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香椿〔TonaSinensis(A·Jus)Roen〕为楝科香椿属植物,原产我国,历史上栽培香椿就有单作和套种等不同形式。香椿大棚栽培近几年发展很快,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作者对近几年胶东地区冬季大棚栽培香椿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初步总结出...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寿光市赵庙乡尹家村,因种香椿出了名,成了远近闻名的香椿专业村,全村土地面积64hm~2,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椿种植面积已达33hm~2左右,年收入200万元以上,全村150多户人家,户均收入1.27万元,人均年收入约3500元。该村种香椿技术好、产量高,平均每平方米大棚香椿能产4~6kg(160株左右/m~2)。他们在大棚香椿生产实践中总结出10字要诀:一种:即选用良种。山东寿光多年选用陕西省  相似文献   

3.
冬暖大棚香椿芽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山东冬暖大棚香椿,一般亩产300~500公斤,产量低,效益也较差。进入90年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研究,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主要配套措施如下:1 露地育足育好苗 冬暖大棚栽培香椿,密度大,用苗多是生产上的一大特点。一般每亩棚育苗密度是露地的7~8倍。 1.1 品种选择 生产上以陕西产的红芽香椿和阳信仁叶香椿为佳,褐香椿、红芽绿香椿较差,南方香椿品种因  相似文献   

4.
因香椿嫩芽供应春节市场颇受人们的青睐,故温室(或冬暖大棚)香椿栽培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大棚香椿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椿是木本蔬菜,其嫩芽和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香椿露地栽培,多在4月下旬开始上市;而大棚密植栽培,元旦春节即可上市,一直供应到清明,更是市场上的珍品。经济效益相当高,是寿光蔬菜的拳头产品。大棚香椿密植栽培,就是在春夏季露地育苗,秋后出圃,冬季在大棚内密植促成栽培的生产方式。我县自1986年开始研究开发该项技术,经过数年的试验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并作为四项蔬菜生产新技术之一重点推广。现将该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香椿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木本蔬菜,香椿芽香气浓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香椿芽食用方法特多,样样均能做的美味可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香椿采用矮化密植,应用大棚栽培技术,其产量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7.
正5栽培技术5.1播种育苗(1)品种选择香椿品种较多,以品质优、风味佳、产量高、色泽红艳的红香椿、褐香椿、红叶椿等品种为好。(2)苗床准备可采用露地育苗、大棚育苗、小拱棚育苗等方式,最好是大棚育苗,提早播种,到秋后能成大苗壮苗。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避风向阳、光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方法对香椿贮藏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椿馥郁芳香且富含大量的维生素,但其可食用的嫩芽部分易枯萎,不耐贮藏,本试验采用不同的保鲜剂、乙烯吸收剂、低温、高湿等方法对香椿进行技术处理,确定了最佳保鲜方法,解决了矮化的露地香椿与大棚香椿之间存在2个月市场断档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棚香椿丰产栽培的生理基础与调控技术焦自高,陈运起,王崇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济南)香椿(ToonasinensisRoem)栋科,材、菜兼用落叶乔木,原产中国,是一种经济和食用价值很高的树种,香椿幼芽和嫩叶.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异香味,是人们...  相似文献   

10.
香椿(Cedrela sinensis Juss)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而以河北,山东较多。香椿嫩叶馥郁芳香,鲜食、腌制均甘美爽口,100g嫩芽含维生素C48mg,富含胡萝卜素,实为蔬菜中的上品.据陈嵘《造林学各论》记载:“香椿头清冽素净,味尤爽口,嗜之者众,苏州人尤甚,故香椿销售点多为沪、苏杭、宁,镇江等地。 所谓日光温大棚,系指全靠日光增温,无其他能源加温措施,仅依靠棚内获取最大量的光照,以增加棚温的大棚.保温措施是棚面覆盖双层无滴膜,其中夹一层草苫子,加厚大棚的东、西、北三面围墙。棚内最低温度可维持在10℃以上,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陕西菜用香椿的代表品种商洛红香椿来探讨大棚香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苗木选择、栽前处理、栽植时间、栽植密度、栽培管理、早发高产措施以及温度、苗木规格、栽植角度、栽植方法和采后恢复培育等因素对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观察研究,并得出了一整套关于棚室香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香椿学名(Toonasinensis),其幼芽和嫩叶,翠绿透红,香气扑鼻,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高档稀有木本蔬菜。近年来,由于对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研究促使其消费量猛增,随之也出现了集约化栽培和多种保护栽培形式。大棚栽培香椿,元旦即可上市,一直供应到清明,经济效益很高,宜在耕地较多的农区或丘陵山区发展。目前,我省新余等地市也着手开展了大棚香椿规模化种植。1 香椿的生物学特征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香椿树适应性较强,喜温不耐寒,喜光不耐阴,幼苗不耐涝。适于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和砂质土壤…  相似文献   

