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五家渠地区鱼类寄生虫的调查结果为:调查的11种鱼类,共查获寄生虫16种:粘孢子纲2科2属3种;纤毛纲2科3属5种;单殖吸虫纲2科2属3种;绦虫纲2科2属2种;甲壳纲2科2属3种。本研究还对6种新疆新记录虫种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紫萁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紫萁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其成熟孢子为四面体型、三裂缝,表面具短棒状纹饰。孢子萌发丝状体阶段不发达,为2-3细胞,原叶体发育为紫萁型,原叶体裸露,心脏型,精子器在孢子萌发后6-8周形成,颈卵器在精子器发生后4-5周形成。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了分离水稻小孢子原生质体的条件,首次从具小萌发孔的水稻小孢子中分离出原生质体.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途径是:小孢子在混合酶液作用下,质膜先脱离小孢子壁,然后原生质体缓慢地从萌发孔中挤出.混合酶液中的渗透压高低和分离时的温度条件对小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在24℃温度和0.6mol/L甘露醇的渗透压下分离效果最佳,此时原生质体的分离率达到9.8%~11.2%.  相似文献   

4.
防治芦笋茎枯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室内测定二十多种杀菌抑制茎枯病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田间防病的效果,结果指出,低浓度多菌灵等使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芽管和菌丝致畸,代森锰锌等在较低浓度下可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属两类不同的抑菌机制,通过两类药剂的混配,筛选出在室内或田间均具明显增效作用的混配剂-4号,以含药平板法测定抑制菌丝生长的增效值达2.45,田间初步测定具较好的保护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小区试验的防效,比单一多菌灵超微粉提高了15.4  相似文献   

5.
用0.5%K2CO3溶液提取N.b、SCM6、SCM73种家蚕微孢子虫孢子表面抗原,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了三者表面抗原蛋白的差异,查明三者无共同成份存在。用N.b抗体蛋白致敏炭素制成检液,对N.b孢子为阳性反应,对SCM6、SCM7均不出现阳性凝集反应。可用以有效判别三者中的N.b孢子。  相似文献   

6.
永康市有两硒类20种,隶属2目6科8属。其中蝾螈目2种,蛙形目18种,占浙江省已知属的50.00%,种的41.86%。  相似文献   

7.
东北产水龙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水龙骨科3属4个常见种植物的孢子形态,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在观察水龙骨科3属植物孢子中,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Ching]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gnianum)和华北石韦[Pyrrosia davidii(Bak.)]为单裂缝类型孢子。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Christ et Bar.)Ching]的孢子,除普遍为单裂缝类型处,还出现了少数三裂缝袍子。孢子具周壁或不具周壁,在扫描电镜下,孢子外壁表面具有瘤状、波浪状、纯刺状三种纹饰类型。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雄蕊与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葫芦(CucurbitapepoL.)雄蕊5枚,由(2)+(2)+1的三体组成,花丝粗短,各花药具2个花粉囊,呈S形弯曲。横切面观察,有30个花粉囊分布其表面。药隔发达;造孢细胞分裂仅2~3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同步,四分体时胼胝质壁发达。为四面体型排列,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大而明显;雄配子体球形,外壁厚具刺,萌发孔多个,具盖状结构,属于2-细胞型。  相似文献   

9.
对茶子属中的两个最大亚属——茶子亚属和单性花亚属中部分种类的核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子亚属的8个种中有6个为二倍体(2n=2x=16),1个为单倍体(2n=1x=8),1个为四倍体(2n=4x=32),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4%;单性花亚属的4个种均为二倍体(2n=2x=16),平均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6%,由此可以看出,茶子属的进化是从染色体倍性和核型不对称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和休眠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尽地描述了病菌冬孢子萌发的过程和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中、室温30~32℃、太阳光照下、pH16~7、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最适宜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量也最多;约2%的冬孢子休眠期约一个月,但多数冬孢子需要体眠5~6个月;冬孢子室内保存有约2年的生命力,以保存7~12个月的冬孢子萌发率最多。  相似文献   

