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本研究比较了木板地面和混凝土地面的牛床对奶牛肢蹄损伤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木板地面和混凝土地面牛床的发病率分别为53.18%,66.99%,木板地面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混凝土地面(P<0.05),且在低气温季节,混凝土地面发病率极显著高于木板地面(P<0.01),而在高气温季节则相反(P<0.05).腕(跗)部发病率,木板地面低于混凝土地面(P<0.05),分别为22.22%,34.06%.细菌感染率木板地面高于混凝土地面,差异显著(P<0.05).指(趾)部和蹄部发病率、患病淘汰率,木板均高于混凝土地面,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不同气温(季节)条件下,木板与混凝土地面对奶牛肢蹄损伤差异较大,但总的来说,木板地面要优于混凝土地面.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比较了木板地面和混凝土地面的牛床对奶牛产科疾病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新建的两种牛床奶牛产科疾病发病率,混凝土地面低于木地板,差异不显著。经过1年时间后,木板地面牛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混凝土地面牛床,差异显著(P<0.05),发病率分别为38.24%和25.00%。木板牛床患病淘汰头数明显增多,其中,胎衣不下、产后感染、乳房炎发病情况特别明显,两种地面差异极显著(P<0.01)。高温季节,发病率木地板高于混凝土地面,差异显著(P<0.05)。结果证实:减少奶牛产科疾病,混凝土地面要优于木板地面。  相似文献   

3.
进人高热季节,气温变得越来越高,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奶牛御热防湿能力较差。为了在高热季节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除用电风扇之外,还要用水喷淋牛身,这样,奶牛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久卧湿床,出汗后受风,容易导致肢蹄病(如风湿病、趾间皮炎、关节炎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卧地不起,如不加以重视,则会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奶牛淘汰率,降低经济效益,阻碍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各地饲养奶牛头数的飞快增长,奶牛蹄变形的发生成为较为普遍的一个严重问题,致使相当数量的奶牛肉蹄变形严重而过早遭淘汰,其淘汰率之高已被确认为奶牛三大疾病(不孕症、蹄病、乳房炎)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现将奶牛削蹄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比较了木板地面和混凝土地面的牛床对奶牛产科疾病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新建的两种牛床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混凝土地面低于木地板,差异不显著.经过1年时间后.木地板地面牛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混凝土地面牛床,差异显著(P<0.05),发病率分别为38.24%、25.00%,患病淘汰头数明显增多。其中.胎衣不下、产后感染、乳房炎发病情况特别明显。两种地面差异极显著(P<0.01);每年高温季节.木地板高于混凝土地板.差异显著(P<0.05)。对比结果证实.减少奶牛产科疾病.混凝土地面要优于木板地面。  相似文献   

7.
8.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2002年,广州珠江奶牛场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起,我们调查了282头跛行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在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淘汰4头。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日粮营养对奶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肢蹄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据报告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升.一个泌乳期少产奶量可高达350升。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三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统计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高发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肢蹄病可导致奶牛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下降、出现繁殖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生鲜乳价格、奶牛扩群和生鲜乳产量增速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奶牛养殖业存在类似典型畜牧业周期的“中国奶牛周期”,跨度长达8~9年,每个周期可分为“景气”+“调整”两阶段。牛奶消费增速不均衡、从业者非理性和奶牛繁殖长周期共同导致的生鲜乳供需错配,可能是中国奶牛周期产生的深层原因。通过4轮周期更替,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在产业素质、一体化程度和产业成熟度方面均呈现积极变化。中国奶牛周期的探索对奶牛养殖业经营管理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治疗试验中灌注组效果要优于饲喂组,但灌注组操作不当会引发二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牛奶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但频发的各类疾病却成为制约奶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较常发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产乳量及受胎率明显降低,主要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1~1994年在洛阳市奶牛场连续观察散养与栓系饲养体制下奶牛的发情表现、发情地点及每日的发情时间分布,统计每月的受胎率和奶牛的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奶牛发情明显,发情行为期长;夏、冬季的受胎率低于春、秋季,明显地受温度的影响和五项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五项气象因素对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的综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2头泌乳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80%;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3.84%(P〈0.05);校正体重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4.94%(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79%(P〈0.05);每头奶牛每年增加的经济效益=产奶量提高效益+牛奶级别提高效益+防治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减少的牛奶损失=881.45元+400元+377.86元=1659.31元,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腺自身抵抗力下降是乳腺炎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兽医产科学研究的重点,从提高奶牛自身抵抗力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已成近年来研究的新热点,作者着重就奶牛在泌乳周期中尤其是干奶期抵抗力下降的机理做了必要的分析和探讨,对影响干奶期免疫力低下的一些因素也作了详尽阐述,这些方面的论述对乳腺机能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预防乳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西药复方乳剂的制备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盐酸小檗碱的最大吸光波长;根据吐温-80不同添加量对中西药复方乳剂中盐酸小檗碱溶出度影响确定吐温-80的最适添加量;通过外观、含量、pH值检查及离心加速试验、冷冻-加热循环试验、高温60 ℃与光照试验、(40±2) ℃加速试验对乳剂的稳定性进行判定;通过皮肤刺激性及大鼠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的最大吸光波长为350 nm,其溶出度不随着吐温-80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适添加量为4.95%.此中西药复方乳剂为稳定性高、安全、无刺激的子宫内膜炎理想制剂,可以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同期排卵技术处理效果,指导同期排卵技术优化。本研究自动监测了18头20月龄左右同期排卵(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和17头产后40~60 d预同期排卵(PG-PG-GnRH-PG-GnRH)处理荷斯坦母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应用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母牛发情监测。结果发现,同期排卵处理母牛发情时阴道温度平均升高(0.43±0.20)℃,持续(12.37±2.73)h;活动量平均升高(18.28±18.61)倍,持续(11.00±1.68)h;排卵时阴道温度平均下降(0.20±0.10)℃,持续(11.00±1.68)h。自动化发情监测显示,同期排卵处理母牛7头发情并排卵;预同期排卵母牛GnRH处理前全部发情排卵。两种同期排卵处理,虽可改变母牛性周期进程,促进母牛性周期同步化,但均难以使母牛性周期完全同步。因此,将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和发情鉴定技术科学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西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发病规律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降低产奶量,延长产犊周期甚至引起败血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针对广西奶牛胎衣不下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综合防制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的措施,旨在为南方地区奶牛业全面降低胎衣不下发病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