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蚕茧质量是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普及推广简易活动蚕台与蔑片蔟配套养蚕是切实改变我县蚕桑生产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走出困境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县1995年以前,由于饲养条件得不到改善,饲养技术达不到各项技术要求的指标,因此蚕茧质量始终上不去,仅1995年一年售茧亏损达10万元之多,这足以说明以质量求生存、以单产求效益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饲养技术,抓好“三高”蚕业发展,赢得我县蚕茧质量的声誉,使之以优取胜站稳脚跟,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此我们认真分析对比了1995年初从四川省蚕研所引进的塑料编织蚕网活动蚕  相似文献   

2.
<正> 以质量求生存,以单产求效益,下决心提高养蚕技术,抓好“三高”蚕业发展,赢得我县蚕茧质量声誉,使之以优取胜,站稳足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推进我县蚕业科技进步,改变我县蚕桑生产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的状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对此,我县从1995年初特从四川蚕研所引进塑编蚕网活动蚕台及配套蔑片蔟综合应用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推广应用的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伍化平 《四川蚕业》2000,28(2):46-48
<正> 以小蚕共育(发蚁),省力化养蚕及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为代表的养蚕实用技术,经实践证明,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增加蚕农收入,增加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近几年,各地对此加大了推广力度,加快了推广步伐,以实现蚕茧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推动蚕茧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我县这方面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农户每购1套活动蚕台,补助50元;乡镇业务人  相似文献   

4.
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丝质量。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认为当前蚕业生产主要是在选用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收茧上存在不足;提出要实现优质蚕茧生产必须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家蚕品种、改进养蚕技术,普及方格蔟具,适时售茧,采用"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评茧标准收购鲜茧等配套技术与管理政策来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优质增效养蚕模式即蚕桑良种+小蚕木屑炉或靠壁灶加温+薄膜覆盖蚕匾育+大蚕蚕台育十全龄三回育+蚕病综防技术+方格蔟上蔟(蚕茧优质技术)。该模式注重蚕桑生产的质量效益,从桑树栽种时就强调栽种优良品种.订种时选用优良蚕品种,饲养过程中强调使用省力节本高效的养蚕技术,上蔟一律使用方格蔟,确保蚕茧生产优质高产高效。金华市磐安、武义、永康等县即采用该模式,每50kg鲜茧收购价比全省平均价高出200余元。  相似文献   

6.
沈亚萍  肖丽 《中国蚕业》2001,22(1):54-54
近年来安吉县通过对蚕业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对推动湖州西部低丘缓坡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从桑园基地、桑蚕良种、省力化养蚕、改善蔟具等一系列效益蚕业新技术配套应用已见成效,蚕茧产质量呈现了恢复性增长和提高,蚕茧总量首次挤入湖州市前三名。  相似文献   

7.
框架式活动蚕台设计科学、操作简便,既增大了养蚕空间,又相当省工省力。每一组蚕台可饲养蚕种2张,一间40m2左右的房屋可饲养4张蚕种。由于蚕台活动,可收可放,使大蚕除沙十分省力,上山时只需将方格蔟搁挂在蚕台上即可自动上蔟营茧。饲养的蚕生长发育良好,蚕茧产量、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现将制作一组框架活动蚕台的过程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1.1 选用水杉或其它杂木加工成各种规格木条:(1)竖柱 240 × 5 × 7cm 10根;(2)蚕架框173 × 10 × 3cm 32根、116 × 10 × 4cm 20根;(3…  相似文献   

8.
不良环境对秋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自养蚕布局调整以后,秋蚕饲养量均占年饲养量的70%以上,秋蚕饲养的好坏,对全年蚕茧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秋茧质差量低不仅制约了全年亩桑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拉大了与先进地区的蚕茧质量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蚕品种、桑叶质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养蚕的目的,是要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与较高的经济收益。推广优良蔟具,搞好上蔟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纸板方格蔟是蚕业界公认的优良蔟具,它具有按照蚕体和茧形大小设计、规格一致的长方形孔格,适宜熟蚕各自营茧,互不干  相似文献   

