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介绍柴达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锈螨、枸杞瘿螨、枸杞红瘿蚊、枸杞负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以及枸杞黑果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柴达木枸杞的特征、特性,并从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整形修剪、绿色枸杞防控技术等方面总结柴达木枸杞的优质丰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黑果枸杞医学、养生价值不断被人们重视,其产业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自然条件限制,野生黑果枸杞的产量非常有限,人工栽培种植便成为黑果枸杞产业的发展必然路径,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技术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专家、技术人员及种植户的重视。通过选定试验区域对塔里木盆地灌区黑果枸杞的栽培与采收进行了定量定期研究分析,确定除了塔里木盆地灌区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各个关键节点和技术要求等,并综合全面分析黑果枸杞未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指出了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枸杞的价值、产业背景及病虫害统防统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其美格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179-180,151
介绍柴达木枸杞的特点、营养价值及功能用途,分析柴达木枸杞种植产业背景及必要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柴达木枸杞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枸杞蓟马日活跃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枸杞蓟马种群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的日活跃习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上午10:30前最活跃,中午活跃性下降,黄昏和傍晚活跃性最弱。根据枸杞蓟马活跃性差异,提出了最佳防治时间,为枸杞蓟马的种群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柴达木盆地种植枸杞的气候资源、产地环境优势条件,进行柴达木枸杞与宁夏枸杞品质优势比较,总结柴达木盆地枸杞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包括建园与定植、幼龄期(1~4年)管理、幼龄期培育半圆树形、成龄期(5年以上)枸杞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阐述酒泉市枸杞主要病虫害的危害表征及发生规律,总结枸杞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促进枸杞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枸杞子高产半圆型树形修剪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产量与枸杞树形修剪有重要的相关性,半圆树形和圆柱树形是我国枸杞产区典型的高产树形,生产中主要推广应用树形为半圆型树形。主要介绍枸杞半圆型二层树形修剪程序和方法,及枸杞不同龄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枸杞的物候特性、根系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以及结果能力,并对枸杞不同类型枝条的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研究对枸杞种植技术普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果枸杞苗木快速繁育及建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黑果枸杞植物学特征、医药价值的基础上,从采穗园的建立、嫩枝扦插育苗、种子繁殖育苗等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苗木繁育技术;并从园区规划整治、苗木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采摘晾晒等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大田建园和管理技术,以期为黑果枸杞育苗、建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17个枸杞资源为试材,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技术,研究宁夏枸杞系列品种和其它枸杞种/品种及野生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以15对SSR引物对17份枸杞种质扩增获得109个位点,其中91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例83.4%;17个种质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0.194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08;10个宁夏枸杞栽培品种的Nei’s多样性指数H为0.096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1537;7个野生种质的Nei’s多样性指数H为0.200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30,说明非栽培枸杞的多样性比栽培品种的多样性更丰富。以其中4对引物构建了17个枸杞种质的DNA指纹图谱。该研究结果为枸杞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枸杞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总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为西州农牧民枸杞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黑果枸杞耐寒、耐旱、耐风沙、耐瘠薄,生态适应性强。根据黑果枸杞的生长特性,结合区域内自然环境状况,总结了黑果枸杞的沙地苗圃育苗与造林技术要点,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4.
枸杞(Lycium barbarum L.)作为一种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的树种,对沙化土地的改良、利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沙化土地的生态特点及枸杞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制定出适合永昌县沙化土地枸杞栽培技术规程,以便规范枸杞苗圃地选择、苗木繁育、造林密度、栽培方法、除草、整形修剪、灌水施肥、抚育管理以及主要的枸杞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以期对沙化地区枸杞栽培生产起到规范性的指导作用,促使枸杞在沙化土地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枸杞又名枸杞子、狗芽菜等,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传统枸杞栽培主要采收果实和根皮药用,随着保健蔬菜的发展,枸杞的嫩茎叶亦为可食用部分,又称枸杞头、地仙苗、天精草等,其营养丰富,药用保健功能可与枸杞果媲美。目前,舟山地区枸杞芽菜生产主要依靠采集野生资源,产量低,季节性强,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我们于2006年开展了枸杞密集矮化种植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枸杞保护地矮化密集栽培模式进行四季规模化生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宁夏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茄科枸杞属植物中重要的"药食同源"功能型特产资源.枸杞子既是名贵的中药材,又是保健食品,我国对枸杞的利用已2000多年,宁夏是我国和世界枸杞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宁夏枸杞种植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已发展到新疆、内蒙古、河北、青海、陕西、甘肃等十多个省区.随着全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宁夏枸杞种苗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价格不断上涨.为了满足枸杞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大量的种苗繁育,硬枝扦插育苗是十分高效而技术简便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常用大宗药材和药食同源的药材,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受病虫害侵袭,药农主要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因此其农药残留问题也备受关注。该研究综述了2000—2021年枸杞中常见农药残留特征、农残检测方法及农药残留超标现状,同时比较了国内外关于枸杞农残的限量标准,以期为枸杞的科学用药、规范化生产和控制药材质量提供参考,并推动枸杞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目前枸杞农药残留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仍然存在多菌灵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也随着农药残留种类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现在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国内外尚未发现枸杞农药残留引起健康风险的报道。农药残留是制约枸杞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产中加大生物防治方法的开发并建立起枸杞的生态种植技术,加快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从根源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枸杞(Lycium barbarum)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盐碱条件下,枸杞的生长、光合、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系统酶等指标变化,得到枸杞对土壤水分和盐分耐受阈值。为干旱、盐碱条件下枸杞栽植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研究结论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为12.9%~20.7%,枸杞能维持正常光合速率,其中最适宜土壤水分含量,为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11%时,枸杞光合机构受损,枸杞出现显著的旱害症状。(2)枸杞的耐受阈值为216.8mmol/L,当土壤盐碱浓度超过此阈值后,枸杞光合机构破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出现明显盐害症状。  相似文献   

19.
介绍柴达木枸杞的特征特性,以及塑料大棚硬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和智能温室嫩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通过对4种配比基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纯细沙基质和细沙:泥炭为1:3的基质比较适合枸杞嫩枝扦插。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枸杞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的研究状况,进一步分析了生物育种及传统育种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为枸杞育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