13.
李世广 《蔬菜》1996,(1):12-12
香椿室内立体培育技术65025云南省农科院李世广香椿芽馨香味美,嫩嫩的枝芽成为人们初春绿菜,但是用香椿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室内立体培育香椿芽,可使人们一年四季吃到嫩绿味香的鲜香椿幼芽,生物量为种子重量的13倍,其技术简便易行,居家室内和大棚均可有计划...  相似文献   

14.
香椿芽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是南北方的名菜 ,尤在冬季和早春为餐桌上稀有的高档菜。为了在春节能有鲜嫩的香椿芽供应市场 ,我们于 1995年~ 1999年进行了香椿冬季大棚覆盖栽培技术试验 ,结果大棚香椿芽较露地的早上市 10 0天左右 ,平均 6 6 7m2 产量达12 6 3kg ,为露地香椿 2 0 1kg/ 6 6 7m2 的 6 .2 8倍 ;按近几年市场平均批发价 2 0元 /kg计算 ,每 6 6 7m2 收入达 2 52 6 0元 ,为露地香椿 (近 3年平均 3.8元 /kg) 76 3.8元的33.0 7倍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基本情况   1995年在五莲县汪湖镇西塘庄村 0 .4h…  相似文献   

15.
香椿是楝科楝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乔木。香椿的食用部分为嫩芽,它味道淳香,清新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以及钙、磷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香椿即可炒食、凉拌、油炸,又可干制和腌食,树皮、根皮和种子均可入药。烟台地区香椿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旬开始上市。冬暖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陆续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或询问栽培形式及效益,或问香椿树苗如何引进,因工作量较大,现统一作答: 香椿品种较多,在可入菜食用的品种中,黑油香椿香味最浓,脆嫩多汁,油脂含量高,味甜无渣,生食无苦味,适平原地区零星栽植。红香椿的特点也是味甜、香气浓、多汁脆嫩,腌制后风味更佳。红香椿较耐低温,比较适合大棚栽培。从东北气候特点及冬春反季节栽培摸索到的经验来看,红香椿栽培更适合东北地区。萌萌红香椿在东北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从各方面表现来看都不错。不仅矮化易控制,分枝也较好,产量也高。今年秋天沈阳萌萌新…  相似文献   

17.
王新文 《蔬菜》1997,(1):32-32
香椿无性繁殖育苗方法262700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王新文利用香椿的根、茎、枝等器官繁育苗木,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容易管理的特点,很值得推广。其方法有埋根育苗、扦插枝条育苗和根蘖育苗。一、埋根育苗春季结合大棚内苗木移到大田苗圃时,从1~2年生苗木根部...  相似文献   

18.
张迎新 《长江蔬菜》2009,(11):12-13
香椿俗称椿芽、香椿头,属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春季萌发的幼芽和嫩叶,香气溢人,质嫩味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传统木本蔬菜,凉拌、煎炸、腌渍皆宜。香椿传统栽培,多于田、路、沟、宅旁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椿芽产量低,供应期短。近年来,山东青州市王坟镇的农民存传统栽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香椿冬暖式大棚高密度假植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椿芽的产量,将香椿£市的时间提前到了春节前后。每667m^2产量达2000kg,产值达4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蔬菜》2004,1(6):56-56
序号名称分钟盘数1食用菌栽培技术 30 0 62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5 115金针菇袋装栽培、香菇高产栽培 4 317胡萝卜、薹菜、韭菜、蛇瓜栽培技术 6 0 18芋头栽培技术、姜的新法栽培 6 0 19牛蒡、甘蓝、空心菜栽培技术 6 0 110茄子高产、西葫芦嫁接、日光温室高架冬瓜栽培 6 0 111西瓜保护地栽培、苦瓜、北方佛手瓜栽培技术 6 0 112大蒜、香椿、圆葱栽培技术 6 0 113植物保护基础 2 90 514茄子、葱、姜病虫防治 12 0 216特种蔬菜 (1- 2 ) 115 218中草药栽培技术 (1- 2 ) 12 5 219科学使用农药 15 5 32 0大棚西葫芦越冬栽培大棚香椿西芹种植 5 0 1…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高寒区日光温室不同栽培方式下香椿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及生长情况下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区栽种香椿必须进行设施栽培;温室香椿以2年生苗抗寒性最强,年生长量最大,产量最高;温室香椿的椿芽生长速度与温室内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