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9):2-9
一评选意义与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禽业由小及大,从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发展,由单一产业、简单操作的生产模式,逐渐发展到今天产业链完善、规模化生产、机械化操作的农业支柱产业。30年的发展造就了我国家禽产业以及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其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综合实力、竞争力、社会责任感皆备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30日~12月1日,由农业部兽医局、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支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在天津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席卷包括辽宁在内的我国14个省、区,肆虐中国的禽流感让全球胆战心惊,众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把中国大陆的禽产品视为洪水猛兽,纷纷筑起“贸易壁垒”阻挡中国大陆禽产品进入。禽流感阴霾笼罩着中国家禽业,久久不肯散去。尤其是以出口产品为主的商家损失惨重,整个禽产品出口市场万赖俱寂。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开始以一种广泛的方式接受牛奶。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期间,中国的牛奶年产量几乎翻了一倍。虽然与西方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的中国牛奶总产量仍然很低,但雀巢中国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蒂埃里·瓦帕罗表示,中国  相似文献   

5.
温开燕 《畜牧市场》2005,(12):15-15
桌上的日历已经翻到了12月1日, 再过30天,中国兽药产业将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将是中国兽药产业大开大阖的一天,也将是兽药产业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所有没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都将关停并转,不得继续从事兽药生产。而已经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将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30年,是中国养猪业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机械化养猪的理念潜移默化养猪人的30年。自机械化养猪理念传人中国后,传统养猪中人猪和谐共处的景象消失了,人们完全将猪当成猪看,不是将猪看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至亲的物种,猪在改变了它那千百万年来生活习性的环境中忍辱负重地为人类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10—12日,业界瞩目的盛会——中国改革开放养猪30年纪念大会及发展创新论坛在伟人故里湖南省湘潭市胜利召开,盛况空前,汇聚了养猪界的前辈、精英和养猪相关行业的朋友1000多人,为中国养猪史增添了闪光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江西饲料》2012,(1):52
疾病多发造成的生猪供应短缺影响,2007年中国猪肉进口量开始大幅增长,当年进口猪肉47.3万t,比2006年增长115%,而在2000年到2006年,中国猪肉的年进口量一直稳定在20万-30万t。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企业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从2008年的状况来看,如何避免企业经营的“死亡陷阱”,已经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大陆养禽业的50年足迹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期间,大陆养鸡业有了限大发展。1949年全国养禽2.1亿只,年人均仅0.2只,比1949年增了4倍,但由于人口也在成倍增长,从而人均年占有量仍不足1只,远低于当时的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安达市是个半农半牧、城郊结合型的新兴城市,在“以奶牛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十七字方针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实践,逐步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养牛之路,1997年被全国特色产业委员会誉为“中国奶牛之乡”。那么“奶牛之乡”的内涵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局局长罗富芳。  相似文献   

12.
范秀娟 《野生动物》2006,27(3):14-15
中国林蛙,又名哈士蟆、油蛤蟆、田鸡,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体态匀称,头部扁宽,呈三角形。皮肤较光滑,背部及体侧有小疣粒,背部、体侧及四肢为土灰褐色,冬眠期及产卵期体色为黑褐色,夹杂黑斑,背部有明显的“A”形黑斑,四肢背侧有明显的黑横纹。前肢粗短,四趾,后肢发达,五趾。成蛙的体长在8~13厘米,最大者达13~14厘米。体重在30~50克之间,大者可达70~80克。与雌蛙相比,雄蛙的个体较小。雌雄林蛙背部和四肢的体色基本相似,腹部颜色有明显区别,雌蛙腹部黄色,多带有淡红色斑纹,雄性腹部白色,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2008年,中国出口饲料近600万吨,货值约30亿美元;进口饲料近250万吨,约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未来任重道远。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奶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奶的人均占有量比30年前增长了十几倍、二十倍,总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一杯奶可以拯救一个民族”.推行以奶为重点的“早餐革命”,以及推行“学生奶”等这些举措和观念,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大大推动了奶业市场的攀升。但是,从全中国的范围来讲,奶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起步不久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中国也应大力发展乳业,搞一场白色革命。今天,我想再一次高声呼吁:中国必须发动一场“白色革命”。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中国的乳品市场巨大。我国现在奶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的人均占有量按以前的统计资料,已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按纠正后的数字,也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但奶的生产仍是我国畜产品中发展速度最慢的。中国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蛋白质食物消费水平,就必须大力发展奶类生产。这方面的市场需求是十分巨大的。第二,中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发展食草类…  相似文献   

16.
在2009年11月18日央视2010年度广告招标会现场.经历近百轮的激烈争夺.蒙牛以2.039亿元的标的成功竞得2010年上半年电视剧特约剧场的广告时段。而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中标金额则超过了8亿元.占这次央视招标总额(109.66亿元)的7%……十六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的广告招标会都被许多人看作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中国市场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7.
日前,广西最大家禽养殖企业凤祥公司把5200羽优质鸡苗送到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旧屯村民黎有江等11户农户新建的标准鸡舍里。这是中国首个禽流感疫区丁当镇在经过半年时间检疫观察后,重新开始全面恢复禽类养殖的第一批鸡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禽》2005,27(4):52-52
由中科院、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江西省野生动植物研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日前经过对江西省宜丰县的官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山鸡”——野生白颈长尾雉进行长达两年的跟踪考察后确认,这里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大白颈长尾雉种群分布地区,存活有1000多只野生白颈长尾雉。专家组成员之一,中国著名鸟类专家、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丁平教授告诉记者,野生白颈长尾雉又俗称“野山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牧业通讯》2006,(6):18-18
2月18日,由《中国妇女报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群众工作局,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联合组织的“2005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揭榜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20.
马玉森 《中国蜂业》2008,59(1):47-47
长清周边蜂友于1978年10月开始订阅《中国养蜂》(现《中国蜂业》)杂志。这30年是小组成员拜《中国养蜂》为师的30年,也是我们长清蜂友日子越过越红火的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