酶产生菌,其中1株编号为A-1的菌株酶活最高达28.17 U/mL,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并对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90℃,最适pH为8.0,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粉.[结论]该菌株为碱性高温淀粉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的工艺条件,为提高糖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以DE值为测定指标,液化过程选取淀粉质量浓度、加酶量、超声功率、液化反应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酶解工艺条件;糖化过程选取加酶量、超声功率、糖化反应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糖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浓度0.3 g/ml、加酶量2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反应时间1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糖化反应时间60h.[结论]研究得到了超声波辅助淀粉酶和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工艺条件下,DE值达到107%以上,能够提高糖收率,节约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WB-11菌株耐高温α-淀粉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中分离到一α 淀粉酶组分 ,经PAGE及SDS PAGE检测为电泳均一的纯酶蛋白。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 95℃ ,5 0和 70℃条件下酶活性稳定 ,90℃保温 30min残余酶活力为 2 8 9%。该酶最适作用pH为 6 0~ 6 5 ,在pH 5 0~ 8 0内稳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 5 90 0 ,等电点 6 94 ,对可溶性淀粉的Km 值为 0 4 1mg·mL-1 。Ca2 + 、Mn2 + 、Cu2 + 、Co2 + 及Ba2 + 对酶具有激活作用 ,其中Ca2 + 激活作用最显著 ,且以 4~ 8mmol·L-1 浓度为最适。Ca2 + 还能显著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4mmol·L-1 Ca2 + ,90℃保温 30min ,酶的残余活力提高至 83%。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索江西红壤α-淀粉酶分离株的多态性。[方法]以江西红壤中分离的产α-淀粉酶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研究产α-淀粉酶菌株的多态性。[结果]从江西红壤中共分离到33个产α-淀粉酶的菌株,用HhaI酶对这些菌株的16S rDNA进行酶切,共得7种酶切类型。这些菌株存在表型差异,而且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菌株间遗传背景有很大相似性,但个别谱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产α-淀粉酶的菌株在红壤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田间发芽成苗率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原因,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期间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玉米籽粒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发芽环境条件而异.高活力种子胚乳的蛋白酶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发芽比低活力种子的高,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较小.胚乳蛋白酶活性在10℃和25℃下的比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玉米种子胚中蛋白酶的活性比胚乳的高,且高活力种子胚的蛋白酶活性较高.α-淀粉酶的活动开始于吸水约5 h时的种子中,发芽5~6 d时活性达最高.在10℃发芽时,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显著地高于低活力种子,但在25℃发芽时两者差异不显著.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发芽,玉米种子的蛋白酶活性增高,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高活力种子的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甘蔗品种(种)叶片α-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基因型效应较大,12个供试材料间的差异明显,种间的差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较为密切,其变化呈典型的单峰曲线,活性的最高峰出现在甘蔗的旺长时期。几乎所有供试材料酶活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分蘖末期至伸长初期,同一材料的β-淀粉酶活性通常高于α-淀粉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