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中山纪念堂的历史沿革及维修前的状况 中山纪念堂建成于1931年,是广州市人民和海内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的伟绩筹资而建成的著名建筑物,建筑占地面积3836m~2,连同园林绿地总面积为6.36公顷,位于广州市东风中路。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建筑发展进入新时期而出现的最有影响的建筑思潮之一——“中国固有形式” 的代表作。由当时年仅32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主持设计。  相似文献   

2.
建筑平面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房屋结构刚度极不均匀,房屋高度各部分相差较大;或持力层土质情况不好,易引起建筑物各部位较大沉降差时,应在建筑平面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建筑划分为两个或几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另外,如新建房屋四周已有建筑物,又不允许拆除重盖时,新建的房屋应设沉降缝与原有建筑物分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一定要符合满足使用要求和结构受力合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画 《国际木业》2008,(11):41-41
英国:西部港口布里斯托尔将举办第二届木结构建筑展览会,将为大家展示最新型的木结构建筑,去年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本届展览的主题是木结构建筑与当代艺术及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将向大家展示最具有创新意识的16个当代英国木质建筑作品,这些作品都在英国的西南部设计和建造。这些建筑物包括公共场所建筑、住房、工作场所建筑物,以及景观建筑等,如:‘Rolling Summer House’、‘Core’,以及在Somerset的获奖作品‘Dairy House’。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雷暴活动较为频繁的国家,受雷击灾害比较严重。每年新建的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受雷击的概率比普通建筑更大。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防雷,使雷击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已成为设计人员、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雷击的本质、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防雷的特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对今后建筑防雷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对以后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州作为一个高速扩张的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换代却相对缓慢,因此存在了大量历史风貌和居住问题兼具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自广州市于2015年提出以来,在多个老旧小区都完成了相应的实践。以广州市4个老旧社区为案例,在梳理了其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的措施,并通过问卷形式在居民中调查改造后的居住体验后,总结出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策略:建筑内部的修复、公共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升级与补充、历史文脉的挖掘。最后,在对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府前绿化广场概况(一 )历史沿革府前广场是由原人民公园改建而成的。人民公园的原址自隋朝起一直到清朝 ,均为历代官署所在地。 1 91 7年 ,由孙中山先生倡议将当时的广东咨议局署地改建成公园 ,名为“第一公园”,是广州市最早的一个公园。公园自建园至解放初期 ,一直是广州市文化及花事活动中心。 1 999年下半年 ,市政府拆除了人民公园的围墙及周边建筑物 ,建成一个设计面积为 4 84 0 0平方米的府前广场 ,成为目前广州市游客量最大的绿化广场。(二 )绿地状况在改建府前广场的过程中 ,为了保持人民公园历史悠久的绿化风貌 ,我们保留了大…  相似文献   

7.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除了大地、天空之外,建筑物是我们一生中视觉接触最频繁、体量最大的人文景观了。有时我们关于一个城市、一个乡村的记忆往往是那里的某个建筑、某片村落。  相似文献   

8.
应急照明系统及其电源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照明是现代建筑物中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重要安全设施,它同人身安全和建筑物安全紧密相关,因此,正确选择应急照明系统及其电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定位、轴线、层高、标高的精度控制,是建筑产品质量控制的一道关键工序。大半径建筑物从工程中标开始,需认真考虑如何准确、快速的施工放样。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大半径建筑物的施工放样与精度控制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建筑物混凝土工程振捣施工为研究主体,详细阐述了人工振捣、机械振捣及振动器的使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霞 《广东园林》2012,34(4):31-33
文章介绍和比较了广东韶关市林桥坑采用覆盖建设小游园的方式、日本古川町从改变居民意识入手的长效方案和广州荔枝湾河涌有效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方式,认为治理城市河涌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市民认知度和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加快林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广州市林业的现实状况和实现林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可行性。提出了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园林一体化的现代化林业;广州林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以及重点工程;实施对策和主要措施。为广州城市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类文明史的简要回顾,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要义是人类要充分地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落实到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环境生态化之中。近10年来生态文明在广州的实践,具体表现在构建绿色城市、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生活等方面。广州初步实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广州市增绿行动计划的城市森林建设的特征,并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增绿计划的理念、目标、总体框架,为广州市打造宜居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广州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实施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为指导,根据广州的实际,对建设环境友好广州提出八项保障机制:加强环境友好型法制化建设;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生态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共生机制;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建立生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和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建的大学城是一个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园地,具有传统办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市区内的大学是缓慢生长而成的,具有历史积淀,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社区.本文通过对城市内独立的大学与远离市中心的城外聚集性的大学城之间的比较,试图认识到城里大学与城外大学各自的优势,从而为当今中国大学城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在阐明生态文明的理念、基本主张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广州生态文明发展思路,为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安全重要内容,建设好城市防护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州“绿色亚运”增绿行动防护林建设是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融合,是践行建设生态高效、景观优美、城乡一体、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防护林体系.文章在对广州防护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沿海防护林、工业园防护林、农田林网三大建设工程方面对广州“绿色亚运...  相似文献   

19.
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森林的实践在国内外开展并逐步走向深入,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目前的城市森林经营状况与城市地位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很不相称。通过分析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广州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旭波 《广东园林》2006,28(1):21-22
广州园是广州市政府应福冈市政府的邀请,在爱蓝岛城中央公园国际交流庭园展区中展览的岭南园林庭园。占地350m2。运用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岭南民居、山池树石、诗文点染相结合,营造出“小中见大”、景观丰富的庭园,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