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林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林州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分析,总结和提出了丘陵地区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采取问卷抽样调查法对林州市进行调研,结果发现,林州地区地块小而分散,秸秆不易集中,每年产生的大量农作物秸秆被丢弃,而秸秆固化、气化、氨化、秸秆养菇技术、秸秆压缩成型新技术以及秸秆饲料制作等技术推广较少,秸秆利用效率较低。应寻找农作物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的途径,有效利用秸秆资源。  相似文献   

2.
吴学建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07-207,222
介绍太和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的方式,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河南省南阳市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以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峰 《河南农业》2014,(23):27-27
<正>一、泌阳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泌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91万hm2,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73万hm2,按照农作物秸秆折算比例系数,2013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116.2万t,可收集秸秆总量89万t。二、秸秆资源利用情况据2013年统计数据,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为78.9万t,占秸秆理论产生量的67.9%,占可收集秸秆总量的88.7%。泌阳县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秸秆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能源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既减少资源浪费又减少环境污染。依据相关资料,对保山市2013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处置方式、利用现状及秸秆焚烧、弃置等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估算分析,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通过对太湖县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管理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与评价,获得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分布、利用途径等数据,为全县开展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制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01-302
对无为县秸秆资源现状和牛羊养殖利用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查,详细介绍了对农作物秸秆利用的4种方式,分析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点,并由此得出发展牛羊养殖、转化秸秆资源是双赢的选择,最后对其推广应用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滞后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而造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无法取得高效的利用,陕西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不到30%,剩下的70%多仍为废弃、焚烧等方式粗犷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大量流失。通过对陕西省2011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并将可利用秸秆资源量转化成标准煤量,为陕西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参考,得出假设:将所有的可收集利用秸秆资源完全用作能源使用,计算得2011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资源量1 196.82万t,折合标准煤663.56万t,约占当年陕西省总能源消耗的6.55%。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春 《农学学报》2015,5(2):42-46
为了明确农村种植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4.9%,秸秆利用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北京仍有10%的剩余秸秆资源。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郊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往,人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价值,直接丢弃或焚烧处理,不仅严重污染到生态环境,也阻碍到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天长市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途径,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棉秸秆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棉花秸秆合理高效的利用,减少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棉秸秆发挥出可再生资源的优势而提出相关技术研究。本研究从棉秸秆生态化综合利用的角度,提出棉秸秆作肥料、饲料、燃料的利用技术的实施方法及重要问题,以期推动新疆地区棉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的进程。本研究主要包括5个部分:第1部分,引言,综述了棉秸秆资源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部分,综合利用优势,具体提出4个方面的综合利用优势;第3部分,传统处理方式的危害分析;第4部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第5部分,结论。总结本研究工作,提出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18年陕西南部及关中宝鸡、渭南地区开展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行动,累计征集资源2 318份,其中粮食作物811份、经济作物229份、果树520份、蔬菜732份、牧草绿肥26份,共涉及43科、120属、157种的作物种类,征集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00多种地方特色优异资源。通过对这些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为主,在第三次普查中,粮食作物占比明显下降,从82.69%降至34.99%,其次蔬菜、果树占比分别较普查前提高了25.89%、21.08%。陕西通过稻米、花椒、核桃、茶叶、猕猴桃等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直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陕西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资源保护措施、发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全省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对局部地区及重点农作物优先开展资源保护试点工作,同时不断发掘利用新资源,服务于生产和育种研究,助力陕西农业追赶超越。  相似文献   

13.
在机具设计及作业工艺实施中,研究作物的生物力学性质,可为相关作物机械化生产作业装备提供设计参数。选取玉米、高粱等茎秆作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其进行剪切、破碎等力学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期、不同节间位置作物茎秆的生物力学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作物的剪切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茎秆不同部位的剪切强度自上而下依次增大;玉米、高粱等作物,其茎秆径向破碎强度均明显大于轴向破碎强度。因此,在设计收获机具时,应以茎秆下部的测试数据作为主要设计参数,而植株含水率、茎秆部位、横截面积等与其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关系,设计机具时应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陈玮  陈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82-11683,11686
系统地论述三门峡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状况及秸秆的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适合该地区应用的秸秆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CU模式),以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高效、合理利用三门峡市作物秸秆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生物质资源能源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挖掘农业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利用潜力,根据河南省农业统计数据(农作物产量和畜禽养殖量),经计算可知,河南省每年可用农业生物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约3 045万t;采用不同的生物质供热和发电技术,每年具有1.74×107 MJ供热潜力和542亿kW.h发电潜力,可节省2 455万t标准煤。河南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具有巨大的能源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行为对农业自然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自然、经济、社会要素结构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户行为的特殊性。论文以安徽省歙县为例.探讨了耕地稀缺地区农户资源利用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受人地关系的制约,该类地区农户的资源利用行为特点表现为:追求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最大可能保障率;以获取净产值作为资源利用的主要经济目标;根据劳动力边际净产值确定经济作物的利用规模;从经济效益出发安排生态型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数字农业信息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农业数字信息的基本特征,以我国主要农作物、园林作物、畜牧和水产的生产特点为核心,以密切关联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可能的技术需求信息为对象,进行系统的分类,并建立了农业数字信息编码体系,为实现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发布、利用和共享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的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仅次于油、煤、气的第四大能源。中国玉米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利用率低。本研究通过对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问题和有效利用方式进行综述,归纳出玉米秸秆的利用领域、主要处理方法和关键突破技术,指出秸秆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而利用纤维分解菌是提高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载学  穆楠  李万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37-938,941
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生物、膨化新技术,目的是使农业秸秆的结构发生变化、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可溶性纤维增加、抗营养因子减少,可制备优质牛羊蛋白颗粒饲料,从而全面提升秸秆的营养价值,扩大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