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过程中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间的关系,为实现不同素质烟叶的精准烘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叶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下部嫩黄烟、中部返青烟、上部高温逼熟烟和上部贪青晚熟烟4种特殊素质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参数[绿色度(SPAD)、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及色素含量,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种素质烟叶的SPAD均在30~38℃下降最快。烘烤过程中,4种素质烟叶的L*、a*和b*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返青烟、嫩黄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上升最快,贪青晚熟烟在30~42℃上升最快。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嫩黄烟、返青烟和高温逼熟烟在30~38℃降解量最大,贪青晚熟烟则在42~48℃降解量最大;4种素质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降解量均较小,其中嫩黄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42~48℃迅速下降,高温逼熟烟在30~38、48~54℃时有较小幅度下降,返青烟和贪青晚熟烟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和贪青晚熟烟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增长最快分别出现在30~42、30~38、42~48和48~54℃。不同素质烟叶SPAD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高温逼熟烟L*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他3种素质烟叶L*、a*、b*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素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其外观颜色参数与内在色素含量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依据外观颜色参数估计烟叶内部色素含量,为准确把握不同素质烟叶烘烤进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嫩黄烟、返青烟、高温逼熟烟及贪青晚熟烟等不同素质烟叶含氮化合物与外观颜色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程度,使用SPAD-502及WSC-3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定烘烤过程外观颜色参数(SPAD、明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考马斯亮蓝法及流动分析法测定不同素质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嫩黄烟与其他素质烟叶的SPAD值分别在30~42,30~38℃下降比例最大。返青烟L*在30~38℃上升最多,高温逼熟烟则在38~68℃呈下降趋势;嫩黄烟在30~38℃时a*增加最小,其他处理均在30~38℃增量较大;贪青晚熟烟与其他素质烟叶b*增量最大时期分别为38~42,30~38℃。不同素质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降解转化时期不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外观颜色参数与含氮化合物含量之间呈不同程度相关,且不同种类含氮化合物对烟叶外观颜色直接影响程度不同。可依据烟叶外观颜色变化参数较为精准地预测不同素质烟叶内在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克服单纯以色素降解为烘烤判断依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难变黄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烤烟K326品种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返青烟、高温逼熟烟、贪青晚熟烟3种类型难落黄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水分含量、外观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返青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快,叶绿素降解量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高温逼熟烟在变黄期失水最慢,叶绿素降解量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较为平稳;贪青晚熟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慢,叶绿素降解量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研究得出:易烤性为返青烟贪青晚熟烟高温逼熟烟;耐烤性为高温逼熟烟返青烟贪青晚熟烟。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烤烟烘烤特性和优化散叶烘烤工艺,以毕纳1号和贵烟2号上部叶为材料,研究散叶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叶片形态、电导率值、质体色素含量、SPAD值的变化以及烟叶变黄程度。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电导率值基本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的趋势。38℃时,贵烟2号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毕纳1号;48~54℃时,两者的水分含量降幅值均最大;42~48℃时,两者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收缩均较大;贵烟2号烘烤过程中叶片纵向、横向和叶面积收缩率均较大,其中,叶面积收缩率显著大于毕纳1号。毕纳1号和贵烟2号烟叶绝对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的最大增幅值分别出现于38~42℃和48~54℃;其中,38℃时,贵烟2号烟叶相对电导率值显著大于毕纳1号;54℃时,贵烟2号绝对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值均显著大于毕纳1号。毕纳1号和贵烟2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SPAD值在鲜样至38℃间降幅值最大;与贵烟2号相比,毕纳1号38℃前变黄较快,38℃后变黄相对较慢。相对于毕纳1号,贵烟2号较易烘烤,而电导率值、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可作为烟叶烘烤特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烟叶色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红花大金元不同成熟度烟叶色素含量及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烘烤阶段,烟叶色素含量在不同成熟度间存在不同的差异。鲜烟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成熟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成熟度低的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也明显高于成熟度高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降解速度均以变黄期较快。烟叶总酚含量在开烤后到变黄期之间呈增加趋势,42~48℃则降低,之后升高直到烘烤结束;总酚的变化幅度以适熟烟叶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散叶烟箱烘烤的效果,降低烟叶烘烤成本,对比分析了烟夹和散叶烟箱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色素含量、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质量。结果表明:散叶烟箱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失水速率低于烟夹烘烤,而叶绿素降解则快于烟夹烘烤;2种装烟方式烘烤过程中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但散叶烟箱烘烤的降解幅度小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烟叶PPO活性在42℃结束高于烟夹烘烤,其余温度点均低于烟夹烘烤,而淀粉酶、SOD与POD活性48℃结束之后高于烟夹烘烤;散叶烟箱烘烤烤后烟叶组织致密,油分略显不足,色度较弱。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需依据烟叶酶活性变化来调整布局方式,以提高散叶烟箱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某些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鲜样、38℃、42℃、48℃、54℃、干样)细胞超微结构、生理指标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烟叶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烘烤环境的控制对烟叶质体色素降解转化的影响,对烘烤过程中样品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取样时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叶温进行灰色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烘烤过程烘烤参量对质体色素的降解转化影响程度表现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温度对类胡萝卜素降解转化影响最大,烤房内的相对湿度对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最大.