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2.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两系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之所以受到水稻育种界的高度重视,是因其独特的技术以及配组自由的优势,较易选育到我们所要求的形态特征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通过对优良实用的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超大穗选育之实践进行了总结描述与思考,意在探索用常规手段实现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之深遂。  相似文献   

4.
两系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之所以受到水稻育种界的高度重视,是因其独特的技术以及配组自由的优势,较易选育到我们所要求的形态特征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通过对优良实用的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超大穗选育之实践进行了总结描述与思考,意在探索用常规手段实现超高产杂交水稻育种之深遂.  相似文献   

5.
自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逐步由研究稻谷的稳产高产转向改良稻米品质和简易制种方法。 一、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及其性状研究 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强度视所用品种类型及其亲本的组配方式而异。已有的资料表明,采用两个日本地方品种杂交,其杂种F_1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6.
黄瓜早熟育种中数量性状间相关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差异较大的黄瓜纯系,研究了14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2年的试验表明:早期产量同各农艺性状问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的方向、大小不尽一致;第1雌花节位、座果率、营养生长期同其它农艺性状间遗传关系最为密切,乙烯释放量是对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重要生化指标;不同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差异极大;乙烯释放量、单株雌花数、雌花节率、座果数、叶面积指数等是黄瓜早熟育种中较理想的副性状。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分析了我国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着重讨论了以创制广亲的恢复系和广亲和不育系以及理想株型塑造等为核心的杂交稻产量超高产育种策略,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9.
В.  НМ 《世界农业》1991,(1):22-23
近年来法国在玉米杂交育种,尤其是在早熟性和高产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由于选育出早熟王米杂交种,使玉米的种植由法国传统的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转移。 已获得广泛推广使用的杂交种有Lg1、Lg2、Lg4、Lg10(生长期77—84天),Lg7、Lg8、Lg12(85—88天)。他们只需不多的有效总积温,因此在秋天初霜前子粒即成熟。  相似文献   

10.
11.
早熟短季棉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短季棉育种研究现状及展望崔世友,韩世杰,韩广琴(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6541)从农业发展进程看,由少熟到多熟,由单作到间套复种是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种植早熟短季棉可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棉双丰收;可缩短田间管理期限,减少后期治虫、灌溉次...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生育期和抽穗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农艺性状,前人已经分别作了综述。以抽穗期为指标,从水稻的早熟性出发概述了水稻早熟性的诱变、早熟性的遗传及基因定位。介绍了影响水稻早熟的因素,并指出早熟性与丰产性不矛盾,同时展望了早熟性的利用前景,为水稻早熟高产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李成荃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95-97,132
介绍了世界主要产稻国家及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目标、技术、途径,概述了当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结果表明,由性状果实最大周长,果实体积,门茄显蕾期,单株产量等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较好;进一步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认为,应用选择指数时应注意果实体积这个性状,单株产量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性状,门茄显蕾期是一个限制性因子。应用选择指数对品种评价结果认为,早熟性较好的品种有:天津早茄、西安绿茄、二民、七叶茄、白线茄和汉中荷包。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中早熟组合在我省中西部地区有着较大的面积.就安顺地区而言,中早熟组合年播种面积约1.87×104hm2,占杂交稻总面积的40%左右,主要组合有汕优晚3、汕优77、威优77等[1].为了探索水稻中早熟组合在大面积生产中的规范化、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群体结构不合理"和"施肥比例不合理"这两个问题[2],进行了不同密度和配套施肥措施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23个茄子品种材料的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测定,并对早期产量依据单一性状进行相关选择时的相关遗传进度和相对效率做了估算.结果表明.单果重、果实体积、单株叶面积、果实最大周长等与早期产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早熟育种时对这些性状进行相关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酚棉的早熟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水稻超高产育种项目以来,迄今农业部共确认超级稻品种(组合)83个,推广面积达到全国水稻面积的20%.此间我国水稻单产在6.0~6.5t·hm-2之间波动,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徘徊不前的局面.针对上述问题,从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敏雄性不育与两系法、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与遗传改良、超高产株型模式方面讨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为我国稻米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队伍越来越壮大,全国各地每年育成的杂交水稻亲本和组合也越来越多。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当年种植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杂交稻组合,由1989年的39个增加到2005年的379个,增加了近8倍。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省区,目前每年申请参加区试的杂交稻新组合都是数十上百,甚至数以百计。但是组合数的增多,并没有使杂交稻面积增加,每个组合的平均种植面积反而越来越少,新组合中有重大突破的也极少,组合的平均使用寿命也缩短许多,这说明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和组合应用效率在下降。如何提高杂交水稻育种和组合应用效率,变得非常重要,因此,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确立早熟大豆育种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推广地区的生态和自然因素,同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在早熟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上,应选择双亲生育日数差值小、花期短、鼓粒快、株体繁茂、耐低温的早熟种质资源作为杂交亲本;在杂交亲本组配方式上,以早熟、丰产、抗病品种间杂交为最佳组合方式;大豆生育期性状属于简单的数量性状,以基因累加效应为主,通过有性杂交获得早熟性基因累加的超亲遗传后代,进而创造出更早熟的杂交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