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为了研究烟稻轮作模式下烟杆还田对土壤、后作晚稻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烟杆还田方式的研究,考查土壤养分、晚稻生理性状、病虫害、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无烟杆还田比较,2种烟杆还田方式都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晚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促进晚稻增产。烟杆翻耕还田、烟杆添加腐秆剂翻耕还田2个处理的折合产量分别较无烟杆还田的折合产量增加300.3、690.7 kg/hm~2,其中添加腐秆剂后增产效果更好,增产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增加烟农的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水旱轮作模式,减轻烟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烟稻的品质。文章主要分析了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就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烟稻轮作栽培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实现粮经高效栽培。通过对烤烟和烟后稻栽培技术的分别介绍,从而指导当地粮经生产增效增收。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采取的稻稻连作模式相比而言,以兴国县气候、土壤、经济以及水利条件等为基础,有效实施烟稻制种轮作模式,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对烟稻制种轮作模式加以深入地分析,并对其效益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对促进烟稻的种植质量以及产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示范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宁远县轮作模式的有利条件,总结了2017年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示范推广实践表明,烟稻轮作技术绿色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在宁远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同时阐述了该轮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烟—稻轮作模式下,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作植烟可导致烟—稻轮作晚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高,因此晚稻产量与氮肥用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强,氮肥施用过多,晚稻产量和氮肥效益反而下降。结果指出:耒阳市烟区晚稻栽培最佳经济施氮量以39.3 kg/hm2为宜,其对应最佳经济产量可达到7 639.5 kg/hm2。  相似文献   

7.
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烤烟生产栽培技术关键 1.1 早翻土晒白,开深沟高整畦秋收后应立即抢晴天翻土晒白,提高土温,减少病虫害。移栽前 14~ 15天开沟整畦,畦带沟 100~ 110 cm,畦高 30 cm,沟宽 25 cm,做到边沟、十字沟低于畦沟,保证排水畅通,雨过田干。 1.2 选用良种,适时播种与移栽根据烤烟品种特性和总的气候趋势,确定播栽时间,既保证烟株正常生长发育,又不影响后作稻季节。 CB 1品种 11月上旬播种, 1月下旬至 2月上旬移栽。外引品种 12月中旬播种, 2~ 3月上旬移栽。 K326品种 12月下旬播种, 3月下旬移栽。 1.3 营养袋育苗,地膜覆盖栽培营养袋播种育苗,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大苗、壮苗,带土移栽不伤根成活率高,选择稻田作育苗地,用溴甲烷熏蒸消毒,每 10 m2使用 1罐,盖膜 48小时后播种。大田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株距掌握 50~ 55 cm。  相似文献   

8.
烟稻轮作效果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叶采烤后种一季晚稻,不仅可以创效增收、解决粮烟争地矛盾,还可防治烟草病害、多产优质烟.湖南省桂阳县推广烟稻轮作10多万亩,平均亩产烟叶180千克,平均亩产晚稻550千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烟-稻轮作模式下的晚稻需肥特性,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嘉禾县于2009~2012年连续4 a在烟-稻轮作主产区进行了5个"3414"晚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嘉禾县烤烟-晚稻轮作模式下,晚稻的最佳施氮量、最佳施磷量、最佳施钾量分别为50.52、24.29、38.29 kg/hm2,最佳平均产量为7 671.82 kg/hm2。  相似文献   

10.
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为解决烟叶病害严重、种烟与种粮争地的矛盾,2015—2017年泸溪县开展了湘西低海拔地区烟稻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试种成功,烟叶产量1 875 kg/hm~2,水稻产量10 200 kg/hm~2,总收益75 027元/hm~2,扣除生产成本45 750元/hm~2,盈利29 277元/hm~2。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烟稻轮作区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在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在湘西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的适宜区域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田县烟稻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稻耕作制度是新田县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较全面的总结了新田县在实施烟—稻轮作优质高效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做法,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烟稻连作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效益,以烤烟品种贵烟201、早熟水稻品种金谷优72为材料,在天柱蓝田进行了大区示范,研究烟稻两熟连作栽培模式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烟稻连作与烤烟单作其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基本一致,前期较单作模式略偏低。(2)产量、产值分别较常规烤烟单作偏低5.79%和8.72%,但上中等烟比例接近。(3)烟稻连作两季总纯收益为19 977元/hm2,分别烤烟单作、水稻单作增加3 571.5元和13 150.5元,分别增加46.39%和84.94%。  相似文献   

13.
从栽培管理措施、产量及效益比较和机械插秧增产机理等方面介绍了宁远县丘陵山区水稻机械育插秧示范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适宜在丘陵山区推广的水稻机械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搞好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试验研究和推广示范等加快丘陵山区水稻机械插秧推广速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水稻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根据优质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市场上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并根据新疆主要稻区的土壤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简单、易行、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优质无公害大米的综合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湿润育苗播种方式,旱育苗管理技术,同时注重稻米品质的田间管理措施和使用无公害农药,集成了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壮秧稀植为基础,无公害栽培为主导,足肥浅灌为中心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使优质水稻品种秋田小町等产量达到700 kg/667 m2以上,稻谷品质提高了1~2个等级.  相似文献   

15.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事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优质水稻品种秋田39于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在南北疆一般单产10.5~11.25 t/hm2,最高可达12.0 t /hm2以上.九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标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早促分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适期收获.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组合兆优5431在湖北省随州市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825是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用不育系Y8-2S与优质抗病恢复系R025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4和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9.536、10.028 t/hm~2,分别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31%和6.88%;2016年生产试验,产量9.770 t/h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并具有抗病性较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2017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主要介绍了两优825的选育过程、农学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水稻优质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 :稻米的品质性状及其各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气候、土壤、施肥、土壤水分及灌溉、种植密度、收获及干燥等环境、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和影响。优质稻保优栽培要求选择优良环境 ,合理安排播期 ,优化肥料运筹 ,科学管理水分 ,病虫草综合防治 ,适时规范收割等  相似文献   

20.
永福县富硒优质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基地选择及实行品种、生产技术、富硒技术、管理、加工和品牌销售等六个统一,到地力培肥、培育无病壮秧、大田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永福县富硒优质晚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同类富硒优质稻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