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形象的传统农业生产画卷——《中国古代耕织图》述评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渡部武中国农科院文献中心王永厚1996年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由王潮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中国古代耕织图》,被列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丛书”之一,是作为向建馆...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当前我国桑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桑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两方面来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末浙江的蚕丝业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芬 《农业考古》2003,2(3):197-201
浙江省的蚕丝业生产历史悠久 ,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大宗。因此研究这一地区蚕桑生产盛衰发展史的成果较多。不过 ,以往大量的研究着重关注繁盛的明清时期 ,如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手工业织造局的产生 ,专业性丝绸市镇的出现等 ,而对清朝末年 ,浙江蚕丝业在外国先进技术面前 ,针对自身所暴露出的弊端 ,在蚕种和缫丝工具方面所采取的改良措施则探讨较少。本文希望做一个小小的尝试 ,以补充以往研究的不足。一、浙江蚕丝业历史浙江省气候温和 ,土质肥沃 ,栽桑养蚕 ,最为适宜 ,自古以来就获得了“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的美称。 195 8年 ,浙江省文物管…  相似文献   

4.
《唐律疏议》是研究唐代词汇不可多得的宝贵语料。文章对其中“别籍”等七个词语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5.
李三谋 《农业考古》2002,(1):218-221,229
《河工器具图说》是我国现存的一部重要的水利史文献,内含丰富的图画资料,比较全面地展示和介绍了传统的水利工具。这部水利科技史的专业图谱解说书籍,由清朝官员麟庆编撰而成。它是我国历代河工工程活动的经验之积累,是过去人们修河用水的物质纪念,是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历史凭证。今日来研究这部古籍,颇有必要,有利于我们很好地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明史。(一)作者麟庆,乃满洲人,道光五年(1825年)任河南省分巡道员,他在劝谕耕垦蚕桑之余,力务水利,并搜集商周以来历代水工资料,“博观约取,周历工所,互证参核”,探寻…  相似文献   

6.
武鸣县的桑蚕业发展迅速,桑园面积从2006年646.67 hm2发展到2011年的3 453.33 hm2,增长了4.34倍,弥补了这几年南宁市桑园面积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城镇一体化进程加快受到的制约,逐渐发展成为南宁市的主要蚕区之一。该文旨在探讨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为以后桑蚕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湖州桑蚕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分工的扩大和湖州桑蚕业内部分工的加深。湖州桑蚕业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月令》是一篇重要的先秦文献,以往学者大都注意于从经学、礼制、民俗、文化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忽视了语言研究。文章即尝试对《月令》中的两个词语“总至”与“鲜落”进行考释,纠正前人的词义误释和文献误校。  相似文献   

9.
10.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学者之一。其农学杰作《郡县农政》表明,江淮等地广大农民在桑树选育利用、浴连护种、卧种、收蚕蚁、为老蚕做茧提供条件以及为缫丝准备薪柴诸多细节中,特别是在桑树中耕管理、养蚕环境保护和技术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这些构成包世臣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部分基础,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一笔具体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1.
《相牛医药方》中土当归考释上海指挥学校陈修源浙江温岭冯洪钱先生,在我国著名的藏书楼内,发现一手抄本《相牛医药方》,无著者姓名,不见于王瑚先生编著的《中国农学书录》,初步推断其应成书于明清时代。书中载:“六十二、治牛生虱方:生土当归捣浸醋一夜,涂之即愈...  相似文献   

12.
高文杰 《农业考古》2022,(3):244-250
藤用途广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藤类资源丰富,《琼黎风俗图》中的《采藤图》生动再现了黎族男子进山采割藤条的场景。从唐代开始,琼州藤器已作为土贡上缴中央并行销内地。黎族人民利用丰富的藤类资源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形成多姿多彩的黎族藤文化。  相似文献   

13.
14.
<正>提起广西的桑蚕业,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真正开始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广西全年产茧量只有2.9万吨,列全国第七位;之后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2005年年产茧达14.9万吨,广西桑蚕业蚕茧产量就已跃居全国  相似文献   

15.
16.
1897年5月由上海农学会负责人罗振玉主持创办的《农学报》,是近代中国最早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性科技期刊,至1906年1月停刊,共计出版315期,其为农业科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普及,起到了前驱先行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创办的社会背景与经过、刊物的主要内容与特色,以及在推动近代农业技术进步的历史地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内容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有不少企业参与到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中来;80年代后,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其成果辐射到农业、日用化工、食品、医药等许多领域,甚至正在成为新产业的支撑,为蚕桑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舒惠国先生的新作《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从蚕业资源利用出发,详细介绍了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出的多种产品以及它们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包括蚕沙叶绿素、蚕蛹油和蚕蛹蛋白加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0,(5)
蒙山县桑蚕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出台之后,桑蚕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蒙山县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本地桑蚕业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简要阐述了蒙山县种植结构变化对桑蚕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为桑蚕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中学报》是清末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期刊,也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报之一.它倡导发展学报文化,强调科技文化传播,注重提高国人科技素质.在介绍西方的物理学、化学、人体科学、石油、工业制造、电讯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0.
陕西洋县南宋《劝农文》碑再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陕西洋县的前身“洋州”,始置于西魏废帝二年(553),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置,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徙治兴道县(今洋县)。其州治衙门,即今洋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千余年来,未移地址,故唐、宋名人撰书的石碑,多集中嵌其二堂壁间。其中有唐·韩干《牧马图·》碑、戴嵩《牧牛图》碑,宋·文同、苏轼、苏辙、韩亿、韩缜、鲜于侁等诗碑,皆萃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