可见,散叶堆积烘烤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具体调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转化降解,进而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图像提取值的变化,以中烟100为材料,利用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开烤至42℃末快速降解,在42℃末至54℃末降解缓慢,在54℃末至68℃末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在38℃末之前稍有降解,在38℃末至47℃末降解速度快,47℃末至68℃末呈现较稳定的缓慢持续降解趋势;烟叶中化学成分除烟碱和总氮外,总糖、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在变黄期变化幅度最大,在定色期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干筋期基本保持不变;不同部位烟叶图像特征值R、G、B主要在开烤至38℃末呈逐渐上升趋势,在38℃末至68℃末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糖、还原糖、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含量与红度值(R)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指导昆明烟区的烤烟烘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昆明宜良烟区主栽品种K326的优质烟叶,在温湿度全自控小型电烤箱条件下,利用2种烘烤方法进行烘烤,并对烟叶的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全程追踪。[结果]烘烤结束后,下部叶烟叶的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烤前相比分别下降9.9%、13.3%和13.6%;但是,烤后的中部叶和上部叶烟碱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其增加幅度分别达到54.7%和26.2%,中部和上部叶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而在烘烤过程中,下部和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在烘烤约48 h达到最大值,而中部叶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推迟约48 h;下部烟叶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在烘烤约48 h达到最大值,部位从下至上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依次推迟,上部叶可推迟约48 h。同时,2种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的3种含氮化合物的影响较明显,以下部叶表现尤为突出,但对其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大。[结论]烤后下部叶3种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但中部、上部叶的烟碱含量刚好相反,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小麦易发生干热风、高温逼熟、贪青晚熟、雪灾、倒伏灾害,故着重介绍了小麦的干热风、高温逼熟、贪青晚熟、雪灾、倒伏灾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对提高安徽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其稳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h、54℃持续12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过中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香气质量及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比研究42℃和54℃两个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上部烟叶致香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适当延长稳温时间有助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提高;当以42℃持续12 h、54℃持续12 h进行烘烤时,其致香物质总量、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且明显提高巨豆三烯酮总量(19.970 μg/g);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淀粉含量,使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糖碱比和氮碱比较适宜,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结论】42℃和54℃均持续12 h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比研究烘烤中未熟、尚熟、适熟和过熟烟叶颜色参数(L*、a*、b*)和色差参数(△L*、△a*、△b*)的变化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成熟度烟叶的L*、a*值在烘烤过程中均呈现升高的趋势,b*值在48℃之前升高,48—54℃有所下降,之后稍有回升。L*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过熟>适熟>尚熟>未熟,鲜烟叶a*值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差别不大,在变黄中期之前成熟度高的烟叶a*值上升较快,烤后烟叶b*值大小表现为尚熟>未熟>过熟>适熟。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L*总体趋势变小。在48℃烟叶△a*明显变大,△b*相对降低,尤其以未熟和过熟烟叶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尚熟和适熟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 = - 0.979,-0.851,P < 0.01),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r = - 0.832,- 0.853,P < 0.05)。烘烤过程中适熟烟叶的L*、a*和b*与各种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 245.67 x1 + 114.75 x2 - 211.69 x3 - 125.21 x4 + 118.69, = 416.9 x1 + 369.19 x2 - 404.38 x3 -78.38 x4 + 43.55,  = - 1051.55 x1 -1270.02 x2 + 1106.42 x3 + 17.48 x4 + 40.1。【结论】烘烤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正反面颜色变化趋势基本同步,烟叶颜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可以用颜色值作为辅助指标来判断烟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优化散叶烘烤工艺和提高散叶烘烤质量,以试验专用密集电烤房为设备,研究了湿度(低湿、中湿、高湿)和成熟度(尚熟、成熟、完熟)及其互作对散叶烘烤中烤烟下部烟叶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度和成熟度分别在48h及其后、24~48h对不同处理水分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低湿和高湿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表达不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形成,各处理96h色素含量较高,中湿能使氧化还原酶活性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有利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充分降解和转化,各处理96h色素含量较低;鲜烟叶和96h尚熟处理烟叶色素含量较高,成熟和完熟处理含量较低。湿度和成熟度对烘烤中烟叶生理变化影响显著(P<005),而成熟度还影响田间烟叶内含物(色素)量的积累。从色素等生理指标变化看,在成熟至完熟期间采收烘烤较佳。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成熟度因素是烘烤工艺措施(调控湿度)无法弥补的。在不同处理中,中湿成熟和中湿完熟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散叶烘烤中烟叶生理变化和香气前提物质的转化积累。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烤房湿球温度对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烟97的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香气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烤房条件下,当变黄末期干球温度为42℃、湿球温度为37℃,定色末期干球温度为54℃、湿球温度为39℃时,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类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量均最高,并且评吸质量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型密集电烤房,研究了烤前晾置时间(0、24、48、72 h)对粤北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淀粉和总糖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相比,烟叶淀粉含量随晾置时间延长呈减少趋势,而总糖则呈上升趋势;各晾置处理进入烘烤阶段后,中部烟叶的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速度加快,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总糖积累呈减少趋势;初烤烟,中部烟叶淀粉含量有随晾置时间延长分解增多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烟叶晾置时间超过48 h,总糖含量明显增加,烟碱含量下降,糖碱比增高,上部烟叶晾置超过48 h,碳化物的变化呈相反趋势。综合上述结果,在粤北烟区气候条件下,中上部烟叶最好收获当天上烤,烤前晾置时间超过48 h不利于糖类转化分解。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红花大金元(简称红大)为材料,探讨不同成熟度处理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为红大品种合理成熟采收和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密集烤房内进行烟叶烘烤,在电镜下观察不同成熟度处理烟叶在鲜叶采摘及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不同成熟度鲜烟叶在细胞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绿体等细胞器与细胞壁的紧贴程度以及细胞间隙的大小不同,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绿体、细胞核以及相关膜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变黄期是烟叶中淀粉和色素类物质降解的主要阶段。在烘烤过程中,与尚熟、过熟相比较,烟叶适熟采收更有利于烟叶中部分糖类物质的转化,使淀粉及色素类物质进一步降解,从而提高烟叶品质。【结论】适熟采收对改善烟叶组织结构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