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俊 《农业考古》2008,(6):253-256
民间祖吝画像是中国民间以祭祀祖宗为目的而绘制的祖先容貌图.在江南,明、清时期大小宗族姓氏为祖宗、名士造像的风气比较普遍.双彩乡下宅村唐、宋、明、清时期官宦名士辈出,至今保存了"阵容庞大"的祖容画像群,本文对其绘画特色、独特的保存方式及画像与世俗生活、伦理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衫子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重清谈,个性上率性而动,服饰上不拘小节,衫子在此时流行,并得到文人名士的推波助澜,成为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孝之情和孝之礼。汉代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化改造,注重忠孝一体。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发挥孝之情的重要意义;竹林名士阮籍、王戎分别以自己的守丧行为指斥孝之礼的虚伪和束缚;两晋名士融合孝之情、礼矛盾,将曾经尖锐的情、礼对立消融为率性尊礼。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东汉末以来荆州名士具体人数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由于荆州的政局安定 ,经济、文化较为发达 ,地理位置的优越 ,使北方名士主要是关西与豫州名士多避乱于此。刘表政治上并不重用他们 ,但他们对荆州的文化学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唐宋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相对而言,明清之际则有所忽视。实际上,明末清初也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明代中后期以降,茶馆在城市中大量涌现,茶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广大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之艺术;另一方面,文人茶事这一脉在明清之际也同样得到提升,日益走向精美与精致,这一点在明末清初名士张岱身上可以得到绝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历代爱梅名士长眠之所进行了调察、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陆羽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探索其生平,尤其是流寓湖州后的行迹,对深入研究陆羽及《茶经》不无裨益.杼山是湖州的一座名山,中唐时期,由于诗僧皎然、茶圣陆羽、书法大家颜真卿以及"江东名士"的聚集,杼山成为中华茶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8.
正"下榻"这个词语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后汉书·陈蕃传》中记载,陈蕃性情耿直,行为端正,不畏权贵,被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因此,当时讲气节的文人名士都愿意同他交朋友。在他任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太守期间,当地有一位品行高洁的名士周旦,平日里很不喜欢与官员交往,前几任太守的邀请他都拒绝了,但却与陈蕃相处融洽。  相似文献   

9.
文论史上的“义熙诗风”与“元嘉诗风”,人为地把浑然为一的诗风演进按照朝代一分为二。其实,晋宋之际,由作者构成而论,超凡脱俗的名士群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正是才艺出众的文士群体的天下;据审美趋向而言,名士钟情于清谈,争胜于谈锋,大都重理而轻文,而诗人钟情于吟咏,竞逐于才藻,往往重文而轻理。晋宋的诗运转关,使“情”、“采”向文学复归,体现出诗骚传统的归位,意味着中古文学在晋宋之际的新生,为南朝文学的兴盛提供了方向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鸡泽是战国名士毛遂故里、千年古县,历史上有成语毛遂自荐,这足以说明该县的文化历史悠久。鸡泽县位于冀南黑龙港流域,地处河北省南部,面积只有337hm2,人口仅有26万。然而,这个千年古县、农业小县竟是盛  相似文献   

11.
白雪 《百姓》2007,(11):40-42
京西多古墓北京西郊香山海淀一带,向来被称为"风水宝地",这里是历史上的京畿地区,是历代帝王贵胄、骚人墨客涉足游憩之佳境。在我国传统的隆丧厚葬习俗的影响下,这里很自然地成为帝王后妃、皇亲勋戚、太监官吏以及名士文人  相似文献   

12.
名声是古代执政者取士的重要依据。东汉后期,士人浮华交结促成了大量名士的产生,其激扬名声的干政之举更使得名声成为影响选官的重要因素,"以名取士"靡然成风。然至曹魏时期,明帝一度下诏"选举莫取有名"。名声的异化、物化是其被弃绝的内在诱因;有识之士的名声批判为其消沉奠定舆论基础;曹操及继任者对名声的厌弃降低了名声的政治影响力;而新生曹魏政权的集权统治才是其时选举"莫取有名"的根本动因。这一转变体现了皇权对士权的强力压制,而士人形成于民间的"名声"改以朝廷评定的"品第"形式存在。这是士权、皇权相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公园经历了城市公园运动、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园林的影响、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形成等四个发展阶段.同时其设计风格的演变也经历了六个时期,即风景式田园风格时期、规则式几何风格时期、实用主义风格时期、公众性露天风格时期、多元化风格时期和生态化风格时期.研究西方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及设计风格的演变,对我国城市公园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孢子发育时期是影响矮牵牛花药培养出苗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直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对矮牵牛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和花药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矮牵牛小孢子发育要经过四分体时期、单核期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各时期的形态特征明显.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的外部形态特征、花药的颜色密切相关.同一花蕾小孢子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渐续性即不同步性.根据花器官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最佳时期所对应的选蕾标准.  相似文献   

15.
美文伴美食     
老猫 《农家科技》2014,(12):92-92
“爱知识的人扑到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高尔基说的这句话。文化和吃,被这个比喻拉到了一起。其实中国人不仅这么说,很早就这么做了。比如脍炙人口的“汉书下酒”的故事,说的是宋朝名士苏子美——就是在苏州盖沧浪亭的那一位,酷爱读书,这位名士住在老岳父家里,每天晚上读书,要喝一斗酒。看《汉书·张良传》看到博浪沙张良狙击秦始皇时,他拍着巴掌说:“可惜,没打中。”喝了一大杯。看到张良见刘邦时,称“此天以授陛下”,又叹口气:“这对君臣相见真够难的。”喝了一大杯。他岳父看他这么读书,笑着说:“真是每天一斗不算多啊。”  相似文献   

16.
陈天霓赣省天霓技不凡 ,制栽科教俱深谙。撰成“对夹”惊人作 ,推出神茶可解烟。叶惠民香江名士惠民公 ,力办三刊气势宏。为使港民知国粹 ,千方百计讲茶经。谢丰镐研出茶机灭手工 ,革新工艺惠茶农。认真领导加工所 ,七载光阴业绩丰。吴 洵北农毕业赴中茶 ,从此茗园便是家。三素研成新组合 ,茶芽得此乐哈哈。黄桂枢云南名士有黄公 ,爱咏茶诗韵味浓。普洱寻源为力作 ,古茶保护寄深情。王亦财亦财泰顺一茶星 ,深入民间识见丰。捷笔随时书茗事 ,雪龙从此更知名。钱 朴君吾为一姓 ,嗜茗趣相同。十载编湖陆 ,弘扬陆羽经。于良子中茶所里有于君 ,…  相似文献   

17.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大葱为百合科葱属,两年生,耐寒、抗热、适应性强的蔬菜.从播种到收获新种的整个生长发育可分为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以鲜嫩的葱叶、葱白上市的大葱主要在营养生长时期采收.文章介绍了大葱栽培无公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家参谋》2012,(12):19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苏州曾有园林220多处,历经战火,至今尚保存60多处。苏州的园林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当时文坛名士之手,因而体现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如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烟草传入我国的时期和路径,并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诠释了明清时期烟草广泛种植的原因.最后,整理、总结了明清时期的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