10.
伍化平 《蚕学通讯》2000,20(1):59-61
以小蚕共育(发蚁)、省力化养蚕及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为代表的养蚕实用技术,经实践证明,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增加蚕农收入和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近几年,各地均对此加大了推广力度,加快了推广步伐,以实现蚕茧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推动蚕茧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近几年我县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户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每购1套活动蚕台,蚕桑部门补助50元。乡镇业务人员每推广1套奖10元,比任务每短少1套惩扣5元。推广发蚁工作要求局所有业务人员人人联系发蚁点,每发1张蚁补…  相似文献   

11.
提高蚕茧质量 促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歙县茧丝绸产业现状,并在归纳分析影响蚕茧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蚕茧质量提高、推动歙县茧丝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即加强宣传和引导,增强蚕农质量意识;顺应环境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桑、蚕品种;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优化养蚕布局,减少蚕病发生;精心饲养家蚕,增强家蚕体质;选用优良蔟具,加强蔟中管理;规范收购秩序,做好收烘管理。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余杭区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为了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2003年我们从蚕品种、饲养方式、蔟具改革等方面着手,引进雄蚕品种(秋华×平30),推广大棚养蚕,采用方格蔟上蔟等,从而全面提高蚕茧品质和蚕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养蚕批次的安排是养蚕上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养蚕批次安排得当,既能做到充分利用桑叶,提高桑叶的利用率,又能稳定蚕造,减少蚕病的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收入;相反,如果安排不当,不是浪费桑叶,就是不能稳定蚕造,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从近年来我县的养蚕情况来看,无论是生产队集体,或者是私人养蚕户,都以每月饲养一批的好,以每月饲养两批的较差.每月饲养一批的蚕造比较安全比  相似文献   

14.
姚仙岭 《中国蚕业》2013,34(1):73-75
从队伍建设、桑园设施建设、调整养蚕布局、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模式、大蚕良桑饱食、方格蔟上蔟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效益的具体做法,以期不断地提高淳安县姜家片的蚕桑生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 新津县为成都市郊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1994年养蚕发种近万张,因其桑园成片集约栽培,全面推广小蚕共育和纸板方格蔟,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解舒好,1995年四川省蚕学会年会在该县召开,得到与会专家和行业人士的认可。由于近几年丝绸市场持续疲软,经济效益下滑亏损,在农业内部面临水果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竞争,加上该县丝绸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16.
李仕亚  付强  仝斌  程怀武  凡周 《四川蚕业》2007,35(3):23-26,35
落蔟蚕的发生不仅造成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成为新形势下制约蚕茧产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调查分析睢宁县产生落蔟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落蔟蚕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落蔟蚕的发生不仅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还直接影响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成为新形势下制约蚕茧产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调查、分析睢宁县发生落蔟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落蔟蚕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省蚕桑生产已形成了一批蚕茧生产基地,并逐步向集约化、适当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由于蚕农经营规模扩大。省力化养蚕技术不断普及,如大蚕隔沙育、室外棚架台、地面育等。采用与之配套的自动上蔟技术,对蚕茧生产起到了省力、省工、省投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在采用自动上蔟过程中,使用普通蔟具(草龙、篾折蔟等)则因单位蔟具面积熟蚕过多,导致柴印、双宫、黄斑等次下茧增多,降低了上茧率。因此,  相似文献   

19.
小蚕饲养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小蚕饲养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养蚕生产的成败。自前农村饲养小蚕普遍存在“三差”;即桑叶质量差,保温保湿差和防病卫生差。不能满足蚕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条件、气象条件和卫生条件,蚕病发生率高,蚕头损失严重,结茧率低。面对当前农村养蚕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养蚕  相似文献   

20.
段汝吉  雷芳 《四川蚕业》2009,37(1):56-57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桑生产上最好的蔟具,是提高茧质和效益的最佳途径。在上蔟时需准备比养蚕区大1.5倍的上蔟室,很多蚕农就在室外搭棚上蔟,遇到气温高时蚕儿高温吐丝形成很多双宫茧多层茧影响上茧率,遇到刮风下雨时蚕茧容易被淋湿影响茧质。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又不多占上蔟室。下面我就活动蚕台与方格蔟的配套使用同大家探讨一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