11.
五寨莜麦Avenanuda是我区栽培历史悠久的农家品种,在燕麦属中它是染色体数目比较多的种,我们对其染色数目及其核型进行观察研究,五寨莜麦是六倍体种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2n=6X=42=26m+10sm(2SAT)+6st,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12.
从河南省各地区采集的各种植物上的锈菌标本约150余份,经初步鉴定,共有锈菌20个属,118种,寄生于130种植物上。其中省内新记录属3个:拟三孢锈菌属(TriphragmiopsisNaum.),串孢锈菌属(FrommeaArth.)和夏孢锈菌属(UredoPers.);国内新记录种3种:桑锈孢锈菌构树变种(AecidiummoriBarcl.var.brousonetia),臭椿鞘锈菌(Coleospriumsp.)和扁担木层锈菌(Phakopsorasp.);省内新记录种24种,本文报道13种,即鞘锈菌(Coleosporium)2种,多孢锈菌(Phragmidium)2种,层锈菌(Phakopsora)1种,锈孢锈菌(Aecidium)3种,夏孢锈菌(Uredo)2种,锈孢锈菌变种(Aecidiuvar.),串孢锈菌(Frommea),拟三孢锈菌(Triphragmiopsis)等各1种。并对各新记录种的夏孢子、冬孢子和锈孢子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3.
五寨莜麦Avenanuda是我区栽培历史悠久的农家品种。在燕麦属中它是染色体数目比较多的种。我们对其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五寨莜麦是六倍体种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0sm(2SAT)+6st,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营养、pH值、温度及湿度条件对荔蝽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质量分数,下同)的蛋白胨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在1×10-2的蛋白胨溶液中,孢子萌发率(Y)与时间(T)的回归方程为Y=-42.512+7.0665T.在PDA+1×10-2蛋白胨培养基25℃条件下,菌落直径(Y')和时间(T)的回归方程为Y'=-0.098+0.3413T,pH6.47最有利于孢子萌发,pH6.0最适于菌落快速生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2.75+5.1T(pH=6.47)和Y'=0.1943+0.3497T.温度在20-30℃时,较适合于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其中以25℃为最好.只有在RH为100%的条件下,孢子才能大量萌发.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用清水浸2d,再用0.05mol/L盐酸处理6h、12h的能显著的促进冬孢子的萌发,萌发率为64%和58%;对照仅为26.3%,0.4mol/L,0.6mol/L,0.8mol/L,lmol/L的盐酸处理6h、12h、24h、48h显著地抑制冬孢子的萌发、萌发率为0;0.05mol/L盐酸予处理6h、12h、24h、48h对冬孢子的萌发无影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予处理不同时间对冬孢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以天门冬氨酸、吲跺乙酸为培养液,以质量分数0.1%的抗坏血酸为培养液的冬孢于萌发率最高,为61.2%.冬孢子在不同的抗感玉米材料及植株的各器官上其萌发率有显著差异,感病材料“京黄417”(32.96%),抗病材料MO17(4.4%)、胚芽鞘(47.2%),根(12.7%).  相似文献   

16.
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我国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日均温度21~28℃,具水湿及散射光条件,经3~5天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河南省凤丫蕨属植物6种1变种。其中2种1变种为《河南植物志》未记录类群。对该属各种做了系统排列,编制了分种及变种的检索表。文中引用的标本,均存河南2大学标本室(HNAC)。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四川省群跗线螨种类13种,隶属于6属。其中,包括2新种,1种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灯笼果(RibesgrossulariaL.)的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药为4个孢子囊,药壁发育属基本型.腺质绒毡层细胞具多核,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呈四面体型或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多呈T型排列,合点端的为功能大孢子.偶见合点端2个同时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次生极核常偏于合点端,并具承珠盘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中国简脉茎蜂属6种,含2新种;张茎蜂属1种;藏茎蜂属,1新属新种;总计3属8种。新属和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环境与资源系昆虫标本室。还编制了简脉茎蜂属东亚区已知种检索表及哈茎蜂族已知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