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半夏生产中种茎的退化问题,为半夏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三叶半夏和掌叶半夏进行自交与杂交,观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授粉、结实情况及出苗率。结果表明,掌叶半夏、三叶半夏的人工杂交、自交均能结实,但种间杂交表现不育;掌叶半夏与三叶半夏种内杂交结实率分别达65%和60%,平均单株结种子分别为37粒和17粒。掌叶半夏和三叶半夏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88.24%和62.5%;半夏自然授粉植株的单株种子数及其种子出苗率都明显高于自交和杂交植株,对异株的花粉有一定的排斥作用。半夏属于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种间杂交不育;其种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应趁鲜播种;半夏有性繁殖可以选育新品种,提高种茎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黔东武陵山区7种野生半夏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其抗病虫性、地下块茎性状、产量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铜仁市所产野生半夏的地下块茎性状及亩产量两个方面表现较好,而对病虫害的抗性稍弱于其它产地半夏。  相似文献   

3.
王海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0):271-276
通过不同栽培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对半夏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研究,为制定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采用重量法测定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四个试验因子对半夏块茎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施N量>有机肥施用量>施P2O5量。建立了各因素与半夏块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提出半夏块茎产量 1500g/m2和半夏块茎产量≥1750g/m2的优化栽培方案。在半夏栽培中,密度及有机肥、氮肥、磷肥施用量应控制在一定合理范围,才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及总生物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半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和日、韩常用中药处方中分列第22位和21位。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等功效。江苏省泰州地区生长的半夏,因其个大、色白、质地坚实等特征,成为著名的地道药材,被称为"泰半夏"。半夏市场缺口较大,常有水半夏、小南星等假冒使用。随着食药监等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市场上半夏价格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半夏人工栽培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也高,要保障种植半夏农户的收益和产品质量,需要积极总结半夏栽培技术,为推广栽种做好示范,才能促进栽培与生产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半夏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旨在降低半夏种植风险,实现农户半夏栽培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半夏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实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常见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抑菌效果,以得出抑菌谱。分别用75%、95%乙醇对生半夏进行回流提取并用琼脂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测定了半夏提取液对一系列供试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7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5.24%,而95%乙醇提取半夏的提取率为2.73%;75%乙醇半夏提取液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各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25 mg/mL,恶臭假单胞菌12.5 mg/mL,藤黄微球菌1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2.5 mg/mL,枯草芽孢杆菌10 mg/mL,酿酒酵母10 mg/mL,裂殖酵母20 mg/mL,黑曲霉菌12.5 mg/mL,甜瓜枯萎霉菌25 mg/mL。半夏醇提液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有效的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对真菌的抑菌作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相关性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植不同种茎(种茎直径<1.0 cm、1.0~1.5 cm、1.5~2.0 cm、≥2.0 cm)半夏,研究其对半夏产量及相关性状、产品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毕节制定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半夏鲜块茎产量随着半夏种茎的增大而增加,且不同规格种茎间差异达极显著;半夏鲜块茎净增产量以用1.5~2.0 cm的种茎播种的最高,其次为1.0~1.5 cm的种茎;用<1 cm的种茎种植,半夏鲜块茎的产出投入比最高,其次是1.0~1.5 cm的种茎。半夏块茎总粒数以种茎直径1.0~1.5 cm的最高,<1 cm的最低,种茎直径为1.5~2.0 cm和≥2 cm的分列2、3位。随着种茎增大,半夏鲜块茎的小块茎数量、鲜重降低,小块茎数量和鲜重在总粒数和总鲜重中所占比例下降;大中块茎数量和鲜重在总粒数和总鲜重中所占比例均随种茎增大而上升;半夏生长中期中间叶片的长、宽和株高均随着种茎的增大而增加;半夏产品的总生物碱含量,以1.0~1.5 cm的最高,以后依次为1.5~2.0 cm、≥2.0 cm和<1 cm。半夏生产宜采用1.0~1.5 cm的块茎作种,直径<1.0 cm的小块茎用于种茎扩繁。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新的掌叶半夏凝集素家族基因,以掌叶半夏叶片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天南星科凝集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法扩增获得3个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分别暂命名为PPA15、PPA324、PPA533。其中,PPA15的全长为729 bp,编码243个氨基酸;PPA324的全长为774 bp,编码258个氨基酸;PPA533的全长为777 bp,编码259个氨基酸。利用分析软件和网站等工具对克隆的3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PAs与GenBank中收录的天南星科半夏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同时具有单子叶植物特有的甘露糖结合位点,推测它们属于同一基因家族。克隆的3个基因均具有信号肽特征,由N端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典型的跨膜结构域,推测定位于胞内膜结构。构建pET-28b(+)-PPAs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原核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28.0 ku,与预期一致。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掌叶半夏凝集素家族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1年毕节市农技站将"半夏高产示范栽培"项目安排在威宁县实施。通过2年的高产示范栽培试验,带动了全县半夏生产的快速发展,使零星试种变成规模化生产,全县35个乡镇都有半夏栽培,10~15亩的生产大户随处可见。从威宁半夏生产的发展速度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半径加以分析,都能说明威宁生产的半夏产量高、品质佳,在市场上享有盛誉,药农栽培半夏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年来,通过对半夏的栽培试验总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能提高半夏叶片POD、SOD、CAT活性的栽培条件,用愈创木酚法、NBT光化还原抑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基质不同施肥条件下半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半夏叶片POD酶活性受基质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其活性影响极显著,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POD酶的活性最强;半夏叶片中SOD和CAT酶的活性受不同基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的半夏叶片中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土壤为基质栽培的半夏;不同施肥处理对这两种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SOD酶的活性最强。栽培半夏以珍珠岩为基质、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对于提高半夏叶片中POD、SOD、CAT 3种同工酶的活性为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期对半夏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研究半夏适宜采收期,为半夏生产提供服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从8月1日到9月30日,每15天采收一期,共5个不同采收时期,以半夏块茎鲜产量、大中小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半夏块茎鲜产量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以9月1日采收块茎鲜产量最高,为1.51kg/m2;总块茎数量最多,为1440.3粒/0.5m2;中块茎率56.1%;总生物碱含量0.0303%。因此,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1.
半夏是一种重要药材,属天南星科植物,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鲁西南土壤为砂壤性,气候温暖湿润略偏干旱,降水集中,毗邻黄河易排易灌,适宜人工栽培种植半夏。介绍了半夏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并从选地整地、半夏的繁殖方法、确定适宜的栽种时间和栽种方法、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及半夏的采收与加工等方面提出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将该技术在鲁西南大面积推广,帮助当地农户多样化种植,确保农民丰产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遮荫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遮荫条件下半夏的生长及增产效果。设SZW-8型、SZW-12型遮阳网遮荫及不遮荫3个处理,采用塑料钵进行试验,考察半夏鲜品产量、粒数、粒重和植株性状。SZW-8型、SZW-12型遮荫的半夏产量分别比不遮荫的降低0.73倍和1.82倍,其块茎粒数、粒重均低于不遮荫处理;随着遮荫率的增加,半夏株高、茎高增加,但叶长、叶宽与遮荫无关。在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栽培以不遮荫为好。  相似文献   

