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鲀经过人工促熟、人工催产、人工采卵和人工授精,孵化后取 10万仔鱼进行人工培育试验,经 50d培育,培育出平均全长为40.69mm,平均体重为1.78g的鱼苗3万尾,成活率约33.33%。  相似文献   

2.
红鳍东方鲀开口饵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择水产育苗常用的幼体开口饵料──小球藻、轮虫、卤虫幼体、蛋黄对初孵红鳍东方进行开口饵料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用小球藻和轮虫混合投喂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轮虫、卤虫幼体、蛋黄。  相似文献   

3.
1996年 11月 2 1日至 1997年 5月 2日和 1998年 11月 2 4日至 1999年 4月 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 ,应控制在 16~ 17℃较好 ,日水温差变化小于 4℃ ,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 11℃时就开始升温。体长 10 0~ 150 mm,体重 6 0~ 14 0 g的个体越冬期放养密度为 18~ 30尾 / m3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 C和 E、“多维”及抗生素等 ,成活率为96 .5% ,日增长体长 0 .2 6 mm,日增长体重 0 .54g。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具有杂交优势东方鲀苗种,开展了双斑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组、对照组人工繁殖及育苗;正交组(SH)、反交组(HS)胚胎发育观察;杂交组、对照组幼鱼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正交组、反交组、双斑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SB)、红鳍东方鲀子一代对照组(HQ)卵受精率分别为95.6%、93.5%、96.0%、89.5%,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92.2%、80.6%、89.4%、79.9%,室内育苗成活率分别为28.4%、18.7%、27.5%、19.2%;正交组(SH)池塘生态培育成活率为18.3%;在18.0~20.0℃水温条件下,正交组(SH)受精卵经132 h孵出仔鱼,反交组(HS)受精卵经164 h40 min孵出仔鱼;在28.0~35.0℃水温条件,反交组(HS)、对照组(HQ)幼鱼不能存活,正交组(SH)、对照组(SB)幼鱼正常生长;杂交子代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相近,正交组(SH)可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5.
郑雅友 《海洋渔业》1998,20(1):17-19
采用网箱养殖四年的红鳍东方豚经过颗粒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素(LH-RH)的植埋,促使性腺成熟,再通过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大麻哈鱼脑垂体混合诱导排卵,采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得到红鳍东方豚受精卵,孵化后得到红鳍东方豚仔鱼。  相似文献   

6.
1996年6月~1997年6月,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红鳍东方与假睛东方的生长速度、饲养成活率、体型与体态和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的生长速度比假睛东方快,饲养成活率比假睛东方高13.2%-15.6%。外部形态色泽较稳定,而假睛东方变异较大。红鳍东方平均游速为0.5m/s,集群游动性较强,假睛东方平均游速为为0.33m/s,性较凶残,体型较丰满。二者都具有广盐性,但都不适于长期在纯淡水中生存。二者的最适水温均为16-23℃。  相似文献   

7.
8.
红鳍东方鲀三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茂林  姜志强  李荣 《水产科学》2006,25(7):349-352
通过冷休克的方法诱导红鳍东方鲀的受精卵,孵化后的仔鱼,用PAS-Ⅲ型细胞流速仪测定其倍性,得到较高的三倍体诱导率。受精后8 min,0℃下处理15 min和受精后5 min,2℃下处理15min三倍体率最高,为100%;受精后8 min,4℃下处理10 min倍化率最低,为20%;其余几组的三倍体率为90%。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三倍体诱导率的主次顺序是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9.
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5月中旬,在山东省南部沿海,从围网作业船上收购到红鳍东方纯2雌、2雄,获受精卵80万粒。使用自行设计的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圆锥形的筛绢孵化器,进行流水、充气孵化。青岛点前期培育25天,后期培育15天,共育苗7.714万尾,成活率为35.7%。烟台点,前期培育15天,后期培育34天,分别使用小水泥池和海带育苗池,共育苗3.54万尾,两种育苗池的成活率分别为69.6%和91%。  相似文献   

10.
王为璋 《齐鲁渔业》2003,20(9):27-27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黑廷巴,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前几年,芝罘湾各养殖单位,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不一,低者20%左右,高者达90%以上。 现据本场和周边单位的生产情况,对影响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的一些因素浅析如下: 一、鱼种质量 入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亮,游动活泼,肥满度大,规格大,无畸形。  相似文献   

11.
张胜利  林少华 《海洋渔业》2001,23(4):176-177
催产亲鱼采自泉州湾双斑东方鲀产卵场海区,经注射LRH-A催产激素,3个试验组有2组产卵,共产卵61万粒;在水温15-18℃条件下,受精卵经4d孵化,仔鱼全部出膜,共出苗30万尾。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1月21日至1997年5月2日和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12日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Tun越冬水温较低或日水温差变化较大会影响成活率,应控制在16 ̄17℃较好,日水温差变化小于4℃,并在自然水温不低于11℃时就开始升温。体长100 ̄150mm,体重60 ̄140g的个体越冬期放养密度为18 ̄30尾/m^3。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E、“多维”及抗生素等,成活率为96.5%,日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从河鲀鱼精巢中提取DNA-Na的方法,在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适宜于河鲀鱼精巢的合理提取工艺;由此工艺提取的DNA-Na产品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刀额新对虾在东海区三门湾人工繁殖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骅 《水产学报》1992,16(1):86-90
近年来,中国对虾的人工放流已在东海区见到显著成效,各种形式的对虾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对虾的养殖种类除中国对虾外,还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新对虾等。笔者近两年在浙江沿海的三门湾从事潜堤网拦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期间发现,从三门湾湾口的张网渔业及一些河口的扳缯网渔业的渔获物看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在东海有一定数量。但其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至今仍未开展,只见到纪成林等(1986)对同属的中型新对虾(M.intermedius)作过实验性的人工繁殖试  相似文献   

15.
虹鳟养殖生产上为了简便,只计算发眼率的作法易使较高的发眼率掩盖较低的受精率,以致忽视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记录了就这方面进行的几项试验与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白鲑人工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国于1985—1987年先后分四批从日本、苏联引进高白鲑发眼卵,经饲育于1987年末,部分亲鱼达到性成熟,我国首次进行了高白鲑的人工繁殖,获得了鱼苗。本文重点介绍了高白鲑亲鱼的选择、暂养、成熟度鉴定、人工授精、鱼卵冲洗及受精卵脱粘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淡水养殖梭鱼的人工繁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惠彬 《水产学报》1989,13(2):109-115
1982~1986年;作者采用外源药理学方法,使淡水养殖梭鱼(S‰0.297-0.569)克服了“淡水不育症”,雌鱼性腺成熟率85%以上,完全取代了“海水过渡”。在人工催产中又克服了排卵机制的障碍及胚胎对环境的不适应,并对梭鱼亲鱼血清激素含量进行放射免疫(RIA)测定及电子显微镜对梭鱼脑垂体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提出梭鱼存在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