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棉花育苗移栽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育苗移栽是一项新的植棉技术,通过对同一栽培条件下不同育苗方式、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试验,了解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应性,探索出育苗方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面积育苗移栽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群体株高、叶片和穗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苗抛栽群体株高低于手插秧和抛秧,不同栽培方式株高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乳苗抛栽群体上层叶片比较平展,穗型比手插秧方式和抛秧方式小,各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7.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地方优良品种"香沙芋". 1.2试验设计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1)3000株/亩;(2)3500株/亩;(3)4000株/亩;(4)4500株/亩.每小区面积0.05亩,随机排列,重复三次.  相似文献   

8.
周成挑 《农技服务》2008,25(10):19-20
介绍了大方县安乐乡玉米育苗移栽概况及增产效果,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总结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水稻育苗移栽旱作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直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通过旱地栽培技术集成,良种良法配套,解决昆明市辖区内海拔相对较高、雨热不同季、山区半山区水源不足、有效积温不够等问题,满足水稻生长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产量,确保口粮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育秧前准备、培育壮秧、移栽、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机插秧育苗移栽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育苗移栽和直播是当前广东应用最广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究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 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淹水直播的水稻品种,为广东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 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育成的 25 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模拟大田淹水成苗试验,并在早、 晚两季的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 宜直播的水稻品种。【结果】粤新银占 2 号、粤农丝苗、粤泰油占等 12 个品种的耐淹成苗率达到 80%;通过分 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模式,发现早、晚季直播稻的生育期比育苗移栽平均缩短 7~15 d;田间抗倒伏表型 鉴定表明,有 11 份水稻品种的抗倒性强;产量分析表明,早、晚季直播产量比育苗移栽表现为增产,平均增幅 分别为 0.99% 和 1.25%。【结论】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粤农丝苗、粤美占、五山丝苗、 粤特油占等 4 个品种适宜华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水稻乳苗抛栽与其他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产量差异达极显水平,手插秧和抛秧的产量极显地高于乳苗抛栽。乳苗抛栽的成苗率低,成穗率低。乳苗抛栽比手插秧和抛秧在田间的生长期大大缩短,各个生育时期均有所延后,乳苗抛栽群体的灌浆比手插秧和抛秧延迟,灌浆持续期比手插秧和抛秧短,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重要的农业国,小麦与玉米在我国大规模种植,是解决温饱、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 键。本文针对小麦与玉米的种植模式展开探讨,针对多种种植模式加以对比,提出适用于不同区域农 业环境下的小麦与玉米种植模式,为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支持,以期给农业人员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以寒地水稻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材料,分析不同插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叶绿素含量、叶片大小及叶面积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6.7~20.0cm,分蘖力中等的穗重型品种龙粳26适宜插植密度为30.0cm×10.0~16.7cm,在此密度条件下水稻的叶片呈最佳生长态势,生物产量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控制稻瘟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择湖北省稻瘟病常发区的早稻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能够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间栽后各品种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还具有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方式下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及同化物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系统的影响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及其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水稻种植区划、栽培措施和品种调整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以南粳9108和南粳46为供试品种,模拟机插秧移栽和机械化直播2种种植方式,以常温(NT)为对照,于始穗期进行中度升温(平均增加2℃,MT)和极...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水稻抽穗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稀植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田间表现为中下部光强明显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延长,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叶片衰老延缓,籽粒干物质积累加速,千粒重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播旱管(T1)、旱播水管(T2)、移栽水管(T3)三种水稻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及后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3相比,所有水稻品种在T1种植方式下产量均有所下降,平均降幅达10.3%,但节约灌溉用水73.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8.2%;T2的产量与T3差异不显著,但在总用水量及水分生产效率方面优于T3。T1种植方式的后茬小麦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最高,T2次之。  相似文献   

19.
袁平  曹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0-6582
[目的]开展了连粳7号不同稻作方式比较试验,使其在徐州市产量结构和稻作方式达到完美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超级稻的增产和增收效应。[方法]结合徐州地区近几年的栽培方式,系统比较4种稻作方式(机插秧、抛秧、手插秧、直播)对连粳7号产量和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不同稻作方式对连粳7号生育进程、农艺性状、茎蘖动态和产量都有不同影响。产量上,手栽稻和抛秧稻相当,分别为9 756.0、9 700.5 kg/hm2,机插稻低于手栽稻和抛秧稻,为9 171.0 kg/hm2,直播稻最低仅为8 613.0 kg/hm2。纯收益上,抛秧最高,达14 781.0元/hm2,其次为机插秧13 438.5元/hm2,手栽稻再次为12 766.5元/hm2,直播稻最低为12 243.0元/hm2。[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水稻机插和抛秧,改直播为商品化育秧,从而达到控减直播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