13.
王毅  漆燕玲 《种子》2007,26(9):28-30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半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半夏种子无休眠期,遇到适宜条件即可萌发;采用低温沙藏处理对保持半夏种子的生活力效果最好,贮藏15个月后,发芽率仍然保持在83.4%以上,发芽势较室温贮藏处理高17个百分点;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贮藏3个月至15个月期间,半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没有显著下降,发芽率仍然保持在77%以上,表明半夏种子最少可以贮藏15个月。  相似文献   

14.
珍珠半夏的有性制种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玉勇 《中国种业》2005,(10):59-60
珍珠半夏是贵州省铜仁市的地道中药材,以其形状似珍珠、色白、质地紧实的特点而优于其他产区的旱半夏,曾为出口免检商品.半夏在生产上通常采用珠芽、小块茎的繁殖方法,繁殖系数较小(年繁殖数为6~9).近年来由于旱半夏市场价格年年攀升,农户也将半夏的小块茎加工成商品出售,这就造成半夏的种苗更加紧缺.另外,长期多代无性繁殖会造成半夏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笔者在实施铜仁地区科技局立项课题(珍珠半夏的品种筛选及其规范化高产栽培)时,利用半夏大块茎抽薹开花的特性,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制取半夏有性种子.每株母半夏块茎每年取种子300~420粒,是无性制种的33~45倍,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半夏种苗的目前紧缺局面,也为半夏品种选育扩繁提供很好的途径,值得在广大药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掌叶半夏的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掌叶半夏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为指导掌叶半夏的人工种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掌叶半夏成熟的叶片,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植株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掌叶半夏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1000 μmol/(m2·s)、 18.44 μmol/(m2·s)和0.0318。较低的LCP表明掌叶半夏为喜阴性植物。掌叶半夏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蒸腾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掌叶半夏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721和0.718。掌叶半夏在栽培时,可采取与其他作物,如玉米、小麦、高粱和油菜等间作的方式,对其遮阴;同时,合理灌溉,保持环境相对湿度,使植株的蒸腾速率降低从而缓解“午休”现象。由于掌叶半夏的光饱和点为1000 μmol/(m2·s),因此,遮荫的光照强度不应低于1000 μmol/(m2·s)。  相似文献   

16.
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近两年来国内相关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后逐步加大了以旱半夏为主要原料的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生产量,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据对药市调查,自2006年秋季以来,早半夏商品走畅价升,由于货源不足,后市供求将会出现较大缺口,因此发展旱半夏生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贵州珍珠半夏外植体类型、外植体年龄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为珍珠半夏植株再生最佳外植体,叶片次之,珠芽较易再生成苗,但出芽数较低;叶柄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 BA和0.2mg/L IBA,叶片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2mg/L TDZ和0.2mg/L IBA;正常生长20d左右的外植体有利于植株再生。半夏组培苗较易生根;生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清水县半夏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斌 《种子世界》2009,(1):38-39
半夏属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半夏在我国有7个品种,其中天水地区主要以旱半夏为主,但是随着全县半夏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栽培技术不规范、生产成本高、病虫害难以控制等现象逐年增加,已成为制约全县半夏产业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近年来,通过试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栽培措施,推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麻芋果、三步跳、地茨菇等,是一种常用药材,以干燥块茎入药,中医上有化痰、健脾胃、止呕吐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和西药制剂。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均较大,平均每年需求量在10万t以上,并呈逐年上涨趋势。野生半夏繁殖系数低,又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过度地采挖和耕作,使得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大力发展半夏种植,合理采挖、保护资源,加强科研,提高产量和扩大种植面积,是半夏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此进行半夏种子的采集和贮藏技术研究,已成为发展半夏种植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道地药材西和半夏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西和半夏产业今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半夏道地产区产业规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